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乾忠 《教师》2012,(33):82-82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下面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感觉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美的特性与奇妙。一、数学美的几种体现1.数学的结构美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数学家阿达玛说 :“数学家的美感犹如一个筛子 ,没有它的人永远成不了数学家 .”数学美感是数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 ,也是数学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数学美感是指人们在从事数学研究时最高层次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体验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数学美的内涵和标志 .概括地说 ,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有 :对称性、简单性、和谐性与奇异性 .罗增儒先生也强调 :经验题感的一个重要构成是美感 ,熟谙数学美 ,能以美启真 ,以美寻真 ,能够从题意中领悟到审美感受 ,从而随之…  相似文献   

3.
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上的美”.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正是对这种神奇的数学美的追求,促使了很多数学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钻研数学,并享受这种精神上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发挥数学美育功能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说:"数学家无论是选择题材还是判断成功的标准都是美学的。"数学中处处洋溢着美,它集形式美、矛盾美、规律美和简洁美等于一身,具有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和提高认识等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绝好教材。充分发挥数学中蕴涵的美育功能,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融入审美体验之中,有利于他们克服学习疲劳、强化感知、刺激想  相似文献   

5.
结合数学家们对数学美的论述,介绍了数学美及其表现形式,探讨了数学美在不等式的校正、优化和推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渗透在数学教学之中。那么数学中是否有着美?在数学教学中美育有什么作用?本文就此谈点看法。德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说过:“数学家们非常重视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优美”。英国杰出数学家罗素也曾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到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下面仅以比例、和谐、对称为例,初步认识一下数学美: (1)比例美。数学中普遍存在的比例及关系,素被科学家们盛赞为“神圣的美”。巍峨的金字塔的高,一直是“难测之迷”,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旅经埃及,巧妙地加以测定,深为埃及王震惊。实际上他运用的就是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原理。每天五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它似乎给人以高度抽象、枯燥单调之感。其实不然 ,“数学家在创造活动中总有情感、意志、信念、希冀等审美因素 ,因此在数学的数字和公式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审美内容。”[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断言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Aristole认为 :“秩序和对称是美的重要因素。”哲学与数学先辈们对数学美的赞誉不胜枚举 ,贯穿于整个数学科学之中 ,数学美究其形式有 :对称美、简洁美、一致美、奇异美、和谐美 ;华东师大张奠宙…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内容、方法和表现形式中蕴藏着无限的神奇的美学因素。法国大数学家H.庞卡莱说:“感觉数学的美,感觉数与形的调和,感觉几何学的优雅,这是数学家都知道的美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一位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老人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式上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们只有数学好玩四个字。数学家的话确实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说过数学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数学家与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普遍性和奇异性等,构成数学美的特点.数学美是数学家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自己本质量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数学思维结构的一种呈现.在数学美的研究中,一些数学家认为,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奇异性等,是数学美的特征.但有的数学家认为,由于数学创造取得的自由形式,往往表现出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奇异性等形式,所以它们是数学美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数学美的特征,更不是数学美的本质认为数学美的特征是: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理性徐本顺、股启正在撤学中的美学方法卜书中指出数学美…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说:"数学家无论是选择题材还是判断成功的标准都是美学的."数学中处处洋溢着美.它集形式美、矛盾美、规律美和简洁美等于一身.具有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和提高认识等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绝好教材.  相似文献   

12.
数学之美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伽利略则宣称"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所以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数学很美".19世纪大数学家高斯就说过"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它是一门最美的科学.数学的简洁美: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数学的简洁美在于定义、规律叙述语言"一  相似文献   

13.
湖光山色 ,蓝天碧水是自然风景美 ,悦耳的音乐、优美的图画、抒情的诗文是艺术美。打开数学史的画卷 ,我们立刻会发现许多数学家同时也精通美学 ,而有许多美学家也同时钟情数学。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总结后 ,会发现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也有其独特的美。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 :“哪里有数 ,那里就有美。”现代数学家则这样评价数学美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 ,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却可以提供以上一切。”由此可见数学美的作用之大。目前数学美概括起来主要包…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育对智育和德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家哈代 (G·H·Hardy)曾经指出 :“数学家的造型或画像与诗人的造型一样 ,必须美 ;概念也像色彩和语言一样 ,必须和谐一致 .美是首要的标准 ,不美的数学在世界上找不到永久容身之地 .”数学的美充满着整个世界 ,中学数学从内容到方法等诸多方面都蕴含着数学美 .数学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审视数学美 ,挖掘数学美、创造数学美、追求数学美 ,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王国 ,那么 ,对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1 审视数学之美 ,陶冶思想情操鲁迅先生认为 :“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美…  相似文献   

15.
冯占怀 《数学教学》2003,(6):47-47,39
数学定理一般都被误认为是枯燥无味的,哪里有什么美可言。但数学家们有他们自己的审美标准,能从大家认为干瘪瘪的定理中发现美。几年前读过一篇数学小品文,文中提到1998年David Wells在《The mathematicalIntelligencer》(vol.10 No.4 P.30)针对数学界发出问卷,评选最优美的数学定理。文中列出二十四个被当今数学家认为最简明、最优美的数学定理让许多大数学家打分。有些数学家认  相似文献   

16.
毛仕理:数学的内在美,是第一层次的数学美.它既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和造型的直观美,也不同于音乐中的音响和节奏的直感美.数学的内涵美瑰丽多姿,有简洁、对称、比例等种种表现.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斯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只要我们细心挖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的内涵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数学的内涵美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数学的确是美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去发掘数学美,并用各种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欣赏数学美,体会数学美,进而去追求、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5世纪的希腊数学家罗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指出,“数学还是关于美的科学”。美籍华人数学家邱成桐在华作数学演讲时,一再指出数学是“伟大而美丽的真理”。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美在她是探求世间现象规律的出发点;美在她用几个字母符号就能表示若干信息的简单明了;美在她大胆假设和严格论证的伟大结合;美在她对一个问题论证时殊途同归的奇妙感受;美在数学家耗尽终生论证定理的锲而不舍;美在她在几乎所有学科中的广泛应用。而美的数学,在自古崇尚诗书传世的中国,竟也浸染着扑鼻的书香。中国悠久历史所积淀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位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老人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式上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们只有“数学好玩”四个字。数学家的话确实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说过数学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数学家与哲学家的话异曲同工,道出了数学的真谛,数学既是美的,也是“好玩”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