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胡发贵 《寻根》2006,(5):32-36
著名学者赵俪生先生在《说〈吕氏春秋〉中的一股思潮》(《文史知识》2004年第7期)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吕氏春秋》中出现的一种“很新鲜、很奇特”的政治观念,这就是“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论。不过赵先生认为这一思想只是昙花一现,秦以后,因君主专制的关系,它就成为“绝学”了。其实,秦汉以降日益加强的封建专制,并未能窒息公天下思想的滋生与蔓延,相反,历史上不断有仁人志士鼓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在明清之际甚至还出现了颇为壮观的天下为公的思潮。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人称黎洲先生,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写过《原君》、《原臣》、《原法》三篇文章。“原”在这里作推究解。在这三篇文章里,他推究了封建伦理学中设君、设臣、立法之道。我认为其中《原臣》一篇意义更为深广。  相似文献   

3.
陈婉 《华夏文化》2006,(3):9-11
“中和”的观念产生是很早的,《国语·郑语》中记载,西周时太史太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并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把不同元素相互配合求得矛盾均衡统一称之为“和”,只有“和”事物才能发展。他强调多样统一的和谐美,根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他提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认为同一种音、色、味的数量增加,不会有悦耳的音乐、华丽的文采、可口的味道出现,只有多样的声音、文采、味道各自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美。以“和”为美是史伯美学思想的核心,继而运用和申发这一见解的是晏子,《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论稔:“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翻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于,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以水济水”、“琴瑟专一”,是同类事物的简单重复,不能让人产生美感,只有五味相济、五声相和,将多种不同甚至对立的困素综合调和,才能给人感官的愉快。晏子认为为政亦如“济五味、和五声”,必须兼听不同的见解,以使政通人和,臻于美政。由此可见,史伯、晏子都把“和”与“同”视为两个对立的观念,而且尚“和”弃“同”。孔子、老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老子论天地万物的起源,即认为是两种对立因素“阴阳二气”相中和的产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阴阳会合之气,中和之气。阴阳是两种对立的  相似文献   

4.
仲弓是孔门四科十哲之一,孔子称仲弓“可使南面”,这种评价在《论语》众弟子中也仅此一见。在《论语》中“南面”一词仅出现两次,另一次是称述帝舜,孔子认为舜治天下是“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朱熹说:“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言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也。”(《四书章句集注》)以“人君之度”认可仲弓,这在群弟子中是绝无仅...  相似文献   

5.
张泓 《华夏文化》2019,(1):28-30
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针对这句名言的产生及其真实含义,在国内有多部专著及多篇研究论文涉及,本文试稍加概括。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提出者众所周知,顾炎武最早提出这层意思,他在《日知录·正始》篇中明确提到:"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中国有百越,百越按汉语为很多种越人之意。《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言:“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后汉服虔注《汉书》为“非一种,若今言百蛮也”。据此,即由浙江到越南沿海地区都是汉人称为“百越”之地。但是从古越语来看,越人称“百越”则又不同。古越语“百”与“卜”、“濮”、“白”同音,意即“人”,即“百越”在越语解为“人越”,越语用倒装,译为汉语为“越人”之意。这种“越人”分布是在楚国南方即五岭山地前后。《吕氏春秋·恃君览》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  相似文献   

7.
尚贤和尚同是墨子政治思想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尚贤,一般学者的观点没有什么分歧,是说治理国家要任用贤能的人,被认为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代表了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平民的愿望。但在尚同这点上不同学者则有不同观点,成为人们对墨子思想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尚同的提出是针对社会秩序的,大意是要求人们逐级上同,而就在这点上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这是墨子专政思想的体现,有的则认为这正体现了其保护平民利益的特点。对于尚贤与尚同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产生了分歧。那些认为“尚同”会导致专政极权的学者对尚同、尚贤之间关系的理解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8.
梁涛 《华夏文化》2003,(3):23-26
一《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是孔子陈述自己心路历程的重要言论 ,而其中“知天命”、“耳顺”等向来是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对于“知天命” ,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宗教的 ,认为天命即天之意志和命令 ,如有学者说 :“我们可以说‘知天命’也就是知天的意志与定则而尊行之 ,这自然是主观与客观相互融合的知识 ,亦为行为的起点。故‘知天命’即应‘畏天命’ ,‘畏天命’就是随时谨慎小心 ,在行为上多作检讨。”①但如果这里的天是指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天 ,那么 ,它显然不符合孔子的原义 ,因为此一内容的天命是《诗》、…  相似文献   

9.
杨朱是战国初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按照庄子的说法 ,杨朱曾学于老子。其时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 ,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杨朱之学是与儒、墨并列的“显学”。杨朱本人并无著作传世 ,我们今天研究杨朱的思想 ,只能依据后人著作中有关其学说的零星记载。现存的《列子·杨朱》 ,系后人伪托之作 ,其中有的思想可以看作对杨朱思想的阐发。在极其有限的可据资料中 ,“一毛”与“天下”之辩 ,是关于杨朱思想的基本论题 ,辨析这一论题 ,是解读杨朱思想的关键。《孟子·尽心上》说 :“杨子取为我 ,拔一毛利天下 ,不为也。…  相似文献   

10.
王薇 《世界文化》2006,(11):41-42
一、《论语》与《圣经》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之核心——仁爱《论语》和《圣经》分别是东西方文化中的两个经典文本,它们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中国,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之说,这高度概括了《论语》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西方,《圣经》是基督教的圣书,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有“惟一的书”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上看,一千多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够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那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占据中西文化中心位置的《论语》和《圣经》,他们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也有相似之处。《论语》是孔…  相似文献   

11.
由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三人所著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中,其中有一节即“评黑格尔论老子”。侯外庐在充分肯定黑格尔对老子思想的认识的确有形式真理的闪光之处同时,对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了精透入骨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程蕾 《华夏文化》2003,(2):32-33
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 ,有人归纳为儒家、佛家、道家三个流派。这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处事、做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老子思想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在《道德经》中 ,老子“致虚极 ,守静笃”、“不敢为天下先”、“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以及“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人生哲理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近日 ,读了几部《曾国藩传》、《曾国藩评传》 ,对曾国藩一生经历和他的思想有了更新的了解。曾国藩做人的宗旨 ,就是把老子“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和“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渗透到他的修养、处世、做事、…  相似文献   

13.
儒家孝道政治的最高原则是“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在中国古代“孝治”施政实践中,作为社会施政群体的朝廷官员及地方各级政府官吏,其自身的臣孝素养及行孝方式,对朝廷孝治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人臣之孝既包括一般孝道伦理所共性的“事亲”道德内容,同时也包括一系列“事君”的仕宦政治行为。在古代官场政治生活中,每当“事亲”的人伦道德与“事君”的政治行为发生抵牾冲突之时,封建国家孝道政治的原则,总是以牺牲“事亲”的个体道德完善,去满足“事君”的国家政治利益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中,民本思想作为最精华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先秦儒家的学说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就其处理君民关系的论述作一探析。先秦儒家认为,君主的职责只能是为民造福,而不得以天下为私。他们把人民利益作为评价君主的标准。孔子把尧、舜、禹作为理想的君...  相似文献   

15.
一、对炎帝·姜炎文化诸问题的探讨此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有32篇论文分别对炎帝的发祥地、活动地域、功绩、精神等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审视。关于炎帝的发祥地和活动地域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宝鸡渭水流域 (即古“姜水”)是炎帝族的发祥地。有学者认为 :“《国语·晋语》提到的列山氏 ,后人认为是神农。烈山即厉山 ,今湖北随县有厉山 ,显然不能与炎帝联系起来。”湖南炎帝陵建于北宋初年 ,不过千余年 ,“此说纯系传说 ,当然难以置信”。而“黄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的“姬水与姜水今固不能确指 ,但在陕西周原和宝鸡一带是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16.
(我阝)陵君王子申究竟是谁?目前已经有三种说法:李学勤认为他可能是楚幽王之子,或其弟;何琳仪认为王子申就是春申君黄歇;何浩认为他很可能就是楚王负刍。本文提出与以上各家说法都不同的观点,即(我阝)陵君王子申应该是即位仅两月的楚哀王熊犹。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解读平民思想家李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晓江 《寻根》2003,(1):55-59
一生于11世纪初、年仅51岁便谢世的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人称盱江先生,为古之建昌军、今之江西南城县人。宋仁宗称李觏为:“通于经术,东南士人,推以为冠。”大儒朱熹曾“谓李泰伯文得自经中,虽浅,然皆自大处起议论,盖有取尔也”。大文豪范仲淹赞他:“实无愧于天下之士。”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王安石也曾说:“李泰伯、曾子固豪士,某与纳。”现代著名学者姜国柱先生说:“我认为,李觏是一个积极提倡改革的改革家,而不是一个向后看的‘保守主义者’;是一个注重现实、关心时政、关怀民命的现实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复古主…  相似文献   

18.
法性,“法”,一切现象、存在。“性”,真实不变的本性。“法性”是指现象、存在的本性和本质。印度大乘佛教认为,法性是空,即一切现象。存在都是空无自性的。在中国传统观念的熏陶下,中国佛教学者对于“空”的理解往往偏离印度佛教,东晋慧远认为,一切现象的本性都是实有的,并把这种实有的本性与人的精神、灵魂结合起来,为阐明众生轮回转世的主体和修持成佛的根据提供本体论的论证,慧远的观点受到当时的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的批评后,中国佛教学者又转而强调法性是真理之所在,法性即是真如本体,并进而将这种真如本体与众生主体合而…  相似文献   

19.
晚明儒学科举策问中的“自然之学”[美]艾尔曼箸雷颐译一中华帝国晚期的“自然之学”研究学者们在考虑科学在中华帝国晚期(1400一1900)的作用时,最常见的一个概括是:在十六世纪耶稣会士到达之前,此间的天文与数学研究一直在不断衰退①。中国第一个耶稣会的...  相似文献   

20.
张侃 《寻根》2008,(3):14-21
中国族谱存世很多,对于族谱的文献价值,学界早有肯定,认为其具有“补史之缺,证史之讹,详史之略,续史之原”之意义。梁启超先生曾说:“我国乡村家家有谱,实可谓史学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确实,族谱作为乡村社会的“百科全书”,其蕴含的史料极其丰富,将其分类研究,必能发现正史或方志所缺漏的内容,推进人们对传统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