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2009年秋季以来,书画拍卖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中国名家字画价格屡创新高,红色题材油画备受市场追捧。而在西方被称为“画中女王”、地位与油画并驾齐驱的画苑奇葩--水彩画在火热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却依然是一只不受重视的“丑小鸭”,名家水彩画板块最终能否脱颖而出,成为未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黑马”,升格成一只人见人爱的“白天鹅”呢?  相似文献   

2.
方鸣 《收藏》2006,(10):50-53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红火,中国书画成为广大艺术品投资者和收藏者青睐的品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各类书画拍卖会和画廊书画作品的总成交额已达到120多亿元,书画作品的成交率之高,出入意料,令人感叹。然而,随着中国书画市场的繁荣,急功近利的行为日渐突出,大量古代、近现代书画的赝品和仿品充斥市场,使得众多书画投资者望而却步。但是,一些颇有眼光的收藏者和投资者,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收藏思路,把投资购藏的目标锁定在一大批有艺术水准和市场潜力的当代中青年画家作品上,从而走出了一条投资收藏书画而有望回报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许立 《收藏界》2010,(3):113-117
2009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砂烟散尽,这一年带给人们最多惊喜的无疑就是古代书画板块。秋拍中,古代书画拍卖不仅成功“破亿”,而且连续产生四件“亿元”级拍品,  相似文献   

4.
王永林 《收藏》2006,(6):128-128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中国书画始终以8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稳坐艺术品交易的头把交椅。无论是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还是当代书画,在拍卖会上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总是买家竞争的对象。特别是那些流传有绪、或征集自画家本人及向画家本人求证保真的大家名家之作,往往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格奇迹。可以说,中国书画支撑着艺术品市场的大半壁河山,而且随着当代书画的异军突起,这种局面将长久延续并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5.
牟建平 《收藏》2006,(9):133-133
4月20日,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在2006年该公司的春拍中将实行“赝品召回”制,公司承诺拍品在成交20日内若被鉴定为赝品,买家可以将已成交的拍品退回。此次九歌首开国内艺术品拍卖赝品召回先例,无论从行业规范自律,还是从拍卖制度的创新,及对买家负责等角度讲都令人钦佩,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关注。笔者对该公司勇于率先为买家着想的做法十分赞赏。但是,“赝品召回”果真如此简单吗?在现有国情下它的执行难度有多大?它会不会沦为有名无实的新闻炒作?  相似文献   

6.
好运 《收藏》2006,(4):131-132
2005年是我国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的一年,为了争抢艺术品市场这块“蛋糕”,一批拍卖行杀入了这一领域,使得艺术品拍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7.
张少华 《收藏》2008,(10):24-27
在中国嘉德2008年4月的春季拍卖会上,先锋派画家刘小东的油画《温床NO.1》以5712万元的成交额.打破吴冠中《交河故城》在北京保利2007年春拍会上创造的4070万元的中国内地油画拍卖最高价格纪录。此后不足一个月,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刘小东的《战地写生》以6192万港元的成交额再次刷新纪录;此次春拍,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3个专场的总成交额达43亿港元,创下全球苏富比历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最高成交总额纪录。诸多数据显示.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异乎寻常的高热行情。  相似文献   

8.
赵榆余锦生 《收藏》2016,(10):200-204
本述评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杭州西泠、北京翰海,广东崇正。北京诚轩、北京荣宝、上海朵云轩、北京华辰10家拍卖公司为样本,对2016年文物艺术品春拍情况进行分析。今年春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在各拍品门类中,古代书画增长极为迅速,瓷玉杂项、宫廷艺术、佛教艺术等也有不同幅度增长,作为体量最大的拍品组成,近现代书画保持稳定,而当代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等延续下调趋势;在拍品结构上,因本季高价拍品增多,使得拍品均价有较大提升,“减量提质”已成为市场新特征;在行业建设上,无论是法律政策环境、良性业态构建、产业融合等方面均得到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9.
张少华 《收藏》2007,(1):25-27
2005年秋季以来,艺术品市场面临因书画市场调整而导致的整个拍卖市场的调整,有人说我国的拍卖市场会由此走向衰落,甚至崩盘。那么,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前景将如何?不断积累的大量民间资金是否不再青睐这块投资领域?这是当下收藏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榆 《收藏》2006,(11):164-165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秋季大型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定于10月29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10月26日至28日展览3天,10月29至30日拍卖两天。此次拍卖会共推出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当代优秀画家绘画选集》3个专场,荟萃中国书画精品842件,底价总额17802万元。  相似文献   

11.
赵榆 《收藏》2007,(12):186-187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大型白手起家会定于12月1日至3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此前于11月28-30日预展三天。此次秋季大拍共推出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董珍玩、中国玉器、中国油画、中国当代优秀画家绘画作品六个专场,每个专场都汇集有众多的优秀拍品,可谓精品竞秀,必将引起广大文物与艺术品爱好者和收藏家的注目。  相似文献   

12.
赵榆  唐小萍 《收藏》2007,(2):164-167
截至2006年11月24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第一集团的已有四大拍卖市场继举办了秋季大型拍卖会,它们是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四大公司。还有几家处于第一集团的公司晚于此时进行秋季拍卖。这四大公怀经营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  相似文献   

13.
牟建平 《收藏》2007,(5):41-41
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拍卖市场的火爆,买家投资人对书画鉴定的需求呈日益扩大之势,以前不受人重视的“家属鉴定”逐渐走到了前台,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较为流行的一大鉴定形式。  相似文献   

14.
张林  贺白丹 《收藏》2006,(6):123-123
1991年,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在深圳敲响。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日趋繁荣,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不过与北京、上海等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相比,深圳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却未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而更上一个台阶,反而有些停滞不前。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汇集深圳,在景田国际酒店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深圳2006繁荣艺术品拍卖市场研讨会”,为当今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北热南冷”的不平衡现象“会诊”。到会的许多专家白发苍苍,其中有78岁高龄的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叶文程先生,有年近古稀的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叶佩兰女士,有81岁高龄的原浙江省考古学会副会长朱伯谦先生和广东省博物馆顾问宋良壁老先生等,都是“国宝级”的人物。大家各抒己见,畅谈“病因”和“治病良方”。  相似文献   

15.
刘岩 《收藏》2010,(2):20-23
一直以来,中国拍卖行业所受到的最大诟病就是“拍假”,由此引发的关于艺术品鉴定的争论更是此起彼伏。在2009年艺术品拍卖论坛中,鉴定问题备受关注,并多次被提及、讨论。拍卖行业也终于有了机会,可以站在自己立场上表达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赵榆 《收藏》2006,(5):137-140
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缘起与现状 拍卖是舶来词,作为商品交易市场中最具活力和特色的行业之一,拍卖较早产生于欧洲。根据商品的数量、价值及购者的多寡,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形式:一种为减价抛售,由高价向低价递减,也叫“甩卖”“大拍卖”;一种为由低价向高价竞拍,也叫竞购。我国的拍卖活动始于唐代寺院经济活动之中,“拍卖”这一词汇最早则出现在清朝道光年间。真正商业意义上的拍卖出现在19世纪的广州’J=海、天津等沿海城市,但始终未形成规模。新中国成立后,拍卖业经过30多年的沉寂,直到1986年11月,第一家拍卖行在广州成立,1992年北京举办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会,由此拉开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孔网小编 《收藏》2013,(2):93-95
我也看不懂的古籍市场走势孔子旧书网主持人:您刚刚去嘉德的时候,嘉德还没有古籍拍卖吧?拓晓堂:对。1993年5月份,嘉德公司刚刚成立,业务还都没有开始。国际上对瓷器和书画已经有了成熟的拍卖市场和惯例,但是对于古籍拍卖,国内并不太了解。事实上,在国际上古籍的拍卖远远罩于其他艺术品拍卖。  相似文献   

18.
老耕 《收藏》2008,(10):160-162
金秋将至,艺术品市场又将迎来一年中的黄金时段,掀起新一轮艺术品竞藏和拍卖的高潮。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对于艺术品经营行业,尤其是拍卖企业来说,却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只要看看各大拍卖公司对于秋季大拍投入的人力物力,就明白此言不虚。在这样一个“热火朝天”的时段到来之前,找一个立足点,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对近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动向作一些理性的回顾和前瞻,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06,(5):153-153
2006年5月14日,中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在北京德宝饭店五声能宴会厅举办大型艺术品拍卖会,12-13日预展,拍品种类涉及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书画。  相似文献   

20.
岳岩 《收藏》2010,(2):11-15
“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云集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顶级力量,同时引入了国际拍卖行业的一流专家,充分体现出行业已经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