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路 《百科知识》2010,(13):4-6
美国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历时15年、耗资4000万美元创造了一些新细胞(人造生命)。这项研究的负责人J·克雷格·文特尔把世界上这一首个人造生命称为“辛西娅”(即“人造儿”)。其实,这个人造儿只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由这个基因组复制和产生了一些细胞,因此其本质是一种合成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制造了染色体(基因组),然后把这个基因组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肯定者说,这项技术或可用来制造特定的藻类,以净化导致气候暖化的二氧化碳,也可能为炼油厂生产新的碳氢化合物清洁能源。该技术有助于加速疫苗生产,以及制造新食材和化学物质。否定者担忧,这是取代"上帝"制造生命,违反自然规律。核心技术一旦被恐怖分子掌握,有可能创造出杀伤力巨大的超级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而他对这喧嚣的争论充耳不闻,一头扎进自己的实验室,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曾经与其他动物一样——衣不蔽体,食不充饥,四处漂泊,一不留神还会成为其他掠食者的盘中餐。然而,我们的祖先并不满足现状,他们不断地探索着这个星球,改写着人类史。正如尼尔·阿姆斯特朗在首次踏上月球时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人类逐渐取代其他动物坐稳食物链顶端的这把交椅,仿佛成为了"上帝"。近日,克雷格·文特尔和他的团队以丝状支原体的基因组为模板,创造出了人造细胞——辛西娅,又  相似文献   

4.
毛黎 《金秋科苑》2011,(4):127-132
在认识生命方面,美生物学家在实验室制造出了首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细菌。将8个由60个核苷酸组成的DNA片段,人工合成了实验老鼠的线粒体基因组。科学家称在实验室利用老鼠细胞培植出可分解毒素的人造老鼠肝脏,这标志着"订制器官"技术的进步;利用死鬼狒的皮肤细胞制造出了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最简人造细胞美国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设计并制造出最简单的人造合成细胞,是生命世界中基因数量最少的有机体,但依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2010年,该团队合成丝状支原体基因组,然后将其移植入一种细菌里,制造出被称为Syn1.0的合成细胞。这是在世界上首次制造合成生命,当时曾引起科学界轰动。现在,研究人员在首个合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I0011-I001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斯万森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形式的"零维"碳纳米管,科学家们未来或可用此制造出超薄的电子设备和人造细胞,研究发表在著名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7年12月2日报道说,旅行者1号探测器上搭载的一组推进器,在"沉睡"了37年后,于太空深处成功完成点火测试。这则消息把这个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重新拉回到我们眼前。旅行者1号是迄今飞得最远、速度最快的航天器,也是恒星际空间唯一的人造物体。虽然它飞出太  相似文献   

8.
金秋 《金秋科苑》2011,(4):149-151
2010年可谓科学和医学突破迭出的一年。德国医生宣布治愈了一名艾滋病患者;普莱西康制药公司研制的抗癌新药PLX4032在针对治疗黑色素瘤的早期临床实验中表现抢眼;另外,科学家首次制造出了"人造细胞"。  相似文献   

9.
在北极圈附近生活的居民易患忧郁症,自杀率、酗酒率均为世界最高,其主要原因是那里“长夜难明”,极夜笼罩下的人们倍感压抑。为此,人们一直盼望着能有一个人造月亮在极区上空高悬普照,帮助人们消除心理上的阴影。俄罗斯航天专家实施人造月亮试验计划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这已不是首次进行类似试验了。有人认为1993年进行的首次人造月亮进行试验,可与当年哥伦布乘木船扬帆驶向  相似文献   

10.
<正>"人造肉"已成为近年科研热点之一。不久前,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清食品公司首次成功利用牛肌肉细胞培养出块状的"人造牛排"。在培养过程中,研究小组向牛肌肉细胞添加维生素C,成功培养出成熟的牛肌肉细胞。研究小组还采用特殊的立体培养法,培养出细长的肌肉组织,然后通过特殊方法培养多层肌肉组织,制成长1厘米、宽0.8厘米、厚0.7厘米的块状肌肉。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04,(11):27
日本北里大学人造皮肤研究中心黑柳能光教授研制出一种新型人造皮肤,为重度烧伤及褥疮患者带来了福音。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重度烧伤及褥疮患者的皮肤损伤可达真皮层,即使进行植皮手术也很难治愈。黑柳教授研制的人造皮肤是一层由胶原和透明质酸制成的特殊海绵,海绵上附有志愿者提供的皮肤细胞。这种人造皮肤平时需冷冻保存,需要时解冻即可使用。人造皮肤附着在伤口上,海绵中的胶原、透明质酸及海绵表面的皮肤细胞能促进患者自身皮肤细胞的增殖及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后,部分海绵会被伤口吸收,而人造皮肤上原来附着的人体细胞会自然脱落。…  相似文献   

1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日前发布消息说,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活化石"中华鲟在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基地顺利破壳而出.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I0004-I0004
【搜狐科学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大自然是一位聪明的化学家,并不像仅在实验室烧瓶中进行冒泡反应,而是通过酶和核糖体等细胞机械式地逐步构造分子。目前,基于人造核糖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化学家能够赶上地球25亿年来的生物进化,纳米机械有朝一日将作为"蛋白质工厂",成功组装青霉素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虽然"人造物种"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生物学界已经是炙手可热的研究新领域。人造物种不同于克隆生物,它是将基因片断人为地重新组合,并培育成一个可以自我生存、繁殖的崭新生命体,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人为创造的新物种。科学家们表示,他们认为人造生命在本质上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第一,必须有一种薄膜型容器(细胞膜)来容纳细胞物质;第二,要能进行新陈代谢,即细胞结构内营养物质的补充及更新能力;第三,具有自己的基因,基因是细胞构造必需的生物学规则,它必须能够遗传给下一代,并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我调整,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公布一个可以称为人造物种的生物被成功发明,一切还都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而首先进入科学家视线的目标就是那些生命构成最简单的细胞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人造太阳"升空德国日前正式启动一项号称"世界最大人造太阳"项目的测试工作。这个名为Synlight的系统是由149个聚光灯组成的一堵近14米高、16米宽的灯墙,在聚焦点产生的光强相当于太阳光的1万倍。研究人员希望,新技术成熟后能为分解水制氢提供所需的高能量。"人造太阳"内的聚光灯使用了电影院常见的短弧氙气灯,当所有灯都打开并聚焦后,温度瞬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两颗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以后,报紙上經常出現这样的消息:“五日晨5点半鐘衛星飞过了西安上空……”、“六日晨5点鐘飞过北京……”。看来很奇怪,这样变来变去有沒有規律可寻呢?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向读者揭开关于人造衛星出现时间忽早忽晚、路綫忽东忽西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头10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基础上,21世纪10年代头2年,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造细胞进而人造生命的研究和千人基因组计划获得重大成果,纳米技术、激光技术和对反物质、暗物质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级计算机则首次突破了万万亿次大关。中国的超级杂交水稻产量和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计算速度位于世界前列;"嫦娥二号"的发射、"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交会对接和深海载人潜水、深地探测技术取得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智能足以击败任何机器。现在科学家正在努力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建造一个"人脑"。它意图把迄今发现的有关大脑的所有信息结合在一起,并在屏幕上复制它们,甚至达到单个细胞和分子的水平。如果这项工作取得成功,它将彻底改变人们对老年痴  相似文献   

19.
在经过了数十年的试验之后,科学家终于制造出了比世界上最稀有的宝石还耀眼的人造钻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头颅可以移植,猴头已有移植成功的例子,人头移植成功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有人提出:人的心脏可以人造,称为“人工心脏”,那么人的脑袋是否也可以人造,即“人造脑袋”是否可能造得出来? 其实,自从人造心脏问世,并在人体上作了植入试验以来,人造脑和人造脑袋,亦在美国开始研制了。70年代初期,美国斯坦福大学利尔德教授,仿照人脑的神经组织结构,又仿制出一个很简单的“人造脑”样品。他的办法是从刚死而脑神经元未坏的大脑中,取出许多神经细胞单独加以培养,让这些神经细胞离体后继续存活,甚至继续分裂繁殖。然后,再把若干个神经元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极简单的人造脑组织,具有记忆能力。这是世界上最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