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汉语工具书。但是《汉语大字典》因为涉及内容广泛,所以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从义项商补、训释欠当、引证商订三个方面对《汉语大字典》里部的释义情况做系统考察。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汉语大字典》引证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各举数例提出来讨论,指出其错误,加以修改订正,供使用和修改《汉语大字典》时参考,也为辞书编撰的书证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字典.页部》引证中存在一些错误。内容涉及到引证文字出现脱讹、标点疏误、释义与书证不符、引证不足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参考历代字书及古籍文献,对嘉靖《保宁府志》中的俗字“■”“■”“■”“■”进行研究,描述其字形的演变过程,有利于推动俗字研究的全面发展,并为《汉语大字典》在收字、释义及引证方面提供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翕”字条存在着两方面不足:其一是引证与释文不合,其二是释义不确切。我们将以缩印本作为考察底本,对“翕”字条和其它字条类似的失误进行分析,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汉语大字典》引证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各举数例进行探讨 ,指出了其错误所在 ,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其目的是供使用和修订《汉语大典》时参考 ,同时也为辞书编纂过程中书证的处理提供理论上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汉语大字典》中存在失误的部分引证进行校勘。校勘分为两部分,一是引证内容的校勘,其中存在失误的有9条。二是引证题目作者的校勘,其中存在失误的有8条。  相似文献   

8.
<正>《汉语大字典》无疑代表了我国目前汉语字典编纂的最高成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笔者查阅了其中的一些字条,觉尚有两个方面末能完全达到预定的要求,一是字义方面的问题,二是引证方面的问题。现就这两方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释“忽”     
“忽”有“偶”义 ,可翻译为“偶然”、“恰巧” ,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失收此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汉语大型工具书。就其所收录的文字数量和对汉字的解形、注音、释义、引证等方面来说,目前没有任何一部字书与之相媲美。然而,其中仍有一些误失。文章就其提出质疑,以就教于通人。  相似文献   

11.
“裳”字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3095.)中的注音只有一种,那就是“cháng”,我们先看一下《汉语大字典》对“裳”的阐释。“裳”:《说文》“常,下裙也。从中,尚声。裳,常或从衣。”chág《广韵》市羊切,平阳禅。阳部。(1)古称下身的衣服。《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传:“上日衣,下日裳。”……(2)衣服。《水经注·江水》:“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字典》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大型历史性详解汉语字典,但是千虑之失,在所难免。《大字典》对古今字的标注方面确实存在遗漏、失注的问题。笔者对此现象立论,进行整理补证。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字典》已经出齐。仅就第一卷而言,粗粗翻阅,随手记录疑惑,稍加查考,发现不少问题值得商榷。《汉语大字典》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力以先生说:“字典出版以后,还有修订的工作,修订工作的准备现在就要开始。要注意听取意见,收集材料。”(《辞书研  相似文献   

14.
以具体实例的方式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供《汉语大字典》修订和汉语语文辞书编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具体实例的方式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在义项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立项失当、失收义项、义项分合欠妥,并尽可能地作了一些理论探讨。可供《大字典》修订和汉语语辞书编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在征引《一切经音义》时存在引书体例不一、断句有误、版本不精、征引讹误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统一加以复核修订.本文通过举例初步揭示了这些问题并予以辨正,有裨益于《汉语大字典》的引书研究,亦为其再版修订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康熙字典》作为字书,率先在“薪”字下列出了一个义项:“草亦曰薪”;晚清之《经籍纂诂》未录。后来,《中华大字典》“薪”下引了《说文》“荛也”及《通训定声》“草柴”之说,而未加按断,模棱两可。近出《中文大辞典》、《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与新《辞海》等,均于“薪”下列有“草”义;而新《辞源》又付之阙如。集汉语字书之大成的巨著《汉语大字典》(1986~1990)亦将“薪”之“草”义排除在外(见第五册3306页),《汉语大词典》因之。“薪”字有无“草”义,语言学界历来看法不一。至今,权威辞书不收这个义项,我们不敢…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词典》具有义项完备、释义精确、引证详实、源流并重等优点。本文借用文献学中的“本校法”,对《汉语大词典》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在选立词目、释义、书证、校对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字典》是在汉语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型工具书。收字众多,释义详尽。但书成众手,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即以《言部》为研究对象,从七个方面具体探讨《汉语大字典》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在引文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在引文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妄改原书术语、文字错误、节引不当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