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间法”是我国法学界近年较多使用但尚未严格界定的新概念。民间法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甚至比国家法更为重要的作用,它所调整的主要是具有强烈“地方性知识”和民间色彩的社会关系。民间法在所规范的内容和对象、执行方式、发展趋势、形成方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对民间法特征及民间法基本概念进行分析是探讨民间法其他问题的前提。从外在特征看,民间法普遍存在;从历史维度看,民间法是客观的。同时由于民间法主体存在差异,民间法又是独特的和自足的。民间法和习惯法不同,但是民间法有习惯性;民间法与国家法不同,但是也具有国家法某些特征。民间法是独立于国家法和习惯法之外,自发形成的并有社会权威管理和约束的,总结某些习惯性规范并内涵有统一权利义务观念的行为规范。民间法是介于国家法和习惯法之间的一种类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3.
国家法由民间法发展而来。但由于国家的加入,民间法和国家法出现了分野,同时产生了冲突、互动和融合。笔者认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建构应在消除两者之间存在的文化上的差异和阻隔基础上,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双向对接.并对此作了一些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民间调解中的民间法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是一种民主协商的纠纷解决机制。这就决定了民间法进入调解的途径必然是通过当事人的选择。然而,当事人对民间法的选择不能违背、规避国家法的强制性规定,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民间法在调解中的运行可以变更甚至取代国家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是家法与国法并存的“二元法律结构”。面对这种二元并存和对恃的状况,若以宗族关系作为讨论的对象,并从宗族法的角度上讨论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作为与不作为、分析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互动关系,能使我们对法律现代化的方向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论契约性民间法的向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性民间法作为市民社会的基础性规范,是隐含于市民社会经济生活背后的“法”的现实表现形式,它不仅是市民社会整合手段的操作机制,而且推动西方社会逐步走向文明与法治,契约性民间法与市民社会的法治向度具有深层逻辑关联。对于正在置身于法治建设进程的中国,研究并揭示民间法对于市民社会进而法治的建设性向度,认为促进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契约式沟通”,乃是构建中国市民社会进而法治框架的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上,民间法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民间法受到多种元素的冲击与改造,因而理性看待民间法的存在现状以及与国家法的互动,才能顺应社会变迁的需要,重塑法治背景下民间法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上,民间法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民间法受到多种元素的冲击与改造,因而理性看待民间法的存在现状以及与国家法的互动,才能顺应社会变迁的需要,重塑法治背景下民间法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民间法作为一个渐进发展的规则集合体,由于它的自生自发性和回应性决定了它在我国由三种样态构成。基于民间法的特征,使得其与国家法存在广场效应与剧场效应的对立及两种语境之争,我国法治建设进路中存在着“双重社会”模式这样一个最大的国情,我们应当从市场经济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加强行政执法与法官审判中的法律解释等四个方面来达致民间法与国家法在中国社会与法律的顺利转型中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10.
民间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自发性、地域性、具体性等特征。由于国家法的局限性、法律文化的传承性和经济成本的考虑,民间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民间法的性质和运行应当有其界限,它的作用不能被无限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国家与社会并立互动的二元结构,这就为民间法的继续存在与发挥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由于国家、社会二分而形成的大、小传统的阻隔为民间法的存在提供了文化土壤,在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挤压与消灭,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2.
民间法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国家法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全面协调社会关系的难题,而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理论框架无法为我国的民间法提供充分的土壤。因此应当结合我国传统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民间社会的概念,为民间法的存在及运作提供真实有效的载体,同时为分析民间法同国家法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3.
民间法是与国家法相对的一种行为规范,民间法以精英群体为载体构成了中国传统农村治理的主要规则.但随着农村社会以法治化为表征的现代化进程的开启,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价值冲突与效力拒斥愈发明显,当下国家法律制度的构建需要注重对民间法的吸收,并积极发挥农村精英的作用以寻求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契合之道.  相似文献   

14.
国法与乡法——以吐鲁番、敦煌文书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吐鲁番、敦煌出土的契约文书,文章讨论了在民间契约问题上的国家立场。国家时于民间契约制定的司法界限是什么,与此同时,民间契约又是怎样时待国家法律的。在双方的相互时待中,文章试图找出一条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文章认为,乡法与国法之间,都有针对时方的预设:国法方面存在着预设的干预条件,而乡法方面对待国法既有依赖,又有预防。双方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国家与社会并立互动的二元结构,这就为民间法的继续存在与发挥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由于国家、社会二分而形成的大、小传统的阻隔为民间法的存在提供了化土壤。在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挤压与消灭,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间法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中,出现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国家法对纠纷的解决有统一性和强制性;民间法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中以其灵活的、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国家可以通过整合传统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来协调二者的关系,以建立一种以国家法为价值取向、以宽容原则为基础的民间法与国家法互动方式的纠纷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间法的探讨与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这也反映出它确实有可取的一面。通过厘清民间法的特性,一方面可以彰显民间法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明了民间法千百年来得以延续的原因。在当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民间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民间法之于当下的和谐社会创建意义至少有三:从社会治理理念来看,民间法突出德治的作用,注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从社会治理的合理性来看,民间法节约国家司法资源,成就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从社会治理的合法性来看,民间法弥补国家法不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习惯法是民族地区的民众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成果,是少数民族"行动中的法"和"活的法"。文章从习惯法的地域性、多样性、物质制约性等特征入手,在公平与效率的视野下对习惯法进行进一步解读。提出习惯法与国家法应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家法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重视习惯法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习惯法更加贴近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接近于传统的礼仪和禁忌,习惯和风俗,能够产生法律的功效,并作为国家法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19.
凝聚着人们的心智与情感并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民间法,弥补着国家法留下的“真空”,充实了社会控制体系.使纠纷解决变得便利和经济,经过国家立法机关的认可、吸收,民间法还能转换为国家法,从而对法治社会的建设和我国人民法律信仰的形成起巨大的推动作用。民间契约是民间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属于一种“普遍性判断标准”或广义上的“法律渊源”。盐业合伙契约作为我国近现代一种独具民族传统特色的民间契约形式,无疑属于民间法的范畴,通过对其具体内容、历史作用以及民间性特点的分析,有利于人们认识在国家法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如何为民间性规范留下适当的生存空间,从而为中国法治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制度性资源。  相似文献   

20.
民间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而成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内容包括:物质生产文化、物质生活文化、社会组织文化、岁时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