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的实质是向不同的个体提供能够发展其个性、才能的均等机会。这里的“均等”不等于“相等”,也不同于“相同”或“同一”,新教育视野下提倡的均等不应该指毫无差异、“一刀切”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应该是为每个学生创设能够发挥其潜能最大值的最佳教育环境。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是针对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沟通情感、  相似文献   

2.
儿童心理学指出:在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氛围中,人的情感体验丰富,思维活跃,联想、想象能力高,富有创造性。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创新能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首先要热爱学生,关注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潜能,要用爱心  相似文献   

3.
1.呵护个性发展。激发学习热情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由于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家庭教育环境不一样,思考方法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每个教师要理解学生的独特思维,呵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发挥,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但不能放任学生个性,听之任之,撒手不管。要是这样,每堂课就会乱哄哄的。因此,教师要学会掌控,注意引导,锤炼提升,把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集中起来,课堂就会活跃而紧张。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个性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正视学生间的差异,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说:“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项脊轩志》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文名篇,课上,老师安排学生品味传情艺术,感悟不老亲情,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自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已陆续在各地展开。现在倡导的“生态环境”的课堂应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是让每个学生身处其中都会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的课堂环境。生态的教育关注到人的生活状态、工作活动状态、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这些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持久的影响.打下深刻的烙印。学生在生态课堂上进发出创造思维.获得丰富的体验,得到自由、个性的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实施和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也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展开创造思维课堂教学是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载体。创新需要宽松的课堂氛围。陶行知先生说 :“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只有坚持民主的教学原则 ,学生才敢想、敢问、敢说 ,才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只有创…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是一把打开缤纷多彩的语文殿堂的钥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一、创设和谐课堂和谐的课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都是有灵性和个性的人,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强,表现欲旺,只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但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程度存在差异,学生的智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及其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最终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差异。对此,教学要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机会,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具体说,就是要使后进生得到转化,中等生得到优化,优秀生得到提高。   我在几年的“弹性教学”实验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分别采用导学…  相似文献   

10.
课堂文化的主角是学生,是关于人的文化。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初中生渴望来自于成人,特别是来自于教师的尊重与平等相待,用和谐的课堂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实现“平等民主、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的生本教育理念中,初中语文教师应把中心和重点放在课堂文化上,营造学习氛围,点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树立起现代的、先进的、创新的教学观。  1.学生主体观 教师应该在点拨引导上多下功夫,指导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积极自觉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2.教学民主观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的安全的课堂交往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敞开心扉,发表意见,争论问题,做到爱护而不排斥,指导而不指责,鼓励而不泄气,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  3.个性发展观 提倡个性发展,就是要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反对“一刀切”,要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使…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出发点就是在此。它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计开放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呢?下面就从开放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谈几点思考:一、设计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氛围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艺术》一书中写道:“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自主个性的人成了学校教育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开放式教学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丰富活动和数学思维,即要求学生的活动和数学思维都得到最深刻的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每个学生有充分的自由,使其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得到发展。这使得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目的。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旧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掩盖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个性的发挥.郭思乐教授中指出:”我们把下定义、找结论、想方法的终结,称为课堂上的判断,课堂结构改革的措施,就是适当推迟判断,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下定义、找结论、想方法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戴小华 《辅导员》2009,(9):37-37
在弘扬个性化的今天。教学活动是以个性为出发点的,教学目的在于最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然而,面对差异巨大的学生们,运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势必顾此失彼,难以调动参与,造成涣散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创设参与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2017)》)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什么启示呢?“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终身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数学课程承担着独特的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验都已证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潜在智力。反之,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心理受到压抑,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弱化,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久而久之,甚至会危害个性的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人的社会角色地位是人际沟通的一大障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以不同的角色出现着,而要使师生在课堂交往中心理相容,教师首先要克…  相似文献   

18.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自主”是指在教学的目标、内容和策略选择以及信息收集等方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助”是指基于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往,实现学生之间的互问、互教、互评,不仅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更在个性和人格的养成方面实现共同发展.增加学生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机会:“学习型”课堂则实现从“教为主宰”到“学为主体”、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个体学习”到“互助学习”的转变。实践证明:自主一互助学习型课堂改革了课堂结构,调整了教与学的关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课堂模式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和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反应灵敏、思维活跃的学生是教师的“宠儿”,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反应较慢及胆小的学生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成了学习的“配角”。在同一课堂上,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比成绩差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清新的海风。不断冲击着课堂教学,给我们神采和活力。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渴望获得自由与发展。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使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略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人文因素,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与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现从以下几点,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