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利用将是未来几十年图书馆战略重构的有效有段之一。空间重塑面临多种选择:"书"的空间与"人"的空间、功能空间与公共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与学习共享空间。这种选择将影响和改变图书馆空间和图书馆服务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现代图书馆提倡依据"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观点进行建设,图书馆建筑作为图书馆的主要载体,在实现人文关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论述图书馆建筑及环境对人的影响,阐述了图书馆建筑应具备的人文特点,以及通过图书馆建筑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自我实现,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认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曾经设计过天安门观礼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等建筑的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也提倡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他指出:"设计要以人为本,任何建筑,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当代建筑师设计建筑作品的基本思想和出发点。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作品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在很多作品的设计中体现了出来,这使得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思想。下面我将从人的情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图书馆设计、医院设计和住宅设计这四个方面阐述建筑设计中是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环境、外观建筑,室内设计等方面对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进行了简单分析,指出了实用为主的建筑指导思想,以及在设计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方便读者的设计理念,希望新图书馆能够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理念在21世纪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服务、服务的对象以及提供服务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四大要素,本文就"以人为本"理念在21世纪图书馆的应用展开论述,对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展开丰富的想像空间,强调了"以人为本"理念的丰富内涵,以及对读者、图书馆从业人员实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建筑规划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曼 《现代情报》2006,26(10):111-112
图书馆的建筑是功能性较强的建筑,其设计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设计是否满足图书馆的基本功能.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主要建筑之一,是反映学校学术氛围的一个重要标志.纵观图书馆建筑规划的发展历程,无论新时期图书馆的设计风格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以人为本”的思想都应始终贯穿于图书馆的外观设计、内部规划等各个方面.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使图书馆建筑规划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打造"三绿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人本理念与绿色图书馆发展的关系,从"建筑、服务、管理"三个方面出发研究绿色图书馆怎样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建设以信息服务咨询为服务宗旨的"三绿"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建筑在处理内外环境的设计上,不仅要注意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而且要考虑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与融洽。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是由各种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两部分组成.布局时应根据图书馆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空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设计也在顺应时代要求发展。从"以人为本"、"艺术美感"、"人工智能"三个方面阐述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对其古今融合的建筑理念:馆人合一、地域特色、以人为本、开放式空间、现代的人文设施、绿色生态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应符合21世纪图书馆建筑特点,即以人为本、技术先进、多元思维和开放灵活。使其既渲染出书院清新高雅的气氛,又能体现出简洁,高效,适用这一信息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现代图书馆建筑园林绿化协调的必要性以及空间利用的分析,提出了园林绿化是现代图书馆建筑装饰重要手段的现象,旨在为读者创造舒适、宁静、雅致的学习空间的设计理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图书馆阅览室中运用人体工程学理论,引入"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设计具有人体工程学思想的阅览室系列家具陈设、阅览室环境营造以及空间划分的功能区域优化阅览室环境系统,争取为读者和馆员提供一个更加舒适、高效、美观的学习及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星巴克的服务介绍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并基于图书馆"第三空间"的建设和应用,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第三空间"服务应广泛在社会中推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文观念的改变,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现代审美观出发,对图书馆的内外部空间进行另一层次的认识,针对这一特殊的建筑空间,提出了有价值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整体布局、建筑的智能化和现代化、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等方面,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新图书馆,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在设计中一项颇为困难的工作就是处理好空间环境因素在建筑中影响及应用,这是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核心作用。只有"以人为本",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才能使建筑更为有效合理地为人服务,使使用者在其中得到舒适的享受,从而更为有效地工作、学习和休憩。所以如果能理解空间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就能运用其规律来帮助我们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18)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及社会文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舒适度与和便捷,从而各种人性化设计随之出现。再加上我们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是多维的,人和建筑会和植物一样要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过去的那种固定的关系、直线化的、平面化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和建筑空间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概念建筑是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属于现代,更加属于未来,因此概念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各种角度分析概念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奇妙的构思都从建筑图纸上跃到了真实的生活当中。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是不可能的建筑都相应的产生,我们结合人们的心理因素,通过对其整体造型、色彩的运用、功能分区、照明以及绿化设计等诸多角度来分析概念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了解科技的发展,结合创新思维,更好的表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未来的建筑不管是建筑造型还是内部结构,都需表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概念建筑的研究,设计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使得"人性化设计"深入人心,最终建造出更加出众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9.
网络化建设和图书馆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两个方面,如何解决未来图书馆在设计、建筑中体现图书馆更多功能的综合性配置,建设符合网络化发展要求的图书馆建筑体,立视现实,新馆建设须预留空间为行业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网络化建筑和图书馆已是当今图书馆工作者所西临的显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丽华 《今日科苑》2009,(18):294-294
本文从图书馆的建筑、装饰和馆内设施角度闸述了图书馆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吸引读者的图书馆,从而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