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组织水肿,简称水肿。水肿按分布范围转可分全身水肿(如肾病或肾炎时的肾性水肿、肝脏疾病时的肝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时的营养不良性水肿)和局部水肿(如肺水肿、脑水肿);也可按发生的部位命名,如脑水肿、肺水肿、皮下水肿  相似文献   

2.
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增大,孕妇的下腔静脉受到压迫,下肢及盆腔等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受阻,液体外渗,便出现下肢浮肿。一般孕妇经休息后可以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因而也常把这种水肿称之为“体位性水肿”或“生理性水肿”,此种现象一般是不需要做治疗的;如果休息后浮肿仍不消失,或浮肿较重,而身体又无异常发现时,在临床上称为妊娠水肿,非正常现象,是轻度妊娠中毒症的症状之一。妊娠水肿是由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的,表现程度不一,有足及小腿显水肿的,有延及大腿、腹部及外阴的,严重的甚至有全身水肿并伴有腹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常规眼科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方法,观察治疗后1d,2w,4w,6w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等变化.结果: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2w,4w,6w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2w、4w、6w FFA显示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明显减少,即黄斑水肿明显消退.OCT图像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部分患者需要重复多次注射,随访中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有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且部分患者需要重复治疗,但长期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内环境与组织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肿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指人体组织间隙内有过量液体积聚而引起的组织肿胀。要想将中学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联贯起来解释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首先要让大家明白内环境的各部分中的成分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祥凤 《物理教师》2009,30(8):30-30,32
很多现象说明,液体的表面有如紧张的弹性薄膜,有收缩的趋势.例如,钢针放在水面上不会下沉,仅仅将液面压下,略见弯形;荷叶上的小水珠和焊接金属时熔化后的小滴焊锡是呈球形的.既然液体表面象紧张的弹性薄膜,则表面内一定存在着张力,液体表面上出现的这种张力,称为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参考资料或各种考试、竞赛试卷中,常出现一些求解或比较容器内液体的压力、压强的题目,有些题目单纯应用p=ρgh求解,思路曲折,难度较大.本文想转换思维角度,把两则液体压力,压强规律融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降低问题难度,使题目的解法变得简洁而明朗.  相似文献   

7.
液体因其受重力作用并具有流动性.与其它物体比较则在压强方面有不同的性质,即液体内任意一点向各个方向都具有压强且相等.其规律是:(1)同一液体或同种液体相同深度的不同点的压强相等;同一液体中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的点的压强相等; (2)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成正  相似文献   

8.
尿的浓缩或稀释,是比较尿和血浆的渗避压而言。如果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则称浓缩尿;反之,称为稀释尿。肾脏在泌尿过程中,会根据体内的含水量,通过排出浓缩尿或稀释尿,来维持体内水的平衡,从而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尿在生成过程中怎么会发生浓缩或稀释呢?目前认为,其机制类似于物理学的逆流系统原理,因而提出了逆流学说。一、逆流倍增作用逆流倍增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如图1所示“U”形管,其下面相通,中间有一层具有特殊选择性的隔膜。当液体由降支流入升支时,则会逆向流动。这是由于升支溶液的溶质分子能透过隔膜向降支移动,而水则不能的缘  相似文献   

9.
关于液体暴沸的热力学讨论孙朗克在一定压强下,当加热液体达到某一温度时,蒸发不仅在液面上进行,而且在液体内部和器壁上进行,涌现出大量气泡,整个液体上下翻滚,蒸发猛烈地进行,这一现象称为沸腾。溶液沸腾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沸点。如果液体在达到沸点而没有发生沸...  相似文献   

10.
人体内所有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一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约占整个体液的2/3;另一部分存在于细胞外(细胞间隙),称为细胞外液,约占整个体液的1/3.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一般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和脑脊液等.  相似文献   

11.
蚯蚓是生活在潮湿土壤中的环节动物,身体柔软、细长,呈圆柱状,由许多同形环节组成。身体的两端稍尖,头不明显。体壁由二层肌肉组成,外层为环肌,内层为纵肌。体腔内充满液体,体表湿润。这种体形结构已完全适应于在土壤中穿行活动。细软、头尖而圆柱状的身体不仅能减少前进的阻力,而且有利于伸曲运动。蚓体在向前运动时,首先前部的环肌收缩,即通过压迫体腔液而使前面的体节变细并向前伸展,然后纵肌收缩,使变细的体节重又变粗,同时牵引后面体节向前移动。如此一伸一缩,蚯蚓就能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2.
组织水肿是人体病理情况下出现的局部或全身组织潴留水分而形成的组织肿胀现象.诱发组织水肿的原因很多,但本质都是由于组成内环境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渗透平衡被打破,组织液潴留水分过多而引起的.近年来,高考关于组织水肿的考查不断出现.但学生由于对组织水肿的概念不清,产生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3.
1.趣用分比定理若b≠d,则a/b=c/d=(a+c)/(b+d)=(a-c)/(b-d)=k其中a/b=c/d=(a+c)/(b+d)称为合比定理,a/b+c/d=(a-c)/(b-d)称为分比定理. 例1 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有一位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很多现象说明,液体的表面象紧张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因而在表面内一定存在着张力。设想在液体表面上划一根直线,直线两旁的液膜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拉力,拉力的方向与所划的线段垂直,液体表面上出现的这种张力,就称为表面张力。高中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二册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来谈液体表面张力的实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液体表面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层,称为表面层。它的厚度等于液体分子有效作用半径(一般不会超过6×10~(-9)米)。表面张力就是液体表面层中  相似文献   

15.
定义1 在三角形的三边内分别任取三点,则以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原三角形的内接三角形,若内接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则称为内接正三角形。 一 内接正三角形的存在性及其性质 定理1 任意的三角形都存在内接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16.
一种与传统防弹服迥然不同,穿在身上就像普通衣服一样的新一代高可靠性防弹服,最近由美国特拉华大学合成材料中心等机构研制成功,不久将装备部队。这种服装的防护物质,是一种由聚乙二醇和硅微粒合成的超浓液体,被称为“液态硅”或“剪切增稠液体”(STF)。它被灌装在传统防弹服的夹层内,或涂抹在纤维的表面。当子弹或弹片打到这种防弹服时,里面的液体会在子弹或弹片的巨大压力作用下,瞬间转化为一种硬度极高的物质,形成一块盾牌;一旦压力消失,便又迅速还原为液体状态。研究人员最初设想的防护装置是一种能喷涂在人体表面的材料,就像抹在面…  相似文献   

17.
题向完全相同的两容器A、B内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分别为ρ1、ρ2,且ρ1<ρ2;并使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盛满容器:其中A内装入的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B内装入的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则A、B两容器内分别装入的液体的总质量MA与MB的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校长     
在我们中国,校长一词也只是始自民国,民国之前称为总理监督,古代书院之负责人则称为洞主或山长。学校校长的称呼与国别有关,与历史也有关。对于校长,虽然其称呼因历史而异,因国别或地域而异,但共同的理解很明白,校长就是学校的头,就是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公式缺乏灵活性,容易避重就轻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定义式及其引发的导出式较多,学生在应用公式解题时,由于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而出错.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量筒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量筒内加水(液体没有溢出),则溶液对量筒底部  相似文献   

20.
在设计实验时,为保证实验科学、安全、成功,需注意以下几点:a.防倒吸。①在吸收易溶于某液体的气体(如用水吸收NH3,HX)或蒸气(如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蒸气)时,为防止因气体大量溶于液体,而造成装置内压强减小,液体倒吸,使实验失败,常需设置防倒吸装置,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有图1所示的装置。②在用酒精灯加热制气时,若有导管插入液体中净化或收集气体,在熄灭酒精灯前,一定要先把导气管从液体中取出,以防熄灭酒精灯后,装置内温度下降,压强减小,液体倒吸,也可在前面加防倒吸装置(图1e或图1f)。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