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阅读速度(Reading speed)和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两者的综合能力称为阅读能力。当前,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英语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怎样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克服指字、头部摆动,声读、心读、心译,逐字阅读,复视等不良习惯;运用掠读、跳读、细读等不同的方法;掌握猜词技巧,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2.
阅读能力是阅读精确度(accuracy)和速度(speed)两者的有机结合。阅读精确度是指迅速抓住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mainidea),阅读速度是指每分钟所读词数(WPM—Words Per Minute)。只有提高两者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谈得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4.
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学生往往只喜欢在“读”的形式上作了解,比如读准(关于字音)了,读顺(关于节奏)了,但并未读懂(关于文章内涵)了。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阅读的认真程度所致,他们往往觉得“读”到一定程度,就心中欣慰了,而懒于对更深层次挖掘;另一方面却是由于阅读方法局限所致,尽管他们有心要去挖掘深刻的文章内涵,却显得有心无力。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句话对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量和质提出了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正石 《考试周刊》2011,(29):62-6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关注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定位 (一)新课标要求 1.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匝确、自主地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科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12条要求,强调“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我对自己所在学校四、五年级的学生(202人)进行了一次数学阅读状况的调查。问卷包含五个问题:(1)你喜欢阅读吗?(2)平时解数学应用题你一般读几遍?(3)你能经常地阅读数学书吗?(4)除了数学书,课外你还阅读哪些有关数学的书籍(或报纸)?如果是书籍,你读过几本?写下书名。(5)你认为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一、读中活动策略的不同。 效果不同在阅读教学的读中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精读(intensive)、填写表格(filling in the table)、排序(ordering)以及jigsaw reading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具体信息,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实效。在一次赛讲时,参赛教师都运用了差不多的阅读策略,可效果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校“儿童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研究”课题组的教师经过几年的实践与跟踪,针对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2.
陈丹丹 《成才之路》2010,(15):27-27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阅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试从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和阅读后(postreading)三个方面阐述阅读的策略,以此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生良好阅读素养的形成,需要日常静心阅读的修炼,也需要适切活动的及时介入。学生的天性是活动的。对于阅读而言,学生尚未进入自律状态(知道该读什么,该怎样读).还需要借助活动的力量从阅读态度、方法、感悟等方面进行助推。因为,合适有效的阅读活动可以是——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的要求,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并对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作了具体规定。即:“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图式、图式理论以及它们在第二语言阅读理解中的应用。认为只有充分发挥读所具有的图式,并有意拓展该图式(即背景知识),才能使读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阅读主要由课内和课外两部分组成。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各个年级段的阅读量。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8.
许天佳 《教师》2012,(27):72-72
近年来,小说阅读成为高考中的常客,很多省份在考查现代文阅读的时候选择小说,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进行小说阅读的时候,要读情节,读人物,读环境,如果把握住这样几个方面对于提高成绩是有用的。一、读情节把握好一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对于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考试中对于情节的考查,往往会设置这样几种题目:(1)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解题思路:根据小说情节理清结构,明确写了什么。如:(2009安徽)《董师傅游湖》,题: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解答这一道题目了解文章的情节即可,在对情节有效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就能正确作答。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