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札记,是近十几年来在新闻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报道体裁。所谓采访札记,其特点是“札记”二字,要求把新闻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择要记录下来。这么说,并非是有闻必记,也得提炼出一个报道主题去写作。它的写作虽然接近记者来信,但从组织结构到文字表达又有不同;有些类似通讯写作,不过也有区别,没有通讯写作那样的规范。近些年不少报纸上还出现采访笔记、采访杂感和采访见闻录等写作形式,从写作的基本要求来说,均可归入采访札记这类报道体裁之内。采访札记这类体裁,一般多属于问题性报道。它的写作,关键之一是选择能引人深思的新闻事实(包括新情况或新事件等)。  相似文献   

2.
通讯的结构,就是指通讯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当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采访到了材料,从中提炼出了主题后,接着,就要考虑如何组织和安排这些材料。如何开头?怎样转接?分几部分?其先后顺序如何?哪些是要突出之“主干”?哪些是用以渲染的“枝叶”?于何处伏笔?在哪里呼应?什么地方铺叙?何处综合?如何点题?怎样结尾?……诸如这些问题,如果不精心构思好,便无法动笔写作成文。此类问题,人们往往称之为“谋篇”、“布局”,也就是通讯的“结构”。 通讯结构问题是通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包括细节)是通讯的“血肉”的话,那么,结构就是通讯的“骨骼”。只有具备了坚实匀称的骨骼,血肉和灵魂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并从而结合为一个活生生的能够站立行走的真人;只有找到了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通讯的观点和材料、叙述与议论、情节  相似文献   

3.
通讯主题在通讯作品中出现的方式和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式和形态,也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这应该是通讯写作的一个研究课题,对于通讯写作十分重要。1、暗藏一暗示:隐形主题在这类通讯作品中,通讯主题是暗藏在新闻事实之中的,它被作者暗示给读者。隐形主题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作品中没有概括主题的明显文字。这类通讯作品当然是有主题的,但是它的主题暗藏在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作者并不用文字语言明白地表露出来。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之中。受作者选取事实的角度、组织材料的方法等写作技巧影响.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  相似文献   

4.
新闻写作要不要提炼主题?一般讲的新闻写作,主要包括消息和通讯。通讯写作必须提炼主题,这是没有争议的。消息写作是否也要提炼主题呢?我们认为,有少数消息,如简单地报道一种自然现象或一个社会动态,仅仅给读者提供一个新的信息,就无所谓提炼主题的问题。但就大多数消息来说,仍然需要通过提炼主题来说明某一问题,或宣传某一种思想,观点的,不可能都作“纯客观”的报道。新闻主题是从对客观事实、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过去有些人习惯于“主题先行”的办法,“坐在家里想点子,跑到下面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或把事实当作“面团”任意搓捏,用来说明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或  相似文献   

5.
目前,报纸上通讯类文章是数量最大、堆积最普遍的体裁,各种专版、专访无不以通讯的形式面对读者。然而仔细阅读却觉得很多通讯没有通讯的滋味,倒是像小说,或是散文,间或还有些像信息集粹的东西,感觉比较杂乱。在不少人眼里,通讯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通讯无定章,想写多长写多长,成了对通讯的新定义。也因为“好写”的原因,有些人在材料在手的情况下,究竟是用通讯还是用消息来写都快弄不清楚了。首先,通讯和消息到底有何区别,如何写,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选择用消息还是用通讯也应当有一个适合的标准,尤其在使用通讯时,应当包含的内容要弄清…  相似文献   

6.
郭建义 《记者摇篮》2004,(11):14-14
通讯写作的要求要比消息写作的要求高一些。因为通讯员不仅要准确地记述事实,还要有一定的描写、议论和抒情;通讯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有提炼主题、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特别是主题的提炼,对于通讯员来说,更显得重要,因为通讯的写作一般要求符合宣传的主旋律,并非发现人物或事情较为重大就可以写成通讯见报的。然而,从通讯员的来稿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首先是主题确定太大,刻意要跟“形势”,不注意提炼自己所写的人物或事实的特色,模仿已经发表的大通讯结构的现象较多。其次是对于事实的描述主次不分、详略不当,喧宾夺主的情况也较多,这与通讯员缺乏新闻写作的功底有关。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发挥新闻评论的导向作用,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自觉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规定,中央报纸和各地方报纸,都应当根据党的路线和政策,就国际、国内和地方的重大问题,发表有高度思想水平的评论。新闻界一位资深的老同志说过:“党所以要办报,就是因为要对各种事情发表党的意见,发表评论。” 当前我们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业实践,在其行进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要想正确而又充分地发挥新闻评论的导向作用,报纸评论的策划与写作就要坚持原则,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琐谈选材     
选材是新闻写作的重要一环,若不重视材料的选择,必然会影响新闻写作的质量。新闻写作的选材除了根据主题的需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之外,尚需辩证地对待材料。新闻本源来自客观,作为反映客观世界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物也是普遍联系的,汜者在选材过程中对新闻材料要有正确的看法,要有辩证的态度,要有普遍联系的观点。 一方面要看到新闻材料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写作必须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另一方面,新闻材料的组合运用是有机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材料。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新闻背景材料的搜集、分析和运用对正确体现主题、深化主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按照坐标图示去搜集、分析和运用背景材料,这对记者培养新闻敏感,学会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是一个简单易行、形象直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讯的主题就是通讯的“灵魂”,一篇好的通讯稿件,必须有一个好的主题。因为,主题决定着通讯的社会价值,支配着通讯写作的全过程。所以,提炼主题在通讯写作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1.
端木夏 《新闻界》2000,(5):59-60
读者看新闻,对新闻事件总有自己的评价。其评价的客观根据,除了有它种信息来源的读者,总是所读新闻提供的材料。这就有一个新闻导向问题。新闻导向正确与否,不在于报道的事是社会的光明面或是阴暗面,关键是怎么样报道。其中的重要一环又在材料的取舍与表述。正确取舍和表述材料,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件。不能正确取舍和表述材料,读者据以对事件作出的判断就会是错的。导向不可能正确。下面评析报道同一事件的两篇新闻稿,就因取舍和表述材料不当而出现了导向错误。本文系探讨新闻写作业务,故对涉及的报纸隐去真名,分别用“甲”、…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不少报纸办得很活,既正确又好看,党满意,群众满意。也有一些报纸办得不那么受群众欢迎。这些报纸在政治上一般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导向和基调基本上也是好的,但为什么不如前者那样“叫好又叫座”呢?看来问题出在新闻规律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13.
5月,在舟山朱家尖参加浙江新闻奖复评,有一个数字引起大家的关注:报纸通讯类3000字以上的超长作品达18篇,占参评的通讯总数的18%。此外,消息、评论以及系列报道虽然超长不多,但文字过长的也不少。这不但影响了报纸的质量,更使读者讨厌。 文风不单是技术问题,写作问题,而且是群众观点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讲到加强党的建设时,重点提出了加强党的作风问题,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这“三风”体现在报纸、电台、电视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眼下各大媒体关注的一个重大主题,也是当前读者所关注的主流新闻。地市晚报作为地方性生活类报纸,同时也是地方主流媒体,对这一重大主题,不是要不要报道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创新报道方式,提高报道影响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出版的一些新闻学教科书,在讲到消息写作时,都论及了提炼主题的问题。有的说“每一篇新闻都有一个主题”,“哪怕只写几句话或一句话,也有它的主题”。有的表述得更彻底:“没有‘无新闻主题’的新闻”。只有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谈到了“有少数消息,如简单地报道一种自然现象或一个社会动态,仅仅给读者提供一个新信息,就无所谓提炼主题的问题。但就大多数消息来说,仍然需要通过提炼主题来说明某一问题,或宣传某一种思想、观点”。对这些畅行于新闻系课堂的说法,笔者倒有一点疑义。我认为,通讯需要提炼主题,这是没有争议的。但多数新闻(指消息这种体裁,以下同)不存在提炼  相似文献   

16.
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明 《新闻窗》2006,(2):70-70
关于报纸是否会消亡这一话题的讨论自广播电视诞生以来的几十年间一直若隐若现,没有停止过,但这个理论问题从来没有在当代传媒高度发达、多元竞争的格局下,尤其是网络以及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一代光电媒体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的情况下那样具有现实意义,在媒体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一论题正由一个理论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实践问题。正视并对这一话题讲行深入的探讨对当前报业乃至整个传媒业的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种忽视短新闻的现象。似乎长新闻、长通讯、长评论才能显出稿件的分量,短新闻则被认为是“轻飘飘”的小东西,没有分量。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短新闻不能表现大主题,遇到重大的报道主题非拉开架势写长不可。由于对短新闻认识上的这种误区,认真花力气去精心写作短新闻的人很少,以致在每年的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能够入围的短新闻精品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通讯的结构,在写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体现时代精神的鲜明主题是“灵魂”,生动丰富的材料是“血肉”,匀称健美的结构则是“骨骼”。从美学角度讲,结构美也是形式美。尽可能完美的结构形式,是表现内容,显示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下功夫钻研人物通讯的结构,在写作中着力追求尽可能精巧完美、别具风格的结构形式,是写好人物通讯的一项基本功。报纸上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一、纵式结构。即按照人物事迹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的结构方法。纵式结构的标志是时间上的纵深。同时,也要注意到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19.
通讯,过去也叫通信,是新闻报道的基本体裁之一。在报纸上,除过“消息”这种体裁用得最多以外,其次就要算“通讯”用得多了。因此,有志于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人,不能不掌握通讯写作这个“常规武器”。 什么是通讯?通讯和消息有什么区别?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为了弄清这些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篇报道。  相似文献   

20.
这里有一篇通讯员来稿和经过编辑加工的采用稿(均附后),让我们对照一下,探讨消息的写作。消息的特点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靠事实说话。但是,它又不能罗列事实,需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主题,对材料进行选择和概括。应该说,这篇通讯来稿的事实是清楚的,选材比较集中,主题思想是明确的,语言文字也比较简练。因此,原稿是一篇较好的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