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云 《考试周刊》2011,(56):57-57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应该是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罗曼.罗兰指出:"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语文教师要把真挚的情感传到学生身上,自己必须先有。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是一首诗、一幅画。  相似文献   

2.
"生命中离不开阳光,在教育之路上播撒阳光,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孩子们的内心是一片等待涂鸦的洁净天空,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需要一个相对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身心没有负担,将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每天高高兴兴地来上学,获取知识的过程十分喜悦和容易。  相似文献   

3.
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作为语文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做到自然、朴素、实在。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陈燕,就是这样一位以朴素、真挚的情怀在学生灵深处播撒母语阳光的创新型园丁。  相似文献   

4.
彭慧 《山东教育》2008,(6):F0002-F0002
老子说:“万物莫与朴素争美。”作为语文数学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做到自然、朴素、实在。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陈燕,就是这样一位以朴素、真挚的情怀住学生心灵深处播撒母语阳光的创新型园丁。  相似文献   

5.
赵红娟 《教师》2011,(3):92-92
假如语文是一首歌,那么,朗读教学应该是最美、最动听的音符。朗读,可以把灵性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让神圣的声音激荡孩子的心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以下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校长心中充满阳光,就会把阳光播撒在教师心坎上,教师心中充满阳光,就会把阳光播撒在学生心坎上,这样的校园就会时刻阳光灿烂.  相似文献   

7.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如果说学生是那一株株渴望阳光的幼苗.教师就是播撒阳光的使者。而教师要把阳光播撒给学生,首先自己心里得有阳光.做一名阳光教师。那么。如何做一名阳光教师呢?  相似文献   

8.
校长心中充满阳光,就会把阳光播撒在教师心坎上,教师心中充满阳光,就会把阳光播撒在学生心坎上,这样的校园就会时刻阳光灿烂.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教师光照学生心灵的阳光应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带来的爱的暖意和人格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武建国 《成才之路》2010,(17):26-27
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说:"当乌云被阳光亲吻时,他们会变成天空的花朵。"课题研究就是一束束明媚的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如花一般,灿烂开放。——题记1984年8月,我告别了母校南京师范大学,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转眼30年过去了,我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一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近年来,扎根于生活的"阳光教育"思想在全国各地持续不断地生长,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清新之气。目前,在全国有近300所中小学聚集在"阳光教育"的大旗下,谱写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篇章。记者有幸约请了全国阳光教育联盟秘书长、武汉市25中学校长邹伦海,就阳光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关系、阳光教育的内涵与操作路径、阳光教育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对话,以期给行走在"陶研"路上的"陶友们"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种人文的、多元的、体验的理念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吗?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力求在教学中让课堂充满阳光,让每个学生都沐浴人性的阳光,让学生与我在"对话"教学中产生共鸣。怎样产生"对话"共鸣呢?(1)师生"对话",敞开心灵的互动与交流。(2)生生"对话",激活思维的交融与碰撞。(3)师生与文本"对话",超越自我的启迪与熏陶。  相似文献   

14.
胡文良 《教师》2011,(20):68-68
"情境"实际上是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情绪的学习场景。情境教学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鲜明特色,在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上有独到之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情境,努力构建阳光课堂。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界对"语文观"的讨论,值得华文教育界关注和借鉴,华文教育有必要回眸"语文观"的纷争;哪些元素构成"语文"的有机系统是讨论华文教育的前提,以往的六种语文观,都提到"语言"这个元素,提取"语言"这个"公因式"以后,剩下的元素还有"文学"、"文字"、"文章"、"文化"、"言语",分析这些元素及其构成的语文系统是讨论语文观的出发点;对华文教育的现象与本质有种种不同看法,华文教育的本质是对外汉语文教育,它与对外汉语、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三足鼎立,成为国际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需要,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低年级实施了"悄悄话"系列工程,从而使我的育人工作更有艺术性和实效性。一年级:对你说句"悄悄话"童心是诗,童心是歌,童心无邪,童心纯洁。在儿童心里播撒阳光,定会收获光明;在儿童心田播撒  相似文献   

17.
李红荣 《考试周刊》2010,(39):59-60
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课本里的选文蕴含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因子和美的元素,是学生人文素养积淀的营养剂,是学生语言习得的试验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语文教学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夹竹桃》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阳光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教师只有自己内心先"阳光"起来,才能以此"照亮"学生;而一旦学生"阳光"起来,他就能像"光源"一样,既"照亮"他人也"照亮"社会。没有"阳光"的教师,哪来"阳光"的学生?要用阳光般的爱来温暖学生,让阳光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归纳逻辑分析法,对阳光体育与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为,阳光体育与素质教育都具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特征。为确保阳光体育扎实有效地开展,首先,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其次,应该改进学生评价体系,由"学习第一"向"健康第一"转变;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督导检查力度,保证整个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实效。  相似文献   

20.
"语文味儿"是什么?"语文味儿"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东西。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就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达到语文素养的形成,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现在的语文应该舍去花哨与浮躁,向"语文味儿"更浓处漫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