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其判断是建立在对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在掌握判定方法的同时,要从了解气候的概念入手,认识并掌握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气候因子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平煊 《地理教育》2013,(Z2):103-103
经过对试题深入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2012年东莞市、云浮市八年级地理试题有如下特点。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如第1题对山地五种基本地形的考查,第2题对海拔和气温关系的考查,第3题对比值尺知识的考查,第31题对经纬度、五带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极昼和极夜等知识的考查,第34题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气候的特征和非洲气候分布特点的考查等。结合时事热点问题命题。如第6、7、8题结合伦敦奥运出  相似文献   

3.
陶文 《新高考》2007,(9):51-54
气候类型的判读一直是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历年的高考试卷都会考查到该知识点。在命题的形式上常以各种分布图、统计图表、示意图或特定地区等为切人点.通过判读气候类型,考查学生对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等的掌握情况。但不少同学面对这样的试题.常因无法判断气候类型而影响后面的答题,自己也感到很苦恼。那么.如何判读气候类型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何必相 《地理教育》2015,(Z1):85-86
近年来,高考地理频频出现气候图表题,而且出题角度也越来越富有新意,由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特征到用有关气候的知识解释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地理现象,进而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有关气候的知识一直使很多学生感觉较困难,有时甚至无从入手。另外解答许多关于自然地理方面的问题,又必须知道该地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然后才能做题。为此,笔者在研究浙江近几年气候知识在高考中考查特点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炼 《考试周刊》2011,(22):172-173
气候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气温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查较为频繁。从近几年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主要考查气温分布及其变化,考生往往因为分析不到位而失分较多。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气温分析方法,希望对学生们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丁波 《安徽教育》2009,(6):41-41
<正>对气候知识的考查历来是高考所关注的问题,2006年,2007年,2008年高考年年涉及。主要利用数据或图像对全球气候类型进行识别与区分,进而考查其特点、分布和成因规律,利用气温、降水直方图以设计新颖的变换形式进行气候类型的考查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而气候类型的判断则是考生历来感到头疼的问题,我根据多年带高三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判断几种易混淆气候类型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等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气候知识历来都是地理试题中不可缺少的重点考查内容。而一些有关气候类型判断的试题,使不少同学费思不解。现就有关气候类型判断的常见题型加以归纳、总结与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因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典型的气候和发达的经济而成为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其中,利用气温、降水数据资料以及曲线图、柱状图、点状图等图像对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判断分析则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和难点内容;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经济的影响则是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难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近三年均有出现。试题多以区域图或气候资料图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问题及解决措施。这部分内容多出现在综合题中,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相似文献   

10.
气候是地理学科中的一大重点,其中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又是一大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有一定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气候类型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没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特殊气候类型,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考试中失分较多。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几种非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以及它们的形成原因,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气候     
名师指要 气候是高考高频点的知识,从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及分数可见其重要性。 气候的考查方向一般为气候类型、成因、分布规律、气候的影响等方面。解题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邵俊峰 《新高考》2006,(5):105-108
地形剖面图是考查区域地理知识和对等高线知识理解的重要媒介,对考生的凄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好的考查作用。同时,以地形剖面图为载体,可以综合考查地形对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和对农业、聚落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地形剖面图主要有局部地区大比例尺地图的剖面图和大范围小比例尺地图的剖面图两类,前者侧重承载地图知识和等高线知识,后者侧重承载区域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3.
光照图历来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高考也往往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考查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及与之联系紧密的气候、水、季风、洋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从而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清楚光照图的类型还要加强光照图的判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教学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全球气候类型众多,考查的形式又多变,对学生而言,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考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对气候知识的考查占有一定分量,再一次说明气候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气候知识中气候类型的判断就成了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气候知识因具有极强的再生性和普遍性,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今以能力考查为主和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的高考卷中频频露面且稳中有变。特别是同一种气候类型的不同分布,更是备受高考的青睐。一、同一气候类型分布差异的两种表现及其影响因素1.地带性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区域,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类似这样的气候分布称为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而对于同一气候类型来说,在地带性分布方面,其分布存在分布面积大小的差异,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17.
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对气候知识的考查占有一定分量,再一次说明气候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气候知识中气候类型的判断就成了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一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1.首先根据季节气候,本校进行教学的条件(埸地、设备等),学生的原有基础及教材的难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作为各学季的定期考查项目(每学季定期考查项目至多不得超过两项)。以六年级来说,第一学季的气候由热到冷,结束时约在10月底11月初,急行跳远的运动量是适宜的。同时急行跳远在五年级时已有了一定的训练基础,因此选择急行跳远作为考查项目。第二学季的气候是由较冷到寒冷,衣服穿得较厚,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环境的五大要素中,气候可以说是统帅。气候要素的区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的分布特点。对天气和气候的考查,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天气和气候的主干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近年综合能力测试的重中之重。而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原理的分析,既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成为不少学生学习中的“瓶颈”和考试中的“失分点”。从高考的能力要求看,本文的目的是要突破下列重点和难点问题。一、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在等压线图中判断天气系统是地理学习能力再生点之一。其基本判读方…  相似文献   

20.
气候成因问题一直是高考文综考试中的重要考点,同时也是高考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气候成因问题根据试题考查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气候成因型、降水成因型、气温成因型三类。对这三类问题的解答,考生只有在深刻理解气候要素、重新归纳气候因子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