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村和小城镇富余人员纷纷走出家庭、走出家乡,到外地打工或寻求更大更好的发展。将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乡——交给老人或亲戚。这就造成了我国当前大量的留守学生的出现。数量巨大的不稳定、不成熟群体在  相似文献   

2.
所谓“留守学生”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经商,将子女留在家里跟随老人或亲戚朋友生活,在家乡接受教育,从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技工学校的留守学生相对中、小学的留守学生年龄较大,家长认为孩子衣食完全可以自理,所以“留”得更放心。但大多数技校留守学生的“守龄”都较长(最长的达十多年),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往往比中、小学的留守学生更难管,更需要关爱。  相似文献   

3.
李善君 《考试周刊》2007,(37):30-31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独特的问题,"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广大"留守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探究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人口素质。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李润 《甘肃教育》2020,(6):29-29
留守学生占当前农村学生的比重较大,具有群体性和普遍性等特点,如果不重视其教育问题,对整个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一、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向100名农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留守学生心理及行为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家长外出务工时间较长,致使较多家庭监护空白或方法不当,且当前监护人身份特殊,家庭教育和管理不足,其中以父母同时外出务工型留守学生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乔景柱 《下一代》2012,(8):17-18
留守学生往往由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不到位或家庭监管缺位,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厌学、弃学、生活习惯不良、行为习惯差等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竹溪县城关中学为促进教育公平、公正,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多渠道的做好留守学生的管理工作,为留守学生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到外地经商、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让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或托给亲属(他人)照顾,从而出现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本文针对留守学生数学学习实际,在分析其学习障碍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对策。一、学习障碍成因分析1.家庭原因。留守学生大多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他们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他们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学生自觉性差、纪律性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到城市打工,于是把孩子委托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照看,就形成了大批的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与教育,在学校违反纪律,学习成绩不好,成为学困生,因此,留守学困生也成为当前农村教学的一项棘手问题,这需要教师、家长给予这些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曹志坚 《广西教育》2009,(22):34-34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外出打工后,被遗留在家乡的儿童,他们或独自生活,或由祖辈、亲戚托管。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在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呢?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学生的成长与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乏父母关爱,隔代教育和代养教育也力不从心,很容易产生性格发展不健全、感情脆弱等问题。留守学生的教育需要老师和监护人的共同配合,齐抓共管,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不外出打工,孩子成为失学儿童。"著名导演田纪珍这句话道出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尴尬,也道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必然性。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活艰辛。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由于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25):147-148
当前,随着社会的变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学生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一个难点。笔者在农村中学多年带班主任,一直关注农村留守学生问题,首先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现状进行调查,找出问题,然后通过主题班会、学生活动、建立重点帮助学生档案等方式寻求促进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对策、方法,获得班主任管理和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部分学生的父母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被迫将子女交与父母一方或者长辈、亲友、以及孩子自己生活在家乡,这种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守学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一些留在家乡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便成了留守学生。由于与父母长期缺乏沟通,一些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中存在不少的不良习惯与行为。为了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增进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出通过书信架起双方的情感交流。通过书信交流,使留守学生倾吐自己对父母的爱,同时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学生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为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提供依据,笔者对河南省部分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学习成绩不同的留守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金忠元 《考试周刊》2015,(12):166-167
<正>近年来,我县农村青壮年到外地城市务工的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各级关工委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农村初级中学中留守学生日益突出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资料法等,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体育影响因素,得出留守学生由于受学校师资、教育观念、体育场地器材,以及监护人基本素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导致留守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得不到保障的结论,并依据结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了城乡差距过大的现象,于是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因此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呵护,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以及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当前农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学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合理导致教育效果不太良好,我们应该正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应对策略和措施,促进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形成的一个独特群体,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和英语学习特点,提出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结对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提高,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学院的管理,以及高职学生自身专业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同时,也为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开家乡做生意或打工赚钱,外出做生意或务工的家长考虑如何赚钱,摆脱家庭贫困,尽快步入小康生活,这是好事。而在他们的身后,一个个“空巢”家庭和随之而来的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不仅引发诸多家庭危机,而且已成为社会焦点。“留守学生”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管理,他们有的精神忧郁,沉默寡言;有的放荡不羁,惹是生非。对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大瓶颈,因此,对“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对“留守学生”的存在问题的分析1.性格缺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