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在研究深化出版改革时认为,认真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关系到出版工作的声誉,并将直接影响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决定从1989年起,设立“长白山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会”,筹集有效资金,资助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在学术著作出版的重要性上有了共识,党和政府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扶持学术著作出版,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有力地促进了学术著作出版繁荣。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盾到,“学术著作出版难”这一学术界、知识界持续了多年的热门话题仍在继续,“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认为  相似文献   

3.
协作出版业务是在1984年最先由地方的几家出版社试办起来的,初衷是要为部分地解决学术著作出书难提供一条补充的渠道。但从两年多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近来很多出版界的同志反映,协作出版的实际效果已与初衷相悖,一些出版社违反规定,拿畅销书搞协作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学术著作的出版曾经有过它的辉煌时期。但是,后来出现了“出版难”的呼声。当中国经济实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候,出版社逐渐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学术著作出版难的呼声更加高涨起来。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同其它出版行业相比,学术著作出版商面临的问题较多,日子不好过。尽管如此,还是有大批人员热心于学术著作出版,对学术著作出版进行投资,这是由学术著作出版的特性所决定的。学术著作出版既有令人悲观的一面,又有令人乐观的一面。一方面,学术著作出版物成本高,发行量小,且发行周期长,因此,学术著作出版商是在没有把握收回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投资的,经济风险很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学术著作出版物又是各种学术研究的结晶,在社  相似文献   

6.
一、学术著作出书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了我对10年来的出版改革,没有全面的了解,说不出总括性的评价。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总结10年改革,似乎都离不开“成绩不小,问题不少”这个二分法的公式。从我所在的商务印书馆来看,与其说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毋宁说学术著作出书难的问题是更为突出了。我感觉我国改革的理论准备很是不够。报刊上有关改革的理  相似文献   

7.
对解决“出书难”的一点思考徐兴旺“出书难”,尤其是学术著作出版难,是当前出版界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出版社要压缩品种,优化选题,保证重点,多出有一定思想深度和艺术质量、具有文化积累意义、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长命书”...  相似文献   

8.
学术腐败的根源在哪里?从个体看,当然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的道德的失落、急功近利的物质追求有关,但是从整体看,应该说学术评价体制的不健全,为那些蝇营狗苟之徒提供了“用武之地”,尤其是一些出版单位出于利益的驱动,为他们提供了“精神”转化为“物质”的“成果”,客观上起到了为虎作伥、呐喊助威的作用,应引起全体出版人的警惕。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来,为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出版界开了“协作出版”的先河,继之发展为买卖书号,而且愈演愈烈,竟然发展到不问学术质量如何,只要肯于出钱,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学术糟粕变成精华。本来“协作出版”是为了使那些读者面窄的高深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版事业跨入了一个加快改革步伐的时代。和各行各业一样,我国出版业也处在大显身手的时代。我们将要在年出版新书9万种、60亿册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图书质量,优化图书结构;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版体制,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我们要不断地实践、总结,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新局面。在深化改革,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过程中,加强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是一个应予特别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学术著作出版  相似文献   

10.
优秀学术著作出版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与探索学术著作是众多类别图书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即相比较而言,学术著作的社会效益要显著地大于其经济效益,学术著作的印数(确切一点应该是发行量)一般都很难达到图书盈亏平衡点的量,因此只能是“亏本”经营。而且,从选题策划到图书营销,整个出版流程,学术著作的操作难度也比较高。产生上述困境的原因一般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优秀学术著作的选题比较难发掘,从而减少了出版机会;即使能发掘到好的选题,从作者撰写、修改书稿到图书出版,周期也相当长,从而降低了出书频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出版社(主要指有工作量指标考核的出版…  相似文献   

11.
现在出版界的有识之士,要求图书出版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学术界也在呼吁要解决学术著作“出书难”的问题。这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各开治疗病症的“药方”。我觉得我们出版界的领导人和广大出版工作者思想上应该明确,要贯彻中央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出版方针和出版工作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的原则,就必须使图书出版有一个合理的结构,不然贯彻执行中央的出版方针和原则便只是一句空话。近两年来,有些出版社的图书出版结构,出现了很不合理的情况。一些格调不高、内容不健康甚至有害的图书大量出版,而大量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学术著作却不能出  相似文献   

12.
学术著作出版是知识积累和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出版学术著作的社会效益要显著大于其经济效益。但出版实践中,学术著作出版成本较高,以致起印数很难达到图书盈亏平衡点的印量;即使起印数人为设定到盈亏平衡点印量,但因其读者群相对狭小,大量学术著作长年在书库中被束之高阁。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学术著作出版大多是“亏本买卖”;从生产运作角度看,学术著作的出版周期较长,既提高了出版成本又延误了其学术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学术著作出版是知识积累和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出版学术著作的社会效益要显著大于其经济效益.但出版实践中,学术著作出版成本较高,以致起印数很难达到图书盈亏平衡点的印量;即使起印数人为设定到盈亏平衡点印量,但因其读者群相对狭小,大量学术著作长年在书库中被束之高阁.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学术著作出版大多是"亏本买卖";从生产运作角度看,学术著作的出版周期较长,既提高了出版成本又延误了其学术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对于相当多的读者来说,学术类图书有很独特的价值。然而不可否认,多年来,学术著作的出版仍然存在各种制约和困难,特别是在中国当代出版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据记者采访了解到,出版基金对学术图书来说是很重要的支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术出版基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的价值取向除了社会效益外,还有必须的经济回报.没有直接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低下的选题通常不被出版企业看重.学术著作正是这种直接经济效益明显偏低的出版选题.学术著作出版难正是市场经济的这种价值取向决定的.因此,建立某种必要的投入机制,弥补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不足,应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学术著作出版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于薇 《现代出版》2000,(2):27-28
由于性质使然 ,大学出版社的任务之一就是给大学老师出版学术著作。然而 ,如今学术著作的征订数量少得可怜 ,很少能达到正常的开机数 ,假如不顾这种现状强行出版 ,就有可能在经济上拖垮大学出版社 ;而要是完全拒绝这类书的出版 ,又不符合建立大学出版社的宗旨。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 ,如果能积极挖掘学术著作中的市场“含金量” ,出版这类作品不仅可以做到不亏本 ,还可以做到有所赢利。一、学术著作需不需要考虑读者面的宽窄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 ,写作时很少有人能想到读者面的宽窄问题 ,而作为编辑 ,这个问题却必须加以认…  相似文献   

17.
我面对着一位山东女子——山东科技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王为珍。她在倾诉,她在歌唱: 学术著作出版难,是目前突出的问题,主要是赔钱太多。学术著作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出好学术著作是国  相似文献   

18.
自费出版(本文将供稿一方出资的出版方式,如协作出版、补贴出版等统称为自费出版)实施多年来,一方面因其有效地整合了社会出版资源,为缓解学术著作出版难的矛盾发挥了独特作用而受到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的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并容易与"卖书号"扯上关系而受到非议.孰是孰非,是留是存,在当前出版转制大潮涌动的形势下急需给以明确的回答.本文拟对其利弊得失浅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术著作出版难,出路何在?这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的热门话题,正在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目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从总体上看,还束缚在“曲高和寡”的传统思路  相似文献   

20.
出书难,出科学学术著作更难,这已成为当今知识界的一致感慨!原因在哪里?出路何在?一时间众说纷纭。然而,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往往胜过上千句空泛的感叹或许诺。1988年6月,重庆出版社决定:首次拨出100万元专款,设立“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40部在国内外具有第一流水平的专著。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该社邀请了钱伟长、费孝通、周光召、于光远、马洪等21位著名的科学家、专家,组成了该出版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