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叙事视角的基本类型,据热奈特聚焦理论分析《红字》的叙事视角,小说主要采用非聚焦型视角.穿插使用内聚焦型叙事视角。霍桑通过非聚焦型的全知视角,让读者把握小说人物性格及心理特征:使用非聚焦型视角则是因小说婚外情主题违反清教传统,须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表述自己的观点。避免受到道德谴责。这种非聚焦性的使用,表面上是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其实反映了霍桑对超验主义和清教的解构。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后殖民视角对小说叙事者、叙事模式和叙事结构进行分析,认为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模式和Y型的叙事结构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反映作者对殖民主义造成的后果的深切忧思和无奈。  相似文献   

3.
小说叙事是一个紧密而复杂的系统,对小说文本的视角分析是现代叙事学很热门的一个研究点。《雪地里的期蝴采用了不定点内聚焦的叙述方式达到了独特的叙事效果。本文试从老人的内聚焦视角、狼的内聚焦视角以及内聚焦视角的局限及其弥补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这篇小说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4.
小说《哈利·波特》所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内聚焦型视角,具体说,是固定型第三人称内聚焦视角。这种叙事视角要求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讲故事,但采用的却是故事中的某一个人物的视角,并将这一特定的视野范围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因  相似文献   

5.
黄蓓佳的儿童小说不仅赢得了儿童的喜爱,也引发了成人的阅读兴趣。她的儿童小说魅力源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非聚焦型"叙事视角、逆时序的叙事时间、融价值生活于时间生活的故事模式。这些独具特色的叙事策略与她的儿童文学观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薛琳璐 《天中学刊》2015,30(1):117-120
日本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在其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采用了多种叙事策略,尤其对不同叙事视角的娴熟运用,为小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审美艺术效果。作者在《竹林中》采用了转换式和多重式内聚焦相结合的叙事视角,在《报恩记》中使用了转换式内聚焦,在《袈裟与盛远》中使用了多重式内聚焦,不同叙事视角的使用也为文本带来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小说类体裁从19世纪开始兴起,至今已有了众多变化与更新,特别是内容与形式上有着许多的突破。叙事学自20世纪中期开始就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有关叙事技巧的探讨中,视角问题已成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视角的使用策略可充分体现作家的叙事谋略,从限制视角中的零聚焦到内聚焦和外聚焦,甚至特殊视角的探讨都已进入深层阶段。而现今学界对此的研究与探讨相对集中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上。通过对叙事学的研究揭示茨威格小说《伟大的悲剧》的叙事视角的独特之处,从而从中学语文叙事课文教学的角度对《伟大的悲剧》一文做关于叙事视角方面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安徽乡土小说与城市小说的叙事地位不断变迁,乡土小说与城市小说出现了各自的叙事困境,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的融合成为提升叙事品质的重要选择。文章阐释了安徽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地位的变迁、叙事的困境,并从叙事视角、叙事艺术、叙事结构和叙事题旨等方面,论述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男性叙事视角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传统叙事模式,那么新时期的女性小说则反叛了这一传统,显示出鲜明的女性叙事视角的特征。新时期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大量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是一个显著现象。同时,80年代后期成名的一大批女作家几乎都采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也是她们热衷于尝试的。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邯郸学院终身教授李春雷报告文学《赶考——西柏坡感思》迎来了广泛关注。作品叙事视角新颖,在非聚焦型视角模式、外聚焦型视角模式等叙事视角方面有着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对梅娘小说《鱼》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的分析中发现:其小说在寻找爱、寻找男人的主题下隐藏着传统女性因袭下来的女性是男性附庸的“原罪意识”;这篇小说在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视角下,将叙事时间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序列,在表面的斥责男权背后,则潜藏着对男权的深深依赖。  相似文献   

12.
林白小说多采用内聚焦型的叙事视角,以“回望”的姿态,为读者敞开女性经验的深渊;并通过人物与叙事关系的滑动,使叙述者以感受和体认的方式进入他人的故事,把自己写进文本。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的观点透过《致命的飞翔》,把握林白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戴厚英的乡土小说,尤其是《流泪的淮河》中的第一部《往事难忘》与第二部《风水轮流》对淮河都有大量而又独特的描写。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戴厚英成长的文化和历史环境密切相关,体现了戴厚英乡土小说创作中艺术探索和美学追求。通过梳理淮河与戴厚英乡土小说创作的关系,可以开掘戴厚英乡土小说创作中淮河文化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文言小说叙事角度的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叙事角度与白话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前者更多地使用“中立型叙事视角”和“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叙事。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志怪及志人小说、唐传奇小说、《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述了上述叙事角度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小说潮流的更迭演变体现为叙事话语的历史变迁。寻根小说推动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的历史变革,使其由当前客观性的社会话语向虚幻的历史与文化话语发展演变。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变革的原因、寻根小说对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的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新时期小说发展演变的影响。从而认为,寻根小说在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作为一部意识流作品,以固定内聚焦的叙事视角充分展出人物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和内心体验,使小说从过去客观的叙述转化成主观的呈现,也显示出作者对小说的形态、结构、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叙事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叙述聚焦在20世纪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其中全知全能的零聚焦视角一直处于统领地位。现代作家为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开始打破传统零聚焦的叙事模式,采用内聚焦或多种聚焦交织的形式。作为当代小说形式的创新大师,意识流小说作家伍尔夫在其最为成熟的小说《到灯塔去》中交叉使用不定式聚焦和多重聚焦,两者相辅相成推进叙述进程,剖析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复杂、丰富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论文拟从小说<一把尘土>中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和叙事结构进行分析,旨在展现作者伊夫林·沃的叙事风格.在这部小说中,沃将外聚焦与异故事叙事者综合的运用,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反讽艺术,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而小说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更把作者的叙事技巧推向又一个高潮,这对揭示沃独特的人生感悟,进一步探索沃的作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兴娟 《考试周刊》2011,(50):25-26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是具有新时期文学转型意义的一部作品,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时空界限,表现出独特的叙述视角和技巧,并开创了中国小说叙事的新纪元。本文从叙述主体和叙述视角两个方面对《红高粱》的叙述技巧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示众>的叙事形式,论者们多从叙事视角、聚焦及距离等方面进行解读.本文则从叙事圈、叙事节奏、叙事场所及描写方式等方面,对<示众>的叙事形式进行重新解读,进一步印证鲁迅小说的创新能力及熟练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