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隐喻既是人类共有的认知活动,又植根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要正确理解概念隐喻,既要考虑到隐喻生成的普遍性,又要兼顾其中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烙印,充分考查其在不同语言中的特征和差异。本文以爱情婚姻这一人类共有的情感经历为例,分析英汉语中关于婚姻爱情隐喻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进而解释英汉语中同一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异质性以及成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婚姻隐喻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在跨文化层面上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婚姻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建立在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和生理反映基础上的婚姻概念隐喻存在认知普遍性,但这一隐喻概念又因文化模式的影响,呈现出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具有概念性、系统性、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系统性和概念性使概念隐喻成为确保语篇连贯的基础;而概念隐喻所支配的一系列语言表达式又构成词汇衔接。将概念隐喻理论引入大学英语的语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概念隐喻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克服对篇章结构的机械掌握。  相似文献   

4.
时间是抽象的,而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英汉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间的概念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通过汉英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文化认知和建构时间的途径和方式。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概念系统。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经归纳的反映事物本质的隐喻表达方式。这些隐喻概念构成了我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基础,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隐喻概念具有系统性和突显性的特征。隐喻概念还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体现出民族的道德、价值等概念和特征。因此隐喻概念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特殊性,折射出特定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畅 《考试周刊》2009,(41):30-32
时间概念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知的。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时间概念是由空间概念隐喻而来的。通过对比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时间的空间隐喻,说明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两个民族认知中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在跨文化层面上以爱情隐喻作为研究内容,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爱情概念隐喻作全面的分析和论述,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了当代隐喻理论,即抽象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来理解的,而概念隐喻,至少是情感概念隐喻存在着认知的普遍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特定文化的特征。因此,通过学习概念隐喻,可以改变学生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可以系统性地理解语言;还可以通过对英汉概念隐喻的比较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宋代词人常借助落花、流水、风雨、云烟等意象表达愁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宋词咏"愁"的隐喻,可以将其归纳为三大类概念隐喻。这些隐喻概念以我们的经验为基础,验证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和系统性,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篇隐喻体现形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传统上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本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12.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传统上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13.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隐喻是指语气系统的非一致式体现。语气隐喻在广告语篇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广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隐喻式从类别上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情态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人际语法隐喻中的情态隐喻,进而探讨情态隐喻研究在社论英语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利科的隐喻哲学在二十世纪诸多隐喻哲学理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利科隐喻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隐喻的概念、隐喻与文本的关系、隐喻的真理。利科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词层次上的修辞学概念,而且是句子层次上的语义学概念。在意义的说明与解释活动之中,隐喻和文本之间表现出一种诠释学关联。从隐喻的语义学到隐喻的诠释学的过渡,也就是从隐喻的含义向指称的过渡。隐喻指称与隐喻的真理问题联系在一起。隐喻的真理不仅仅是认识论的真理,也是存在论的真理。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种方式,而思想隐喻在隐喻中抽象性更强,只有通过有效的映射才能更好地认识思想隐喻,这也正是认知隐喻学所要研究的内容。文章通过大量的例证对汉语思想隐喻的认知框架进行概括,并在认知框架内对思想隐喻的类型进行细致的划分,进而总结出思想隐喻的特点以及其间所体现的认知隐喻映射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诗性隐喻意义构建的主体作用,指出这种主体作用主要指施喻者的意义构建和受喻者的意义再构建;施喻者的意义构建表现在施喻者对源域、的域以及源域对的域的映射方式的选择上,受喻者对诗性隐喻意义的再构建主要指受喻者的自主性和自洽性。  相似文献   

18.
隐喻的运作机制是隐喻理论的核心。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因此,通感隐喻的运作机制是隐喻及隐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从语义冲突、相似性、双重影像等方面对通感隐喻的运作机制进行研究,以加深对隐喻及通感隐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小学儿童隐喻理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G.Lakoff和M.Johnson第一次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了隐喻概念,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形式,从此引起了心理学的广泛关注。感知觉、思维、想象通过隐喻有效地反映客观世界,儿童隐喻理解发展的研究对儿童认知规律的了解、认知思维的培养等方面有所裨益。研究发现,受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儿童的隐喻理解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1)儿童隐喻理解具有表面性,他们理解隐喻只停留在理解隐喻表面义水平,很难准确理解隐喻的隐喻义。(2)儿童的隐喻理解发展与思维水平发展相适应,隐喻理解具有阶段性。(3)儿童的隐喻理解具有不稳定性,经常发生同一隐喻在一种环境下的理解和另一环境下的理解不一致的现象。(4)儿童的隐喻理解具有经验性,他们调动和利用所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隐喻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试析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概念隐喻进行了阐释;然后运用实例解析了三种典型的概念隐喻,即战争隐喻,上下隐喻,容器隐喻是如何在新闻语篇中运作的。通过分析,人们能进而确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对人类思维方式、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