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记者生涯可说是从进出“死亡之海”开始的。“死亡之海”是中外探险家给塔克拉玛干沙漠取的浑名,意思是说这一沙漠就像死亡了的海洋,已成为生命的禁区。塔克拉玛干为中国沙漠之最,广布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南倚昆仑,北近天山,西望帕米尔,东临罗布泊,面积相当于苏、浙、皖三省的总和。塔克拉玛干是清一色的黄沙世界。这里的沙丘沙山起伏天垠,就像凝固着惊涛骇浪的大海,神秘可怖,望而生畏。我曾七进塔克拉玛干。但由于处在不同年代,进出的方式、见闻遭遇、感知并不一样。这便构成了我所独有的对于“死亡之海”的阅历。骆驼为…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20年代,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自己动手打制一小木船,顺孔雀河漂到罗布泊试图征服塔克拉玛干这个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但他们只进入沙漠200公里,因缺水几乎使整个探险队险些被沙漠吞噬,他逃命到和田河边,用皮靴灌满水才救了一命。他由此成为纵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距离最长的探险家。后来,在《亚洲探险》中他称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死亡之海”。“死亡之海”因此而名扬全球。四十多年前,为了解放南疆,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部队曾徒步从新疆阿克苏穿越大沙漠进军到和田。时间推移到本世纪90年代,人类又一次叩响“死亡之海”  相似文献   

3.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有个“男人国”——石油部物探局沙漠物探队。清一色的男性公民。从1983年6月他们进入这旷古无人的“死亡之海”以来,那里从未出现过女性的影子。生活,也全然男性化了,就象塔克拉玛干本身一样,显得有些神秘莫测。谁能想到,第一次揭开这“男人国”神秘面纱的,竟是两个年青女子,两个闯进男人和风沙天地的女记者。“我要求进沙漠”1984年秋天,新疆库尔勒石油物探基地的一次会议,正在热烈讨论,谁也无暇注意到,会场角落坐着  相似文献   

4.
塔克拉玛干为中国沙漠之最,广布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南倚昆仑,北近天山,西望帕米尔,东临罗布泊,面积相当干苏、浙、皖三省的总和。这里是清一色的黄沙世界,沙丘沙山起伏无垠,就像凝固着惊涛骇浪的大海,神秘恐怖,被中外探险家称为“死亡之海”。 我作为新华社记者,曾随有关人员六次进入“死亡之海”采访、考察……  相似文献   

5.
1995年11月22日,《经济参考报》刊登了我和石油管道报记者采访的《我国建设首条沙漠油气大动脉》的消息和《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海》的画刊,友人见面就说:“死亡之海我们中年人都不敢去,你年过六旬竟去了,身体没事吧?”  相似文献   

6.
新疆的大沙漠里有一种树叫红柳,生命力极强,坚韧不拔。它不畏风雪严寒,不惧狂风暴沙,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如一日,深深地扎根于大漠之中。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新疆人也喜欢把扎根大漠干事业的人比喻为大漠红柳。20年前,20岁出头的维吾尔族青年艾来提·吾买水就迈入新闻门槛,干上了省报新闻记者这一行。当时,着实令许多同龄人羡慕。而今已40岁的他正值年富力强,他是(新疆日报)常驻南疆阿克苏地区的记者。20年来,他扎根闻名世界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漠,跑遍了13万多平方公里的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12o多个乡场和所有的乡…  相似文献   

7.
本刊1997年第7期发表了新华社记者宋政厚写的《六进“死亡之海”》。又一年过去了,令人遐想的大漠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请看——  相似文献   

8.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聂晶疆等3人,由南昌鸿雁摩托车厂派出的技师邓在茹、毛东雄陪同,组成“塔克拉玛干摩托环行采访队”,去年8月3日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81天的艰苦行程,环绕“死亡之海”驰骋6000多公里,于10月23日胜利完成采访任务。归来后他们写出1篇万余字的散记,这里发表的是从中摘编的几个片断。借此机会,我们谨向这3位新闻界的勇士和支援他们完成任务的随行技师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农科院一幢居民楼一间零乱的斗室中,我见到了不久前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命名的中国“第一位职业探险家”、56岁的刘雨田。他在经过四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后,决定近期从新疆盖麦提出发,再次横穿这一被人称为“死亡之海”的不毛之地。  相似文献   

10.
“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原来还有这碧绿的渺这是我的父母之乡!”1911年,冰心从山东烟台返回故土,看到闽水泱泱,发出了此般惊叹。她的故乡有一福星高照的名字——福州,乃有福之州也。  相似文献   

11.
我面前的她,身材修长,长发如瀑。大大的眼睛和白皙的脸庞散发着女性特有的魅力。望着眼前这个令人眩目的女性,我怎么也无法相信,这就是那个9次横穿“死亡之海”、徒步4000公里采访  相似文献   

12.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13.
新疆日报女记者丰延林、亢平2人,1985年夏天自愿申请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采访石油勘探队,成为第一批进入“死亡之海”的女记者,引起全国同行们的瞩目。上海《新闻记者》月刊约请李延林同志写了题为《穿越“死亡之海”》的散记,现予转载,以飨本刊读者。转载对本刊作了删节和个别修改。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艾青的诗及诗论对新闻采编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许多伟人都经历过坎坷一样,声震中外文坛的大诗人艾青也随着风云变幻经受过极大的磨难。艾青,原名蒋海澄,青年时期为发誓反蒋,在“蒋”字上打了个“×”,于是成了“艾”,又取“大海澄清”之义将“海澄”改成了“青”。这就是艾青名字的来历。30年代,艾青为追求进步,坐过反动派的大牢。1958年4月,艾青被错划为“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后,从北京调到北大荒,后又调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自1963年起我与王菁华同志共同主编农八师《大跃进》报。与艾青及其夫人高瑛同住在机关大院,时常见面、来往。  相似文献   

15.
“书苑如浩瀚之海,我似一叶小舟;泛舟知识的海洋,那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是一位读书人的感悟。对此,我亦有同感。  相似文献   

16.
公元1991年金秋,我有幸再涉“死亡之海”,成为六次进入中国塔里木大沙漠的新闻记者。六进沙漠的时间跨度为31年。这六进六出于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大漠依旧,风沙如故,而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之一,首闯大漠,我才20出头,如今已是年逾半百;之二,起初是以骆驼为舟,苦渡沙海,后来却是坐汽车乘飞机进到沙漠腹地;之三,先前在沙漠的感知,无非是些荒凉可怖的沙漠景物,今天目击到的却是一幅生机勃勃的“人战沙漠图”:千车在沙漠竞驰,飞机在沙漠起降,钻塔在沙漠屹立,油路在沙漠伸延,沙漠地震勘探设备在隆隆炮声中,为勘探者源源不断提供沙漠下深层的信息。这些今非昔比的变化,常使我遐想联翩。  相似文献   

17.
走出沙漠     
尽管距离参加中英联合探险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两年了,可至今仍有不少素昧平生的读者朋友来信来电话向我表示问候,他们想知道那个被很多媒介称之为“世界第一位穿越‘死亡之海’大沙漠的女记者”到底是什么模样,毕业于哪个学校,干“老记”有几年了。当确认一身素净,埋头编稿的我就是他们所崇拜的“勇士”之后,他们总会惊讶地说:“你原来是这样的!跟我们想象的太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8.
那是1960年的深秋,我刚从帕米尔高原回到南疆农村,分社来了一个电话,说有一支沙漠考察队准备深入到曾经有“人类禁地”之称的塔克拉玛干去,要我随同前往。进沙漠,去塔克拉玛干,对我这个从未见过沙漠的南方人说来,当然是件很稀奇的事情。在踏上征途的前一个夜晚,我想了很多很多,打算如何详细地记录沙漠里的风光景物和各种奇万古怪的自然现象,也打算认真了解有关沙漠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更想仔细地描绘我们的劳动人民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向沙漠要土地。要粮食、要牧场、要森林、要一切资源的壮举。  相似文献   

19.
一片肥沃的土地──读“露珠丛书”伍杰这《露珠》是献给孩子的沃土。我从来没有这样一口气读完过十二册散文。这套“露珠丛书”——散文名家送给孩子的礼物,每本我都细心地品尝了。的确,这是一片蕴含多种营养元素的沃土。十二册散又,是十二只生命之笛,笛声的音韵将我...  相似文献   

20.
在辞旧迎新之际,我想借贵刊一角,谈谈我与《新闻三昧》十年的深情,以表笔者对它的一番感激之情。当然也感谢编辑教师为我们办了这么一本好杂志,且越办越好。生活中的“朋友”。我是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新闻三昧》相识的,读文科又喜好文字的我一下子跟《新闻三昧》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我们再没有分离过。我视它为“老师”,更把它当作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尽管这十年来我搬了好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