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不断加深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
7月,国人为北京申奥成功劲歌狂舞,大江南北却接二连三地发生重大死伤事故。1日,吉林白山一小煤窑冒顶漏水,21人死亡;10日,云南武定一尾矿松动坍塌,5人死亡,2人失踪;13日,四川达成铁路发生特大路外伤亡事故,死22人,伤18人;16日,陕西榆林一个体户非法藏匿炸药,炸死70人,伤85人;17日,上海起重机倒塌,死36人,伤3人,同一天,广西南丹锡矿透水,死80多人;22日,江苏徐州一小煤井爆炸,死92人;28日,湖北宜都一小煤矿穿水,死4人,伤3人;30日,江西乐平采石场山体垮塌,10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在学生时代,我觉得死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初中的时候,棒球队里有名队友被一辆土方车轧死了。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接触到死亡。读大学的时候,京浜东北线发生了一场事故,伤亡人数接近一百五十人。在死亡的乘客中,有我认识的人。不管谁死了,这个世界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相似文献   

4.
北萨 《教师博览》2007,(2):38-39
有人说,生命就如同线段,死是端点,是生的一部分。大多数人面对死的时候似乎都充满着恐惧,而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面对死神,是另一种豁达与坦然。他们连临死都能轻松无比,甚至不忘幽默一下。  相似文献   

5.
该篇章通过几首英美诗歌中对死亡的歌颂阐述了人们对死亡——这一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的乐观主义态度。在这几首诗中有的诗人从为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死亡来临之时就要坦然去面对“它”。你就会无所畏惧。有的则认为死即是生,死即是回归自然,死即是永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正确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獾的礼物     
獾是一个让人信赖的朋友,他总是帮助大家。他已经很老了,老到什么事情都知道,也老到知道自己就要死了。獾并不怕死,因为他知道死不过是让他离开了身体。  相似文献   

7.
车祸,其危害已超越自然灾害和癌症。在我国,它占整个安全生产事故的80%以上。自有汽车以来,全世界已有5000多万人惨死在车轮下。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约70000人,伤20万人,平均每10分钟死一人,每3分钟伤一人;全世界则每1分钟死一人。车祸成为戕害人类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正是对一位受人尊敬的军需处长的真实写照。甚至连自称是“不流一点泪,不动一点情”的我都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所震撼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日出日落,潮涨潮退,物物不灭,生生不息…… 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结束。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生命的倒计时;人活在当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产房、墓地是人生最平等的两个地方,不论是富人和穷人、好人和坏人,在这两个地方都是一样。  相似文献   

10.
陈忻 《父母必读》2014,(7):106-107
正马航失联、韩国沉船事故,新闻中的突发事件和日常生活中的亲人故去,不得不一次次将生和死的问题放到了我们的面前。面对孩子,我们该如何跟他们谈论生与死的话题?当四五岁的孩子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或者"人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通常父母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态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当地时间8月20日下午,西班牙第二大航空企业西班牙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西班牙马德里机场起飞时冲出跑道并解体起火。这次事故造成153人死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还是圆盘满洞理论,都对准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两个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罪魁祸首。然而,随着安全科技的进步和投入的增加,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已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所以。企业想要安全生产,就得改善人的安全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3.
刘金生 《湖南教育》2002,(22):44-44
一、通过诵读品味诗的词句之妙。诗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妙,都能从诵读中感悟出来。所以,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例如《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后两句的音调显然不一样。通过诵读,可以深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感情。在“死”、“活”前都有停顿,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不同。“死”和“活”都是应该重读的,用来突出其表达效果。二、通过诵读理解诗的结构特点。诗歌的感染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4.
觊觎     
老人正在医院处于弥留之际,除了我,每个人都希望他死去。他们希望他死,因为他们可以存他死后得到某些东西。  相似文献   

15.
薛吉辰 《初中生》2007,(1):25-25
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抬着棺材向城外走。不一会儿,又见一家娶媳妇,抬着花轿走过城楼下。乾隆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疑惑不解,刘墉就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个属相,死的却是十二种属相。”乾隆的问题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来回答的,刘墉却用模糊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太空名片     
达利先生想死。其实达利先生不想死,凡是地球上的人都不想死。可是达利先生不得不死,因为地球科技发展太快,现在大家都用吸尘器,而不用“达利清洁公司”生产的扫帚。达利先生破产了,他想死后远离这个讨厌的地球,就用仅剩的钱买了一张“太空游览”机票。宇宙飞船飞出大气层后,达利先生突然打开紧急逃生门,跳了出去!飞船上警笛大作,机器人警察在一分钟之内将达利先生救回来,只剩达利先生的一盒名片在太空中飘浮。“连死都做不成,真是失败!”达利先生沮丧极了。回到家,电话铃响起来。“肯定是债主逼债,”达利先生拿起电话,“喂…  相似文献   

17.
惧怕死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人类更是把不死作为最高理想。从历史上的历代君主,到当今时代的50亿地球人,几乎人人都渴望长生不死。但是,假若人类被告知它将长生不死,无论任何办法都不能使人死去,那么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就诞生了。首先生命的可贵就消失了……活的快乐就消失了……人类社会任何一种搏击、追求、进取、都会慢下来、慢下来……无论你有多么疲倦,无论你遭受了多么大的耻辱,无论人世间多么庸俗乏味,你都必须活着,“一死了之”的灵丹妙药已经失效了。任何一对情侣都不会真心相爱,迟早会因为厌倦而各奔东西。每一个人都可…  相似文献   

18.
实在的幻想     
《广东第二课堂》2005,(7):44-44
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走失了,搜索队找了很久,都没有发现他的踪影。大家估计,他喝完了身上仅有的一壶水后,也许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上海市南汇区教育局制定了《中小学教学事故处理意见(试行)》,依照该意见,无故占用其他课程时间、体罚学生或使用侮辱性语言造成不良后果等都将纳人教学事故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一个傻子决定开养鸡场,于是买了100只小鸡。一个月后他来到卖小鸡的地方又买了100只,因为之前的那些鸡都死了。过了一个月他又买了100,卖鸡人问他:“你之前买的那些小鸡怎么啦?”“它们都死了,但是我知道我错在哪儿了,”傻子说,“我把它们种得太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