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传统小说相比较 ,台湾现代派小说在小说结构艺术方面进行了革新 ,出现了一些新的小说结构模式 :“心理情绪—人物”结构模式 ;“整体象征”结构模式 ;“时空交错”结构模式。研究台湾现代派小说的表现艺术 (包括结构艺术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同传统小说相比较,台湾现代派小说在小说结构艺术方面进行了革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小说结构模式:"心理情绪--人物"结构模式、"整体象征"结构模式、"时空交错"结构模式.这些小说结构方面的革新是对小说艺术形式意味的强化.  相似文献   

3.
七等生作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圣手”,其作品可以说是台湾文坛的一朵奇葩。他的现代派小说有着比其他小说家更为纷繁芜杂的理念世界;并且通过其理念世界的展示,把哲学的“真”与宗教的“善”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小说更具别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欧阳子是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根据叙述基调这一叙述策略其作品可分成两类:讽刺小说和反讽小说。其小说的双层叙述模式和象征性叙述模式是独特的。她运用讽刺和反讽叙述策略的匠心以及叙述结构创造艺术,都值得我们大陆作家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
“九叶派”和台湾现代派所处的政治背景大体相似。“九叶派”和台湾现代派在艺术传承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二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异同。台湾现代派和“九叶派”存在着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如果把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比作一根链条,那么,它们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无论是“九叶派”还是台湾现代派,它们都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穆时英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小说的艺术特点:一是快节奏地剪辑生活片断,采用“空间并置”结构方式;二是表现主观感觉,创造主观感觉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的图景;三是表现人物心理,着意开掘人物潜意识。  相似文献   

7.
新感觉派都市小说叙事模式对传统小说的突破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该派作家借鉴了欧美现代派和日本新感觉派的艺术表现技巧,以“感觉”为艺术表现核心,采取了独特的内向化的审美视角来发掘都市人的深层心理,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领域,全面突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创造了新的小说叙事模式,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8.
欧阳子是台湾现代派著名作家,她的小说擅长剖析人物心理活动;在作品结构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新感党派小说的叙事艺术,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文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派的叙事艺术,对正确认识新感党派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文即力图从叙事入手,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进入小说的阅读空间,来捕捉并体味这种“新感觉”。  相似文献   

10.
是末夫妻离合小说在情节结构方面形成了合拢式模式。此一模式的形成既受到其时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为主流的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又与当时部分小说家的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同时也与这类题材的小说结构艺术的积累以及一定的戏剧结构艺术成果影响有重要联系。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揭示出一定的有关小说发展、小说思想发展的理论质素。  相似文献   

11.
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新感觉派小说,以新、奇、怪的特点给新学带来了新鲜的感觉。探讨新感觉派的叙事艺术,对正确认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价值、风格、特点具有较大的作用。本从叙事入手,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三方面进入小说的阅读空间,来捕捉并体味这种“新感觉”,从而把握此小说流派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银 《鸡西大学学报》2007,7(3):72-74,87
本文通过对台湾现当代小说整体扫描,分别以台湾日据时期乡土文学、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现代派小说、七十年代的主流文学和八十年代新世代都市小说为对象,探讨小说中“城市”形象和城市意识的演变过程,进而捕捉在台湾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小说的形成脉络和“人”对“城”态度变化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和晚清小说的言情模式是一个封闭、静止的内向性结构,那么,民初鸳鸯蝴蝶派小说以其叙事技巧的现代性,小说形式的突破性初步呈现出外向性。尽管真正打破这一主题模式的,是随之而来的五四新小说,并最终在鲁迅手里发展成熟,出现了真正现代意味的小说。但民初的鸳鸯蝴蝶派通过现代性的转换,成为晚清小说与初期新文学的中介与桥梁。鸳鸯蝴蝶派小说在借鉴外国文学中的艺术经验时正是进行了这种创造性的加工,使它融化为本民族文学的一部分,并推动了中国小说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结构,对一部小说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文章试图从分析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结构艺术入手,勾勒出晚清小说的结构艺术发展脉络,以期更准确地了解晚清小说对现代中国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穆时英小说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架构作品的艺术空间,将现代派表现手法,与时代背景下的都市生活相契合,丰富了新感觉派都市文学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6.
艾特玛托夫的小说《死刑台》艺术结构精巧。其表层情节结构安排了人与狼的死亡,其深层结构揭示了人与狼死亡的根源。小说的艺术结构是其“星球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台湾现代派小说以强化人物心理描写为其重要特征。描写人类存在的基本困境、写变态、病态心理、揭示“流浪的中国人”的独特心态,是构成台湾现代派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这些小说对心理描写都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显示人物心态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的现代散化小说具有清新自然的诗化语言,恬静淡泊的抒情心理及“随便”“散漫”的叙事结构三人方面的特点。可见渊博精深的民族传统化修养和艺术功底对一个作家的艺术生命力的释放和发挥作用是历久弥深的。  相似文献   

19.
台湾现代派小说以强化人物心理描写为其重要特征。描写人类存在的基本困境、写变态、病态心理,揭示“流浪的中国人”的独特心态,是构成台湾现代派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这些小说对心理描写都力求从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显示人物心态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穆时英与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都具有新感觉派的风格特点,也有各自的艺术追求:同样的意识流结构,不同的叙述模式;同样的意识流“感觉”,不同的“感觉”层面;同样关注情爱题材,不同的视角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