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小交通员》课后第一题既提示了行文思路,又暗示了课文的层次,要求学生循着问题,抓住“怎样”二字,通过有关词句,逐层读懂课文内容,这是教学的重点。第二题要求理解和积累词语。第三题要求通过练习朗读,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朗读能力。这三个作业题,是围绕“顺序”这一单元训练重点设计的,要着重指导对第一题有关问题的理解与回答,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叙述事情的。  相似文献   

2.
《赵州桥》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言之有序”。课后三个题目中,第一题是说的训练,也是全文理解的重点,即了解赵州桥的位置和特点,这特点突出了石拱桥“世界闻名”这一中心。第二题是基础方面的训练,九个词语,除了要求能读、会写外,还可结合课文理解“设计”、“智慧”、“砌成”这些词  相似文献   

3.
《花潮》     
[作业分析] 《花潮》课后六个作业题,量大题多难度高。训练的重点是:“依怎样的顺序、带着怎样的感情进行观察”。第一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十个词语分两组,一组直接写花势花态,另一级写观花人的情态,衬托花的盛世。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了解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由远及近的观察及其依序表达的方法。第三题要求学生在了解五、六、七三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会先总后分再总的具体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第四题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结构,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第五题的重点是欣赏佳句,并练习用关联词语造简单的并列关系复句和条件关系复句。第六题的重点是体会文章的丰富感情和背诵课文的重点段。  相似文献   

4.
《花潮》     
《花潮》课后六个作业题,量大题多难度高。训练的重点是:“依怎样的顺序、带着怎样的感情进行观察。”第一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十个词语分两组,一组直接写花势花态,另一组写观花人的情态,衬托花的盛世。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了解重  相似文献   

5.
[作业分析]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课文在说明事物时,抓住骆驼的特点,写得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三道作业,读、说、写的练习都有。第一题是理解内容的重点,也是说的训练重点。此题主要解决两个问题:①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②人们为什么把它叫做沙漠里的船?这两个问题,也提示了课文的先后顺序。第二题读写12个词语,是基础知识的训练,要求能读、会写,有的词还要理  相似文献   

6.
第一、审题,摸清题目限定词语的含义。在审题中,一个作文题目往往可以分割成中心词、核心词和修饰限制词等等。半命题作文题目出现的往往是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和指示文题中心思想的中心词。文题中的中心词,也就是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例如,《我喜欢……》这个文题中的修饰限制词语是“我”,文章只能写自己,而不是写别人。“喜欢”则是揭示题目主旨和文章表意的重点,是“题眼”。学生只有真正明确和掌握文题限定的词语,特别是找出“题眼”,理解含义,才能为下一步的填题做好准备工作。第二、填题,选择补充揭示题材范围的核心词。半命题作文的填题,…  相似文献   

7.
第一单元材料和主旨题目一:我的初一生活审题及写作指导:从整体看题目,这是要求写一篇反映学校生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题眼(即中心词)是“生活”,题眼前面有两个限制词语:写谁?“我”,第一人称。写什么时候的事惰?“初一”的生活。显然,这里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的穿衣吃饭,而是要求同学们回忆校园里的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8.
第九册《基础训练1》的“字·词·句”部分安排了四个练习。第一题是读拼音猜谜语 ,主要是复习拼音 ,提高认读音节能力。第二题是辨字组词 ,主要是积累生字。第三题是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第四题是把句子换个说法 ,这两题都是新知识 ,是本次训练的重点。教学时 ,要抓住重点 ,进行扎实的训练。第三题 ,首先明确训练要求 ,设疑激趣。教师可在学生读题目要求后问 :“什么是‘感情色彩’呢”?同学们认真读句子 ,好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中带点词的感情有什么不同。接着引导讨论第一组中“果断”和“武断”的感情色彩。先联系句子理解两个词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常这样给学生布置作业“:把某页某题做了。“”回家听写某某词语。”“写一篇日记。”“写一篇与某某有关的作文。”当教师检查作业时,又批评学生这样没做好,那样没达到要求,进而又抱怨起来:“哎,现在这些孩子……”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四句话:“给。”“给你。”“我会给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改革于2006年在我校展开,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将面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这一对问题。我觉得要弄清二者的关系,不妨先打个比方:我们要求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是先理解而后能运用,练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道题—解释下列词语并用它们造句。“教教材”就好比题目中要求的“解词”,“用教材教”就好比“造句”。  相似文献   

11.
所谓审题,就是审察辨析作文题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准确无误”上提几条实在的方法:第一,立即抓住“题眼”。例如《神圣的爱》这道题目,“眼睛”就是“爱’宇。写作时,从开头到结尾,都要让字词句篇洋溢着爱的热浪。“题眼”的表现形式很多,最主要的是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keywords)”,也就是信息蕴含量最大、最丰富的词语。而该词语所蕴含的信息,有的是题目本身提供了暗示的,有的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加上去的。我们知道,一般性文题是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一个词。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中当然…  相似文献   

12.
[题旨说明] 1.第一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重点要求“从课文中提出一些问题跟同学们讨论”;下面两个问题固然十分重要,但它们只是“如”,即例子。在组织学习时,这两个问题当然可以讨论,但不能将训练目标轻重倒置。2.第二题,旨在进一步增强对含有“的、地、得”一类的偏正词组的感情体验,以积累更多的词汇。题目要求是“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就不要再扩展到课外读物了,因为课文中含这类偏正词组的句子很多。3.第三题是朗读背诵的能力要求题。这一次的背诵是定向要求,即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学…  相似文献   

13.
第八册《基础训练3》包括“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在“字·词·句”的训练中 ,第一题要求学生熟练拼读音节 ,理解成语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 ;第二题要求学生先弄懂词语的意思 ,再找出与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第三题是认识、掌握多义词的练习 ;第四题是修改病句的练习。“听话·说话”的训练内容是说一次实验的过程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某项实验的基础上 ,把实验过程说清楚。“阅读”部分安排的是一篇介绍手绢的说明文 ,要求学生读懂短文 ,给第一自然段分层。“作文”有两个题目 ,都是要…  相似文献   

14.
(出示投影:读一读,注意“一”的声调变化。dìyīshíyīchūyīyíqièyízhì第一十一初一一切一致yìbēicháyìtiáohéyìběnshū一杯茶一条河一本书yìsībùgǒu一丝不苟师:请大家读读、议议,看看题中词语有什么特点。生:(同座学生边读边议论)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说说这三个词语有什么特点。生:这三个词语中“一”的位置都在词末。生:我想补充一点,这三个词语中“一”的声调均相同,都念第一声。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行的后两个词语和第三行的词语,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轻声读)生:第一行的后两个…  相似文献   

15.
[作业分析] 《在炮兵阵地上》课后作业,要求教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这个基本的读书方法。第1题要求联系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含意;第2题要求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了解彭总是怎样的人;第3题要求边读边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第4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训练学生的作文语言呢?当然,熟记成语、典故,背诵名言佳句,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是十分(?)的;而借助语法手段也是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正确途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 一、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运用词语 词语是构句成篇的基本单位,运用词语是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重要内容。 初中语言课后习题,仅词语解释7(?)题,遣词造句45题,辨析词义12题,词语填空20题,共计156题,从数量上看,词语练习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掌握词语的目的在于应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为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分析词的结构,明确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练习中,常常会出现“文句中某词语能否删掉?”、“某两个词语能否调换位置?”等的问题。其目的是考查同学们对语句的理解,品味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述的能力等。下面针对这两类题的解答方法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认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一、命题没有注意面向全国考生。如第一题的拼音组词。虽然“哄”字在通用教材中已经列出它的三个读音和组词举例,但是这个字的第四声和“起哄”这个词在有些地方没有,在普通话中也是口语中使用较多。这就使得有些地方的考生无法回答,而北京一带考生则很易得分,有厚此薄彼、不够公允之嫌。二、命题所使用的概念不够准确。第二题中的第二小题是要求考生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根据标准答案来看是要求考生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也就是要求考生在句中解词。许多考生由于对“含义”的概念不明确,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一些程度较好的考生反而成绩受影响,一些程度中等的考生反而成绩较好,这跟命题的概念不明确关系很大。三、语体文所选茅盾同志一九四五年的旧作《一点回忆和感想》(载一九八○年一月二十六日  相似文献   

19.
聂琪 《语文知识》2000,(5):58-59
一、疏漏之处①第一册语文课本(以下未写明的均为第一册)18页第五题第3小题中词语辨析有“磨”和“冲”、”渍”,但在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以下未说明的均为第一册教参)中漏掉此词辨析答案。②课本181页阅读题需要修改的加点词语有“可以用”,但教参参考答案里漏此项。③课本161页第三题要求“其中第二段如果改成文字说明,表达效果将会如何?”根据本题用意,应该是把“第一段”改成文字说明。教参136页上说:“第二段如去掉具体数字,人们对荔枝的大小、重量及不同品种的轻重比较就不甚清楚。”这个答案也是针对第一段而言的,但是教参仍沿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练习5的“学用字词句”一题中,有一道题是这么要求的:用“识字8”的方法拼一拼,学一组字,并读一读用这一组词语编写的小儿歌。在这题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早就作了预习,因此学习文本的知识个人以为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课上,我用游戏的形式请小朋友进行拼字,并学习了四个词语,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儿歌,体会其中的意境,并鼓励孩子们试着画一画儿歌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总共花了20来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