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对具有良好思想行为的学生进行表扬,对犯了错误和存在不足的学生提出批评,是班主任工作中常用的方法。表扬作为对学生的一种好评和赞美,既标志着班主任认可的一种价值取向,又指明了学生今后言行所应遵守的尺度、标准,可以起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在小学里普遍用得较多的是表扬,班主任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恰当地运用表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太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听的好话,不喜欢听恶言.”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的一句话.一个大作家也曾经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可使他保持两个月的好心情.”是啊,他人一句诚挚的赞赏之辞,既可让我们的心情舒畅,又可成为推动我们再创佳绩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陈艳霞 《快乐阅读》2013,(10):48-48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易的,老师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可见激励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优点,帮助其树立自信成功需要自信。在平时教学中,我总会碰到一些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没有积极性。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课堂上组织的朗诵、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也从不主动参加,不敢去尝试。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易的,老师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可见激励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优点,帮助其树立自信成功需要自信。在平时教学中,我总会碰到一些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没有积极性。课堂上,从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课堂上组织的朗诵、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也从不主动参加,不敢去尝试。自信的缺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言语激励、神情鼓励、随机点拨去启示学生。教师的激励性言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励性言语行为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心理需要,同时也能增强教师的教育魅力。一个人受激励而改过,相对比较容易,受责备而改过,  相似文献   

6.
一、不要说教,要真诚的倾听 一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总喜欢站在自己永远正确的立场上,总喜欢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发号施令”地教育,而不喜欢听学生的心声,不喜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需要倾听,倾听学生的快乐与痛苦,倾听学生个性的表白。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爱上语文”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几天让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演讲比赛,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们明白朗读的含义,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体验感悟朗读的魅力。学生边看视频边赞叹,他们听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听的是那样投入,那样痴迷,过去不爱诗歌的,现在也喜欢了诗歌,过去不喜欢作文的,现在也喜欢上了作文,过去不知道读为何物的,也喜欢上了朗读。我们常说语文枯燥乏味,我们常说学生不喜欢语文,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老师要负很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从事数学教育才一年,便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为什么呢?因为与物理相比,数学课上听不到滴答的秒表声,听不到嗡嗡的音叉声,更听不到仿真马达的咔哒声,而与化学相比,数学课上看不到斑斓的色彩,看不到翻动的泡沫,更  相似文献   

9.
针对所听三节一年级语文课.对学生听课表现作如下记录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有的学生不喜欢倾听。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影响.小孩子表现欲强,自我意识浓。因此,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  相似文献   

10.
在十几年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我发现教材中的很多歌曲学生是很喜欢的,也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是教材中有个别的歌曲学生是不喜欢唱的,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非常厌烦的神情;而当我在声乐小组或课余时间教学生唱一些课外流行歌曲时,学生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音乐课上不认真唱歌的学生也来音乐室凑热闹。在这种情况下,我便尝试着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课上教流行歌曲不会那么容易被社会接受。其实流行音  相似文献   

11.
针对所听三节一年级语文课,对学生听课表现作如下记录:从上表可以看出: 1.有的学生不喜欢倾听.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影响,小孩子表现欲强,自我意识浓.因此,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 2.一部分学生不会倾听.课堂上,学生虽然"两手放平坐端正",表现出很认真听的样子,可问他们对刚才老师或同学的发言有什么看法时,他们会惊慌失措,不知从何谈起.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来自兴趣。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生好动、好问、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因此,他们也喜欢游戏,喜欢各种生动有趣的图片.喜欢听童话故事……小学生学习注意力虽然不容易集中,但容易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东西所吸引。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来自兴趣,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生好动、好问、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因此,他们也喜欢游成,喜欢各种生动有趣的图片,喜欢听童话故事……小学生学习注意力虽然不容易集中,但容易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东西所吸引.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学生在教室坐好了等老师上课,我喜欢学生听讲认真、大胆发言,我喜欢学生的作业干净、整齐,而这些正是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决定命运”,每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无不渗透着习惯的影子。  相似文献   

15.
一、让语音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话,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其实都喜欢听别人抑扬顿挫的讲话,喜欢听别人疏密相间的发音。富于变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而用完大音量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到更感兴趣。有时教师讲话速度极慢,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重视,也有时说得极快,同样也是引起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有三种教师:第一种是学生因为他的存在而愉快、开心;第二种是学生因为他的存在而痛苦、拘束;第三种是学生没感觉他的存在。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中医学上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和痛苦,都是因为师生不“通”。一般来讲,学生情感生活不能接受你,就不能接受你的教育;学生不喜欢你,也相应不喜欢听你的课。教育的前提——师生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喜欢听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二是很多音乐教师把古典音乐捧上天,而大部分学生却喜欢听流行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运用新的音乐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培养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一个能力高的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表现是怎样的呢?体现在教学上,教师与众不同,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对学生有启发,非常敬业也就是喜欢自己的职业(喜欢教学),等等。体现在育人上,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让学生感到自己被爱,给学生充分的尊重,不让学生难堪,经常对学生微笑,从不对学生大喊大叫,等等。相反,学生不喜欢的教师所具有的品质正好和学生喜欢的教师相反。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各级赛课活动相继展开,笔者一直参与各级赛课的评委工作,在观摩时,常常听学生这样谈论老师:“我特别喜欢某老师,听他的课也饶有兴致;不喜欢某老师,他的课像催眠曲。”的确,一天要连续听6至8节课,有些课听得淡然无味,打不起精神,  相似文献   

20.
争官记     
有的人喜欢读书,有的人喜欢听歌,有的人就喜欢当“官”,别说,这小小的芝麻官还挺神气的,可当起来也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