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自读课文 ,由教师在课堂上指导 ,学生自读、自测 ,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从理论上讲 ,语文单元教学中讲读和自读是有机的整体。由讲读到自读 ,体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规律。讲读以传授本质的、带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 ;自读即自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把讲读课学到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加以运用和实践 ,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一、布置常规自读任务学生自读易犯不求甚解的毛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提出自读要求 ,尤其是一些常规要求必须常抓不懈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1.预习课文…  相似文献   

2.
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组织课堂教学,使教法与学法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事先把课文分为讲读、导读、自读三类课型。讲读课着重通过示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圈点批划,如何理清层次、归纳中心;如何分析字、词、句的含义、作用,等等,针对不同文体、不同类的文章,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导读课,“导”,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读课既巩固讲读课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又为自读课学生的自学打下基础。自读课是训练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独立阅读的课型。如果讲读课上得比较“精”,导读课“引”得恰当,自读课又能  相似文献   

3.
<正>不断改革的语文教材,使得自读课文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语文自读课文除了是课文讲读的迁移,同时也是语文讲读的补充和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且对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形成也十分有力,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有效迁移和扩展学得知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对语文自读课文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并将教学  相似文献   

4.
一、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必须对三类课文进行研究现在的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有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三类教材,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自读课文由学生在课外阅读。设置三类课文,既适当增加了阅读量和扩大了知识面,又不加重教学负担.为此,就要正确处理三类课文,既不能不管课文类型,统统上成讲读课,又不能抛开自读课,只上讲读课.应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明确各类课文所承担的职责,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从讲读课的角度去思考,着眼于老师的讲,也要注意学生的“自学”,要注意三类课文的区别,充分发  相似文献   

5.
怎样处理阅读课文,牵涉到语文教学目的,讲和练的关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不重视阅读课的教学,不把阅读课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或者阅读课与讲读课不加区别,都是不对的,妨碍了学生的精读、博览和善练。阅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必要补充,阅读课的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重视和改进阅读课的教学。按单元以讲读课带阅读课,精讲讲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习阅读课文,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这便是我的做法。高中第  相似文献   

6.
讲读课和自读课是中师《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的整体,由讲读到自读,体现了举一反一,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规律-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过渡。本就自读课的教学,提出了四方面做法:1、抓住常规训练;2、设计自学提纲 3、解决疑难问题;4、总结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剑辉 《考试周刊》2013,(85):31-3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读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教版教材中自读课占到语文教学的40%左右.自读课和讲读课是相辅相成的,在讲读课文时,学生学到了一些具体的听说读写技能,通过在自读课文使用这些技能知识内化.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读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基地,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常以自读课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以学生基础差没有自学能力等理由把自读课变为讲读课,或者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着眼于自读课文的有效开展,探究自读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课内自读课文所占比重大,因此,如何处理很值得研究。课内“自读”是在“讲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实践,老师既不能全包全揽,也不能撒手不管,要适当引导,酌情点拨,让学生在自读中质疑、释疑。在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上,我的尝试大体如下: 一、忆读:忆读就是教学课内自读课之前,让学生回忆旧课——讲读课,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自读课内自读课文。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大致在体裁、内容、  相似文献   

9.
杨爱香 《考试周刊》2012,(72):35-35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增加了自读课的分量。这不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目前自读课教学中,有的把自读课当做讲读课,每课必讲,模糊了自读课与讲读课的界限。结果,师生疲于奔命,教学计划仍不能完成,有的轻视自读课,认为自读课不属于升学考试篇目范围,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因而撒手放“羊”,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自读课教学要切实体现“自读”,落实大纲要求,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编排两至三篇自读课文。这种编制自渎课文,正是素质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体现,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相得益彰。学生自读的过程就是把在讲读课中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的过程,自读课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从而促使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使讲读课的教学向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那种只注重讲读课的教学观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石雪梅 《考试周刊》2010,(24):55-55
自读课是相对于讲读课而言的,它是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像抓好讲读课一样重视自读课的教学,充分发挥自读课的作用。自读课与讲读课相比,有自身的教学特点,本文尝试对自读课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培养小学生的“自读”能力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教学实践 ,笔者初步探索出小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模式 ,即 :课前尝试学习———课上主动学习———课后自主学习。一、课前尝试学习课前尝试学习也就是“预习”,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 ,运用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能力 ,自己独立阅读、感知课文 ,通过自己的努力 ,初步读懂课文。它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减少学生在课前尝试学习中的盲目性 ,教师在布置预习时 ,要认真准备 ,拟订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而难易适度的提纲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这就清楚地说明,对课内自读课文既不能由老师包干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首先,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联系本单元讲读课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学课内自读课之前,要让学生回忆旧课——讲读课,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自读课内自读课文,要区分课文在体裁、内容、写法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要忆起前课,那么在自读新课之时就会触类旁通了。比如阅读《难老泉》一文,则可联系《雨中登泰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自读课是一种教学的课型,既非教读,也非自学。要上好自读课,教师应做好三件事:课前预习的定向,课后阅读的延展,课上活动的开放。尤其是,语文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要切合文本特质,还要切合教学基点。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则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多年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课  相似文献   

16.
杨锋 《现代教学》2013,(3):52-53
教师应注重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以增强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学生可以运用讲读课上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在新的语境中去自我检测、自主解读、学会思辨。学生通过学习自读课文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中可以逐步摆脱依赖性,养成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习惯并形成问题意识,进而开展对问题的探究,加上教师的适时介入,有利于实现思维的突破。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如何呢?对于白读课文教学的态度,目前有两个极端:一是教师对课内自读课文完全不讲,由于它存在于“考纲”之外,教师习惯让学生回家随意阅读,效果如何,无法知晓;二是教师把自读课文和讲读课文同等对待,细讲、精讲不进行区分,不仅让学生失去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闲读课文具有半独立阅读的性质,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指导学生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用于读书实践,鼓励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兴趣和能力。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1.独立自学,适当引导阅读课教学不同于讲读课,没有识字任务,词、句、段的训练低于讲读课。教学中可以凭借课后“思考·练习”中的问题,也可设计少量思考题,布置学生阅读、思考,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集中就几个重点问题进行检查、讨论,作适当引导。如:在闭读课文《陶罐和铁罐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要正确理解放事的寓意这个难…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难度大、分值高,学生失误多,已是公认的事实。如何训练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我以为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内自读课教学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自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比重约占各册教材的50%左右。在单元教学中,如果说讲读课是教给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九年义务三年制初中一册语文教材,除课本自读篇目外,课外还有一本“阅读”读本,显然课外阅读量增大,讲读课减少。其目的不言而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办,培养其自学素质。这似乎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实际上给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素质,如何对课外阅读加强指导。要使课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决不能由学生愿意读什么就读什么,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必须要有教师的精心指导。  相似文献   

20.
讲读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低年级的讲读教学一定要体现年段教学要求和训练重点,做到结合朗读训练理解字词句,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同时积累字词句,学习表达,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当前的讲读教学,主要问题是新教材老教法,识字不是寓于阅读之中,而是油水分离,讲读课仍然存在以讲代读或以答代替读书的问题,一问一答串讲式的讲读,至今还大有人在,挤占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低年级的课文,篇幅比较小,内容比较浅显,大多容易理解,更应多读少讲,要尽量用指导朗读的办法代替从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