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家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意。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在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1932年出版第一个版本的《冰心全集》,1998年出版第二个版本的《冰心全集》(8卷本)。主要作品有:小说《小橘灯》《空巢》等;诗歌《繁星》《春水》等;儿童文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散文《往事》等;翻译作品《园丁集》等。"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是非常真诚、非常纯粹的人,冰心的作品即是她的精神境界。对祖国,对人民,对人类,对和平,冰心总是怀着博大精深的爱,对黑暗、腐败和丑恶,她又无比憎恶。她的创作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她爱了,也抒写了,她的生命因之丰富而高贵。  相似文献   

2.
"爱的哲学"是一种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在她早期、中期还有晚期的创作中都集中表现了母亲之爱、儿童之爱、自然之爱这三大基本主题。冰心是慈爱灵魂的布道者,她的存在,丰富了"五·四"文化的精神高度。她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仍有其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文萱 《现代语文》2007,(12):54-55
冰心作品的主题非常简单。一个"爱"字就可以概括其创作的基调和特质。"爱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冰心的家庭环境和她所钟情的基督教精神。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冰心,便用爱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看待世界。这份爱同样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她的作品中有对母亲的爱、对童年的爱、对大海的爱。可以说冰心用一颗爱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柔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4.
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大部分作品对青年人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学生文库精选──冰心读本》便是冰心女士为广大中学生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书收集了冰心女士在20至30年代所创作的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它们虽然形式各异,但都运用了优美、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对青年人的喜爱和期望。 散文是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本书所选的散文作品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富含作者独特柔美的浪漫色彩。其中既有对祖国名川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作家群里,冰心堪称"首席作家",其问题小说极具典型性。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与冰心创作的问题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关系:从泰戈尔短篇小说母题中,冰心确立其创作问题小说的人道主义与"爱的哲学"的母题;从泰戈尔诗化小说的影响下,她形成了结构松散、情节淡化的散文诗式行文结构;从泰戈尔短篇小说的熏陶中,她奠定其冰心体语言、诗画美的艺术风格。本研究表明,冰心的问题小说无论在小说母题、行文结构还是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借鉴了泰戈尔的作品,并将其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问题小说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6.
王艳蕾 《文教资料》2010,(21):12-14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本文就其儿童散文的艺术风格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琴 《现代语文》2010,(10):89-89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文学成就获得评论界的高度赞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爱与美一直是构成冰心散文的鲜明特色和艺术魅力,冰心——《荷叶母亲》和《观舞记》就是爱与美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冰心是“五四”文坛上的“爱的歌者”,她以童心和母爱为主题,创作出了一批清新婉丽、情致独特的作品。然而,当今天时代的光环褪去后,再去审视冰心的作品,就会发现有一种“说教气”弥漫其中,这表现在叙事结构自觉选择两种预设模式,人物形象塑造过于简单化上。本文将从时代选择、基督教思想文化、作家的文学起点与思想局限三方面试分析之,并揭示出冰心作品在其当下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诸多散文诗创作者当中,冰心散文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极其独特,甚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她的散文追求真诚、真实之感,以真情实感感染读者,收获爱的回报。本文主要从冰心散文艺术题材、以及冰心散文写作风格这两个方面入手,针对冰心散文中所蕴含的艺术风格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冰心小说艺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行列里,冰心的名字是引人注目的。这个本世纪的同龄人,数十年来,在文学的沃野上辛勤耕耘,创造出大批堪称艺术珍宝的作品。她以独具异彩的散文,奠定了自己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她在小说艺术方面的成就,反被其所淹。本文试图就冰心解放前的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作一些初步的自然也是肤浅的探索,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领域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冰心作品的主题贯串着“爱”和“美”,这取决于她幼年时期情感模式的形成,生活经历、生活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平和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大海的一片痴爱、父母的挚情至爱,形成了其情感模式的基础.这种“冰心式的爱的情结”,使她对生命、对母亲、对童真、对自然、对祖国、对人类、对和平怀有温雅真纯的感情,影响了她一生的创作.她以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爱的内蕴和自己高洁的人格,完善了作品主题,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  相似文献   

12.
凌叔华是新文学初期活跃于文坛的少数女作家之一,其小说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30年代。关注女性生存、审视女性弱点,揭露军阀罪恶、谴责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和老少皆宜的儿童小说是其三大主题。细腻的女性观察,柔美、幽深的诗的意境和精巧的现代小说结构布局形成了凌叔华小说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凌叔华20世纪20、30年代的小说创作以不容忽视的成就垂名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13.
冰心是著名的文学家,她独创的冰心体享誉中外文坛,以绘色、繁复和哀婉呈现出独特的柔美风格。但是,语言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变化必然会对作家的语言风格产生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冰心的语言风格由柔美转为质朴和壮美。风格的转变不能说没有作家自己的主观认同,但浓重的政治氛围对个人的影响亦不应低估。一个人的风格可以变化,但变化应该基于艺术的追求。如果是在政治高压下的转变,那是时代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在新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冯沅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她的小说创作极具现代性,对封建伦理道德给予了强烈的冲击和批判,同时,她表现了新女性在爱情追求上的勇敢与"怯惧"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她对情爱的热烈、大胆、真诚的抒写,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纪德是法国小说流派承上启下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西方整整三代人,成为西方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的一个代表。纪德的名字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在中国文坛。进入1940年代,在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一股翻译、阅读和研究纪德作品的热潮。“纪德热”在1940年代中国文坛的出现,与当时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思考和精神境遇息息相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文学界探索新的文学表现方式,努力追赶世界文学发展脚步的追求相契合。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凸现,文学“一元化”进程逐步加强,1940年代的“纪德热”受到了更为严厉的批判。1949年后,这个名字很快便淡出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丁玲30年代的作品,学界有人认为是其创作转向的开始。其实,即便是在政治理念高扬的20世纪30——40年代,潜抑于丁玲内心深处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思考也没有完全消遁,而是与革命叙述的话语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从丁玲在左联、延安时期创作的一些文本可以看出,丁玲试图从女性的角度在有限的话语空间内表达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雪压坚贞一片心犹恋风流纸墨香--谈关露和她的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露女士的个人生活和创作道路都是十分坎坷的。她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中凸现出来,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表达着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她是当时文坛上著名的进步女诗人,活跃的左翼女作家。由于生存状况的变化带来的新要求,关露悄然迈出了诗坛,移步于小说和散文的园地。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复杂的生活环境,强化了关露文学作品迂回婉约、感伤沉郁的柔美风格。研究关露的小说可以发现其讲述角度的特点以及糅合几种体裁形式而成一篇作品的特点等。关露的《新旧时代》是一部优秀的自叙传小说,研究这部作品,对于了解关露本人的思想发展和作品的艺术特点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张爱玲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传奇女作家,其文学创作焕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张爱玲善于截取“软弱的凡人”的心理和情感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无意义和绝望。笼罩于张爱玲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是无法消解的虚无和绝望。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是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一个奇特的存在。她小说中的“月亮”意象丰富、新颖、别致,可分为不带杀机与带有或充满杀机的“月亮”。这意象的创造是张爱玲对传统文化及西方现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 8 0年代中期以来 ,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于她使用“崭新的眼睛”撕裂了长期以来由众多的文学作品所虚构出的美好人生和理想生活的神话 ,仿真出了她眼中真实的生活。从池莉崭新眼睛关注下的女性形象中 ,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爱情、婚姻等问题的真实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