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观察现象要全面科学描述实验现象的前提是观察·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如观察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时,观察的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成黑色,试管壁…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第55页、第84页、第98页和第121页在描述氢气、单质碳、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与氧化铜反应和单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分别是这样说的:“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的铜”,“从倒在纸上的粉末里还可以看到有红色的铜生成”,“从实验看到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我们可以看到,浸在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面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而同样在此教材的第2页、第7页对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等实验现象的描述时是这样说的:“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红磷燃…  相似文献   

3.
CuCl_2溶液与Na_2CO_3溶液反应能生成绿色沉淀。这个沉淀究竟是什么物质?是Cu(OH)_2还是碱式碳酸铜呢?有人认为是Cu(OH)_2,但是更多的人则通过实验证明是碱式碳酸铜。本文拟从理论计算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CuCl_2和Na_2CO_3都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生成的Cu~(2+)、CO_3能发生水解。所以在CuCl_2。溶液中有水解平衡:  相似文献   

4.
一、掌握要求1.了解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的区别。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鉴别常见气体(如O2、H2、CO2、N2等)、盐酸与破酸及其可溶性盐和碳酸盐。3.能根据实验及其现象推断常见的物质。二、内容提要1.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的区别及依据物质的检验是指根据实验确定某物质是不是该物质;鉴别是根据不同物质的特征反应,通过实验将一组物质—一区分开来;物质推断是根据实验及其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变关系进行推理,判断未知物质中的物质成分。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特性和化学特征反应及其现象,是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的…  相似文献   

5.
1.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和溶解性等)为突破口进行推理.初中常见特殊颜色的物质有:①红色:红磷、铜、氧化汞;②红褐色:氧化铁、氢氧化铁;③黄色:硫磺、铁盐溶液;④绿色:碱式碳酸铜;⑤浅绿色:亚铁盐溶液;⑥蓝色:氢氧化铜、胆矾、铜盐溶液;⑦淡蓝色:液氧(固态氧);⑧黑色: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⑨紫色:高锰酸钾溶液;⑩紫黑色:高锰酸钾.2.依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特殊反应现象为突破口进行推理.[例1]A、B、C、D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右表所…  相似文献   

6.
张威 《职教论坛》2003,(2):42-42
培养职中生的观察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拟谈谈培养和提高职中生化学观察能力的几种主要方法。一、如何培养观察能力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如在《绪言》课演示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先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然后观察反应过程的现象;最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演示:①冰→水→水蒸气。②碱式碳酸铜→分解。让学生看物质的变化,分析不同状态物质的成分。特别注意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的改变,启发学生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成分的差异。引导学生对两组实验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解析:该题解题的突破点为H物质,由H为红色的金属可知H应该为铜,则B应为黑色的氧化铜,A为绿色的粉末且可以分解得到三种产物,其中一种是氧化铜,则A应为碱式碳酸铜;相应的无色液体C应为水,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反应物物料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了碱式碳酸铜制备实验的最佳条件是:Cu(NO3)2、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最佳反应温度为75℃。并将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在学生实验中试验和推广。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学生易于掌握、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13):140-141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不易取得好的效果,硫酸浓度、铜片的大小和反应温度对此实验影响极大。实验过程中生成的黑色物质常影响溶液变蓝的判断,必须对黑色沉淀物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_3、Cu(OH)_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上图中的F是__。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3)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和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每生成1摩D同时生成____摩E。  相似文献   

11.
1 吸附褪色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褪色:将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投入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里或滴有红墨水略显红色的水中,振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或溶液的红色变浅或消失了。这是因为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能把大量的气体或染料等微粒吸附在它的表面而使物质褪色,这属于物理变化。2 热分解褪色蓝色胆矾晶体受热分解为白色的无水CuSO4和H2 O ,原蓝色褪去。绿色碱式碳酸铜粉末受热分解为黑色CuO、H2 O、CO2 ,原绿色褪去。3 复分解反应褪色蓝色CuSO4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Zn或Al,振荡,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无色的ZnSO4 溶液…  相似文献   

12.
一、掌握要求了解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的含义及不同之处,正确运用所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二、知识要点物质的检验是给出某种物质,要求通过实验予以确定是否该物质。物质的鉴别是给出一组物质,依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将其中的物质—一区分开来。物质的推断是根据实验及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变关系进行推理,判断求知物质中所含成分。(-)检验、鉴别与推断物质的依据——物质的’性质1.物理特性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1)常见固体物质的颜色归类。黄色物质:硫黄;紫黑色…  相似文献   

13.
[问题情境] 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物质,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知道它是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请填空完善此探究实验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宋玉奎 《中学理科》2005,(10):79-79
【例1】用木炭还原CuO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试管中仍然有黑色固体.为确定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请你提出确定黑色固体的所有可能猜想,并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无机化学实验中碱式碳酸铜制备的改进方法。采用CuS04和Na2CO,为原料进行制备,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nCuS04/nNa2C03=1:1,T=60℃,终点溶液pH=8.5,静置48h,反加(硫酸铜溶液加入到碳酸钠溶液)。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RD等手段确定了该方法制备出了高纯度的碱式碳酸铜。  相似文献   

16.
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物质,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知道它是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请填空完善此探究实验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铜与浓硫酸热反应中黑色物质的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与浓硫酸热反应中黑色物质的成分山东邹县职工卫校(273500)樊振华大多数中等学校和高校无机化学教材都对铜与硫酸的热反应作了叙述,指明该反应为反应中生成的黑色物质,有人认为是CllO,3人认为是*uS、*u。S.为弄清其成分.我什做了实验:将Cll...  相似文献   

18.
现行初中化学全一册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一个难点。演示的成功率低,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反应速度慢,所需时间长;现象不明显。为了克服上面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1 实验操作步骤和装置11 制取氧化铜:取适量碱式碳酸铜于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至完全分解(课前准备,约需3~5分钟)。图112 将新制的氧化铜粉末与木炭粉(或活性炭粉)按11∶1的比例混合并充分研磨均匀装入试管中并按图1装置好。13 用酒精灯加热到试管内的混合物出现红热现象时,立即停止加…  相似文献   

19.
一、策略引入 推断题是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大、知识综合性强等特点.此类题主要以若干物质之间的反应及其转换关系为素材,要求根据题给信息(化学反应规律、常见物质的颜色、物质的性质、一些重要实验的实验现象等)进行推断,确定物质的成分,并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有效考查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20.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是中学阶段比较重要的一个反应,其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但在实际过程中实验现象与理论现象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大多数情况只能观察到黑色固体的产生,要想观察到产生银白色固体很难。分析该实验过程中黑色固体产生的原因,并实验探究黑色固体的成分,基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该实验的改进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