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白鹿原》中塑造了三类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她们不同命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几千年女性走过的曲折道路,同时也验证了女性解放必须与社会解放融合在一起,方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五十多年变迁的神奇史诗,也塑造了众多生活在男权宗法世界里的女性,她们与男人们一道共同构建了"白鹿原"。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视角来观照《白鹿原》的女性形象书写,分析作品中女性形象,解读作家性别立场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白鹿原》是一部以男权社会为主要背景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彻底脱离传统的男性创作视角和文化背景,文中大部分女性形象都以悲剧命运收场,很难表达出自身的个性。但正是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促使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沉郁而又厚重的写作风格,从侧面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苦难生活的同情之心。本文主要从田小娥、白灵以及吴仙草三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陈忠实该作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在《白鹿原》中,女性大都依附于自己的男人,很少有独立的个性。但是,田小娥、白灵、鹿冷氏三个女性却足以让我们对《白鹿原》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进入心灵世界。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三位女性人物的灵魂,并从性心理的角度对三位女性人物形象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白鹿原”:一个神秘的世界张林生当各种新潮小说相继拥向当代文坛,让人目不暇顾跟踪不及时,出人意料,年逾五十的老作家陈忠实,为我们捧出了一部沉甸甸的《白鹿原》。《白鹿原》似一曲质朴的歌谣,吟唱着土里土气的民族的声音、《白鹿原》似一幅乡间的水墨画,勾勒着...  相似文献   

6.
封建宗法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 ,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白鹿原》从众多女性命运出发展现这一角度 ,揭露了在白鹿原这一典型环境中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迫害 ,进而揭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辨证关系。通过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不同厄运 ,让作者从笔下流出了辛酸的眼泪。  相似文献   

7.
作为同样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著作《百年孤独》和《白鹿原》,讲述了东西方土地上漫长的家族传奇史。作品中的女性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却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悲剧。本文将从情爱与道德、孤寂的人生选择、以及女性的自主反抗意识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许官智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110-115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描写了一帮男权代表人物和被他们压迫的女性的恩怨纠纷。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受到残酷的压迫,她们被当作"货物"和"工具",甚至被异化为男性的帮凶,生活和生命都遭受严重摧残,整个白鹿原也在男权意识的统治下上演出一幕幕的女性悲剧。然而残酷的压迫也必将带来人们的觉醒,在女性的反抗中,我们终于看到了女性走上真正自由、独立的道路希望。  相似文献   

9.
封建宗法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白鹿原》从众多女性命运发展现这一角度,揭露了在白鹿原这一典型环境中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迫害,进而揭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辨证关系。通过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不同厄运,让作者从笔下流出了辛酸的眼泪。  相似文献   

10.
与其把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短篇,1979)、《方舟》(中篇,1981)、《祖母绿》(中篇,1984),看作是对女人故事的叙述,对女人、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不如把它们当作张洁女性问题思想的形象表述。事实上叙述者张洁与她的人物形象始终处在同一思索、探求和前进的层面。承接“五四”新文学史上丁玲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张洁走向了女性精神建构层级。在张洁小说里,我们能读到女性充满智性思辨的自我定位、自我人格价值认定。与丁玲们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依赖外部社会环境重大变迁而多少有点类型化不同,在张洁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就充满了对自我完善、自身解放的自觉,从而,她仃1有强大的承担社会、命运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正>陈忠实的《白鹿原》自问世以来,影响甚大,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及其命运的描写,在展现作家女性观念的同时,也在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女性从依附到觉醒﹑反抗的历程。一﹑埋在地下的花儿小说开篇提到:"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娶过七房女人。"然而前面六个都是一闪而逝的,白嘉轩对她们仅存的只有肉体上的记忆。西原上巩家村巩增荣的头生女儿,刚过十六岁生  相似文献   

12.
《自鹿原》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历史小说巨著,小说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为背景,真实地展示了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小说中塑造了田小娥、兆鹏女人、白灵等悲剧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传统文化冷漠残酷、灭绝人性的一面。作者以他对旧时代女性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的深刻把握,在对封建传统文化弊害的深切反思中,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围城》让我们看到了钱钟书先生对世态人情深刻的洞察力和锐利的穿透力。小说通过对几个女性的婚恋家庭观念的深刻描述,透视出了在男权文化环境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这一更深层的东西。本文围绕《围城》中几位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钱钟书先生对女性的角色困境、情感困境、孤独心境所做的透彻揭示。  相似文献   

14.
《来来往往》是当今著名女作家池莉的代表作。作品讲述的是三个女人和一个由工人慢慢变为成功商人的男人之间的感情故事。作品主要反映了在80年代中期改革的浪潮中,每个人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相互形成的冲突。《来来往往》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许多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也改变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以一个经济力量悬殊的家庭背景展开故事,在描写了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的同时表达了人在不同环境下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尊严。另外这部作品还深入女性内心世界,用一幕幕生活中常见的戏剧形态表达了女性新时期的思想萌芽,在充满迷惑的世界中慢慢觉醒和改变自身的女性意识。本文就《来来往往》中女性意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拉里·麦克默特里写作的小说《孤独鸽》刻画男性拓荒者野性的生活状态的同时也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批出彩的女性形象。小说中的女性在受到压迫时奋力完成了对生存空间的突围。本文将梳理小说中对女性身体空间、家庭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刻画,并探究《孤独鸽》女性空间书写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毕飞宇一直被认为是当代男作家中最关注女性命运的人。无论是在他的城市题材小说诸如《哺乳期的女人》《林红的假日》,还是在他的乡村题材小说诸如《玉米》《平原》等小说中,他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独特的生存状态。在代表作《玉米》系列小说中,毕飞宇重点书写了权力话语逐渐植入下的女性的生存经验。他笔下的女性也逐渐有了对男性的妥协,有了对生存环境的不满和出走,有了对权力的追求。女性作为毕飞宇小说中的弱势群体,其个体生命的困境成为作家反思和启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阅读《白鹿原》和《百年孤独》两部经典著作,对著作中多名女性角色的比较和分析,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两部小说的思想和理念,构建一个多元、互补和平等的社会关系,消除二元对立,对于促进女性健康、建构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最盛行的时候,安妮宝贝出现了。从1998年开始,她在网络发表多篇小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合集《告别薇安》。此后,陆续出版《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以及《二三事》、《清醒纪》、《莲花》和《素年锦时》。2011年8月,出版了最新的长篇小说《春宴》。她的小说大多围绕都市中的女性来写,以惨烈的基调冷静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命运类似的都市女性。"都市"与"女性"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元素,被安妮宝贝自身独特的感受与视角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现了现代都市中很多人在思想与生存上的困惑。本文主要从安妮宝贝的众多小说中故事入手,来分析在其小说中"女性"与"都市"的相互渗透和制约。  相似文献   

19.
电影《白鹿原》以田小娥为叙事主线,导致小说厚重的民族历史主题被消解。导演的美学风格、影片的情色商业性、碎片化的时代及叙事的正确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此种消解,也是影片女性叙事策略选择的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论池莉小说《所以》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意识是池莉小说的内质,在《所以》中,她继续关注着女性命运和两性关系。在这部小说中,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中国当代女性的成熟过程,构建了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世界。文章试图分析池莉小说《所以》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