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题目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图2为实验示意图。图3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相似文献   

2.
1.胚芽鞘感光部位、光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上图是一组燕麦胚芽鞘实验,每项实验处理方法不同,试分析在不同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图中的⑥将如何生长呢?明确了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则易答对“直立生长”。上图中的②虽然没有照光,但仍可以直立生长。其实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不影响生长。关于生长素影响生长的实验设计,也可以从上图中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含羞草受到震动时叶片下垂B.小麦倒伏后又直立起来生长C.植物根系向水多的地方生长D.植物幼苗向光源一侧弯曲生长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  相似文献   

4.
曾文俊 《中学生物学》2005,21(10):38-40
介绍了组织学生成立课题组,利用玉米胚芽鞘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不同颜色的光对胚芽鞘的影响、胚芽鞘的向光性与什么部位有关、尖端是否产生某种物质促进生长、生长素发现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真叶生长的因素,为再现鲍森·詹森的实验提供参考。实验发现:1~2.5cm的小麦胚芽鞘切除尖端后真叶长出胚芽鞘的长度随胚芽鞘初始长度的增长而增加,小麦胚芽鞘切除尖端后暗处理过程中真叶的生长可能与种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光照会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的含量及其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从而影响胚芽鞘的生长.温特的燕麦胚芽鞘实验是联系光照与生长素关系的重要例证,当用相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处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时,其弯曲角度与环境条件中的光照条件的关系如何?本文对该问题以及去除胚芽鞘尖端后内源生长素的变化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文献概述.  相似文献   

7.
章杨  洪志  曾文俊 《生物学教学》2003,28(11):25-25
1 问题的提出作为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 ,这次参加玉米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研究中 ,发现“去了尖端的胚芽鞘还伸长生长” ,而不是如《生物》课本 (试验修订本 )中所讲的“不生长” ,是我们的实验存在问题还是课本中的讲法不正确呢 ?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进一步进行了研究。2 材料用具实验记录表、直尺、玉米种子、沙土、水槽、小花盆、纸盒、台灯、剪刀、数码相机等。3 研究过程3.1 将浸泡一天的玉米种子播种下去 (为使实验能重复进行 ,每天都播种一批种子 ) ,置于 2 5℃左右的恒温箱中 ;约需 4天根长至 1cm左右 ,6天左右胚芽鞘开始长出 ,7…  相似文献   

8.
有关不同条件下胚芽鞘如何生长的问题,是考查学生辨证思维的好题材,又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对这一类问题常常感到晕头转向,甚至束手无  相似文献   

9.
胡玉 《考试》2003,(3):37-39
有关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及燕麦胚芽鞘各种实验(生长素产生部位、生长弯曲部位、感光部位等)和动物生命调节中神经与激素调节途径问题,是高考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辉军 《生物学教学》2002,27(12):32-32
研究性学习 ,就是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 ,通过实验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 ,得出结果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现介绍研究性学习案例两则。1 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实验研究1.1 实验材料(1)选用 4粒玉米种子 ,把胚根位置以四种不同方向种入竖直的琼脂培养皿中 ,观察根的生长情况。(2 )选用胚芽鞘长出不久的盆栽植物横放 ,观察根的生长情况。(3)选用两株长势相同的盆栽植物倒置 ,观察根的生长情况。1.2 实验方案实验一 :探究植物种子以不同方向种置根如何生长 ?实验二 :探究在重力作用下 ,横放植物根如何生长 ?实验三 …  相似文献   

11.
1.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胚芽鞘的向光弯曲生长能说明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双重性②望梅止渴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键联а-萘乙酸的高吸水性树脂PVA-NAA-H进行了土壤中的吸水性能、保水 性能、土壤容重以及不同PVA-NAA-H浓度下小麦萌发率、小麦幼苗根芽和胚芽鞘生长的研究 ,同时进行了盆栽小麦幼苗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PVA-NAA-H在土壤中具有吸水性和保水 性,可降低土壤的容重,10mg/1-20mg/1的水份散体中能明显提高小麦的萌发率,促进小麦 幼苗根芽和胚芽鞘生长.  相似文献   

13.
李五顺 《生物学教学》2006,31(12):50-51
植物的激素调节(内容见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一节内容中,胚芽鞘在给定的条件下如何生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原因是决定胚芽鞘生长方向的因索较多.这些教材虽有涉及但并未详细介绍。教学中,本人把胚芽鞘的处理方式归结为“插云母片型、截尖放生长素型、套帽型”三种类型,并把它的生长方向与单侧光的关系总结为简单易理解的几句口诀,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原题 (见人教社新教材P .87第 3题 ) 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 3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 ,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 ,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 .a不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B .a向右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C .a向右弯曲、b不弯曲、c向左弯曲D .a向左弯曲、b不弯曲、c向左弯曲查看《教师教学用书》 ,参考答案选A。结果真如此吗 ?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长梅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我曾多次做该实验 ,其结果都与参考答案相异。所做实验过程概括如下 :选择充实饱满的小…  相似文献   

15.
1达尔文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四个经典实验在探究植物向光性过程中,达尔文曾经做过具有开创性的四个经典实验(图1)。达尔文根据所做的实验,得出下列结论: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是弯曲部位。达尔文当年根据实验现象还提出猜想:单侧光照射,可能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生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后来的许多科学家正是根据达尔文的猜想,不断设计实验,展开接力棒式的反复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种子为研究材料,以硝酸铅(Ⅱ)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模拟重金属铅(Ⅱ)污染的严重程度,采用培养皿来观察不同铅(Ⅱ)胁迫,对小麦萌发情况的影响.通过为期10天的实验观察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铅离子浓度对小麦萌发的影响是浓度在3 mmo L/L能显著地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另外伴随着硝酸铅离子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萌发后胚芽鞘的长度被明显的抑制,同时这一因素也会使小麦须根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并发生明显的异样.研究结果为陇南地区铅矿污染的基本农田中小麦的种植及生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小麦种子为研究材料,以硝酸铅(Ⅱ)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模拟重金属铅(Ⅱ)污染的严重程度,采用培养皿来观察不同铅(Ⅱ)胁迫,对小麦萌发情况的影响.通过为期10天的实验观察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铅离子浓度对小麦萌发的影响是浓度在3 mmo L/L能显著地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另外伴随着硝酸铅离子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萌发后胚芽鞘的长度被明显的抑制,同时这一因素也会使小麦须根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并发生明显的异样.研究结果为陇南地区铅矿污染的基本农田中小麦的种植及生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玉洁  薛莲 《生物学教学》2003,28(12):31-31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实验 7.1是“探究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实验利用萘乙酸羊毛脂软膏处理大豆幼苗胚轴 ,观察对其生长的影响 ,详见第 5 4页。经过实际操作 ,笔者认为 ,教材所介绍的方法在中学教学中难度较大 ,不易操作 ,为此我们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 ,以期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原理 :吲哚乙酸 (或α -萘乙酸 )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 ,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把小麦胚芽鞘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可以促进胚芽鞘的伸长。本实验通过测量浸泡处理后胚芽伸长的长度来定量地反映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材料 :发芽的小…  相似文献   

19.
针对酸雨及Cl1- 、SO32 - 、Ba2 +、Pb2 +、Mn2 +等离子分别对叶生红酵母 (Pinkyeasts)生长的影响。利用含不同浓度各溶液对红酵母的生长进行干扰培养 ,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显示 :酸雨及各不同离子对红酵母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酸雨酸性越强 (pH越小 )对红酵母生长影响越显著 ,重金属离子对红酵母生长比较显著 ,而Cl1- 、SO32 - 影响较弱一些  相似文献   

20.
陈俐 《生物学教学》2001,26(12):14-14
“生长素”是高中《生物》(必修本 )第四章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节的中心内容。本节包括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个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常存在以下问题 :①不能正确理解向光性原因 ;②将果实发育与果实成熟混为一谈 ;③把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双重性绝对化。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相应改进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介之。1 如何理解“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1.1 存在问题 以练习一为例 :将云母薄片纵向插入胚芽鞘尖端 ,右侧给予单侧光照射 ,则胚芽鞘如何生长 ?学生常错答成 :弯向光源生长。理由是尖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