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一天天临近,对于贫困生来说,除了功课的压力,还有一个越来越紧迫的问题:如果考上了,去哪里找学费?2002年,河北一位学生考上了大学,但由于父亲去世、母亲多病,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到一家小工厂打工(直到2003年她才靠好心人资助走进大学校门)。2003年7月,陕西一位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她的父亲却因无力为女儿提供学费服毒自杀。2003年8月,四川一位女孩在考上大学后,因筹不到学费,无奈地对外宣称,如果谁资助她上学,她愿意以身相许。……每年高考后,我们都会听到许多有关贫困生的令人心痛的故事。实际上,贫困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可怕,近…  相似文献   

2.
刘波 《大学时代》2003,(6):15-17
20岁的白云苹是不幸的,家庭的贫困,沉重的生活,压弯了她的腰,几次险些辍学。白云苹又是幸运的,一份份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又使她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在贫困面前,她没有退却,更没有求得别人的施舍。而是用自己的双手,艰难自救,走出了一条自强之路。她更把这种爱心,这种自强,凝聚成一种精神在校园洒播。困难前,选择坚强面对  20岁的白云苹出生在邓州市张楼乡门庙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她的印象中,贫困一直是这个家庭的主题。1999年,白云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邓州市二中。当她把录取通知拿回家里时,母亲的话就像兜头泼…  相似文献   

3.
2001年,她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因无力支付学费而最终放弃面对命运的捉弄,她始终没有屈服2002年,她以520分的高考总成绩再次叩开了大学之门  相似文献   

4.
柔软的伤害     
上初中时,我们班上有一位女生,她当时在班级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学生。其实她家的生活特别贫困,但她在班里却从来没有表露过一点窘态。有一年冬天,我们的班主任程老师到她家去家访,才发现了这个秘密。她的父母都已年迈了,但为了供她上学,他们十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悄然活跃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原本有大学讲师、总经理助理之类令人羡慕的职业,却不愿固定在某一单位,也不愿每天被工作所束缚,而是一反传统的就业观,主动选择“弹性打工”。她们可以一星期内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也可打点行囊立即去畅游西藏;没有固定的时间跳操,但可以在disco疯狂摇摆整晚“健身”;暂时没活干不可怕,没有爱情不可怕,但决不能没有自由和快乐。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时尚先锋”就是——  相似文献   

6.
晚上.我意外地接到朋友的电话.听说是参加同学聚会,我二话没说便答应了。正准备把这事告诉妈妈,她却阴着脸走过来,颇有几分不悦地说:“以后少跟男生打电话!”天啊!妈妈怎么会这样敏感?没有想到一个男生的电话把她吓成这模样。想顶几句,可她那可怕的神态把我镇住了。我跑进卧室生起闷气来,难道我就这么不被妈妈信任么?  相似文献   

7.
俞群 《家庭教育》2007,(11S):34-35
今年13岁的小凤是初中一年级的女生。正值花季少女的她,却确一个奇怪的毛病,害怕花。看见花,就像很多女孩看见毛毛虫一样翘惧,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特别是近几年,城市绿化有了进展,很多大街小巷都栽种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可是,这对小凤来说却是灾难。为了避开上学路上那些“可怕”的鲜花,她不得不绕远道走没有种花的偏倔之路。因为害怕花,使她生活不宁,成绩也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书中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打动着我的心。我懵懂地随她走着,去看她的历史,也是我的将来。她"像被什么东西扯着一样往回望",我没有,却可以度量出时光带给她的深深教诲,那是种带着痕迹而又令人惊恐的、悄悄划过你生命的记忆。我在那记忆中望见一个个生命,"他们,是流淌的"。她的记者岁月与我的年纪相仿,当我还在牙牙学语时,她却面临着一个深刻的考验。我没有经历过那场灾难,但我知道它有一个可怕的名字——"非典",那是一场巨大的恐慌,是生命脆弱的体现。她在那次经历中感受  相似文献   

9.
一位大学女教师职业困惑引发的思考 叶子老师是一所大学的专业课老师,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她总是觉得倦怠,工作提不起精神。尤其是这半年,她对工作没有一点热情,在生活中觉得也没有自己特别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平时除了上课,很少与其他人交往。她一度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本来计划去看心理医生,恰在这时,她收听到了市广播电台关于职业、职场方面的节目,才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不是心理问题,而是职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30日,湖南安化长塘青年姚敏才拿着湖南省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飞快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不断地有乡里亲朋向他表示祝贺,然而他却没有停下脚步,他要把这一喜讯尽快地告诉妻子,那个把囚犯丈夫送进大学的农家女文英。姚敏才冲进家门的时候,面对文弱柔美的妻子,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因为泪水早已蒙住了他的眼睛……洞房花烛夜,丈夫被送进班房1996年10月是文英记忆里最浪漫的秋天。那一日,在广东东莞打工的文英正逢休息日,她痛痛快快地逛了一天的街,又意犹未尽地去看录像。当她从录像厅看完录像出来,正准…  相似文献   

11.
内心的贫困     
正我曾有过这么一位同学,早年丧父,身世颇为悲惨,旁人听闻之后,无一不热泪潸潸,心生怜悯。6年的中学生涯我都与她在同一间教室里度过。仿佛,命里就是注定要与她有那么一段回忆似的。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没有交过学费,学校亦没有逼迫或是询问过她。她的家庭异常贫困,这好像是众所周知的事了。每年学校的贫困助学名单上都有她的名字,红纸黑  相似文献   

12.
她勇敢举报,使作恶长达24年、披着教师外衣的色狼被押上刑场,她却因此陷入了可怕的人言围剿中,甚至失去了教师工作。难道她错了吗?为什么她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言论     
《当代教育论坛》2010,(6):128-128
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了大学住宿生的生命。 ——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至今只学会写5个字,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  相似文献   

14.
正寒冬里,树木萧瑟、百花凋零,但有一种花却凌霜盛开,那就是梅花。青岛市老年大学学员徐征,宛如一枝雪中腊梅傲雪迎春,让生命之花灿然怒放。徐征在老年大学学习了九年,她说这是她退休后做出的最为正确的选择。在青岛市老年大学,徐征选择了国画,在这里她没有退休的失落,却感觉生活进入了另一片自由的天地。她跟单继宏老师学了6年,跟杨海君老师学了3年,她说:"两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12,(19):10-11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她是"香  相似文献   

16.
漫步东湖     
从来没有好好端详过她。因为自以为很熟悉。正如自己的亲人,由于能天天见面.便不会留意岁月带给他们的变化。更没有想过写一篇章献给她,还是因为这可怕的熟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提示·李庾南是一位从课堂中走出的教育家。她虽没有读过大学,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登上大学讲坛;她是全国模范教师,始终都在一线与学生打成一片。她坚信,让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让他们的心里有一片阳光,这才是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嫉妒心最强的人是谁吗?她就是白雪公主的继母。当她听说比她漂亮的白雪公主居然没被自己弄死,反而成了王子的新娘时,气得鼻子都跑到眉毛上了。其实她本来也是个漂亮的女人,没想到嫉妒却把她变得那么丑,真是太可怕了。如果你不希望这么可怕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那就赶快来作下面的测试吧!  相似文献   

19.
高中毕业后,她没有考上大学。她一度十分地消沉和沮丧,因为同龄的那些玩伴都考上了大学或中专,到外地就学去了。而自己曾经是邻居们眼中的乖乖女,却因为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父母劝她复读,她考虑再三拒绝了,也许自己这辈子就这命,那就认命吧!  相似文献   

20.
海欣 《教育》2007,(11)
在国人的记忆中,是否还记得这样一所大学:她没有高楼大厦,却是大师云集;她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却从不缺乏智慧的碰撞与对话,物质贫乏却精神饱满富有;她以氤氲的书香抵抗战火的硝烟,以淡淡的墨迹描画学术的天堂;她,在战火中顽强地绽放。她,为乱世平添了学术的光芒。她,在不经意间触动着盛世的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