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04年至2009年<中国青年报>报纸上以"80后"为标题的142个文本.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比较客现地报道"80后",呈现的"80后"形象以正面和中性形象为主.  相似文献   

2.
30年前,曾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单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大都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大转折年代,胡乔木以多篇讲话和文章,对调整阶级斗争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同是亲历这段历史又对重要事件有所参与的吴江同志,却在30年后,于2010年5月7日,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留下一份重要的史料>,想用他称之的"为防止日后遗失,特记载于此"的两条史料来说明,由于胡耀邦的阻止,胡乔木欲发动又一次反"右派"运动的打算才未能得逞.对此,7月23日,我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了一篇<为吴江同志"重要的史料"做一点补正>(以下简称<补正>),就其中胡乔木以波兰事件为殷鉴致胡耀邦信的史料提出质疑.他又于8月6日在该报发表<对我所提供的两条史料的补充说明> (以下简称<补充说明>)作为回应,并且继续坚持他从两条史料中得出的结论:"胡耀邦的这种态度,实际上是阻止了又一次反'右派'运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先锋戏剧<红楼梦>中,一种后现代风格的诠释和拥抱大众文化的创作态度赋予了<红楼梦>全新的阐释角度和犀利的文化讽刺意味.本文以话剧<红楼梦>为主要探讨对象,从其戏剧风格和创作视角两个角度解读张广天的"先疯"戏剧.  相似文献   

4.
精确新闻报道中的"数字陷阱"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运用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结果来报道新闻,分析新闻事件.这种报道方式始于美国,一诞生就以确切的数据统计和严谨的研究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73年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写作的<精确新闻学>奠定了它的理论地位,20世纪80年代全美几乎所有的新闻院校都开设了"精确新闻报道"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人的生活方式、理念虽然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仍然遵循着传统的家庭婚姻生活模式,因此,婚姻家庭剧是电视剧的主打产品.在反映婚姻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中有不少是直接以婚姻为名字标识的,如<结婚十年>、<新结婚时代>、<晚婚>、<金婚>、<中国式离婚>等,几乎包含了"婚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群落来说,对通史研究的兴趣极为重要,新闻传播通史研究是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但其研究与教学有着现实的尴尬.新闻传播通史研究的"新史学观"是解决这一尴尬的出路,它的要求是引入社会史范式和激活鲜活的新闻史叙事.本文正是通过对李彬先生<中国新闻社会史>一书的分析来观照上述问题与出路,并对此书的一些局限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7.
外国传媒有关"消息来源"的使用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两个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传媒使用"消息来源"尤其是匿名消息来源的关注和争论.一件是美国<新闻周刊>因引用匿名来源的错误消息,导致"美军亵渎<古兰经>事件"报道失实.5月9日的<新闻周刊>在一篇报道中引用一位匿名政府人士的话说,调查人员已经发现证据--在关塔那摩美国海军监狱的审讯人员将<古兰经>扔进厕所,并用水冲下马桶.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奋斗》的传播艺术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析电视剧<奋斗>的传播艺术.作为青春偶像剧这一类型剧的最新代表,<奋斗>在继承一些传统元素的同时也具有创新套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它传达的则是传统与反叛共存的价值观;而从影响力来看,<奋斗>实则为受众展开了一场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时话.  相似文献   

9.
一、"戏仿剧"作为文化策略而出现的戏仿形式 当今银屏上戏说剧作为比较"典型的"的电视剧类型,是新产生的一种电视艺术"文体".在历史故事剧的叙事中.戏说剧的"戏仿性"最为鲜明."戏说剧"代表文本有:<戏说乾隆>、<戏说慈禧>、<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四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两部)、<还珠格格>、<神医喜来乐>、<七品钦差刘罗锅>、<刘罗锅断案传奇>、<梦断紫禁城>、<李卫当官>、<新白娘子传奇>、<新梁山伯与祝英台>、<大脚马皇后>、<少年包青天>等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电视剧,作为一门最年轻的叙事艺术,虽然仅仅经过了40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据2002年统计,当年审批通过的电视剧已达到了804部、16420集,电视剧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观看电视剧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对于电视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电视剧发展史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北京广播学院的高鑫教授和吴秋雅博士合著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可以说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两张晚报的新近改版与竞争无疑是今年以来上海报业市场上最精彩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6年前,<新闻晚报>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创刊的,拉开了晚报市场竞争的序幕.当时<新民晚报>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地位.今年5月18日,传统的<新民晚报>以"革新者"的姿态开始"破釜沉舟",全新改版.而<新闻晚报>6月12日赶在欧洲杯足球赛开赛当天改版.  相似文献   

12.
"80后"的悲观情绪及其出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后"并不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群,而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写作群体.他们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是韩寒(代表作<三重门>)、许佳(代表作<我爱阳光>)、郭敬明(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张悦然(代表作<樱桃之远>),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韩剧、台剧大肆盛行之际,一部<奋斗>以黑马之姿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让观众看到了有别于以往的青春偶像剧,深受观众的喜爱.在这之后,<奋斗>的导演赵宝刚又导演了<奋斗>的姐妹篇<我的青春谁做主>,同样也获得了好评.<奋斗>系列以它们的本土化、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观众的青睐,<奋斗>系列的成功也为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二平 《青年记者》2007,(20):59-59
叙事学家把叙事分为两个层次:"故事"和"话语"。作为对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叙述与建构的产物,新闻话语无疑是一种叙事话语。叙事分析的资料不仅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童话",还包括"新闻报道"。叙事是对序列事件的再现,再现是逐一展现的过程。如果对一组事件的了解是不完整的,那么无论遗失的信息是被暂时延宕,还是被永久压制,对已知事件的阐释都可能得到被压制或被延宕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80后"这一概念从一出现就被贴上了标签,人们对这个群体的认知有一定的偏颇,媒体的报道当然起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报>关于"80后"报道的分析来探讨其报道特色,以及报道中是否存在对"80后"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性文本,电视剧<蜗居>以"房奴"、"小三"、"新移民"等社会问题为叙事核心,在引导民众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有意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对<蜗居>的解读和参与形成了一种受众参与式文化以及一群自称为"蜗牛"的粉丝,他们不仅热爱文本,还具备高度的身份认同感,进而建构了自身的虚拟社区.不过,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蜗牛"内部出现了分化.电视剧通过对"两姐妹"母题进行描述,试图给受众以正确引导.然而,剧中问题的解决模式与结局的悲剧性并不具备普适性,换言之,<蜗居>虽然提出了社会问题,却并未能给出一个真正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罗锋 《现代传播》2007,(6):98-101
重庆"钉子户"事件在2007年3月成为网络与传统媒体关注的焦点.网民首次参与新闻事件现场报道使得事件本身成为新闻传播视野中一个极佳的研究范本.本文认为这种传播路径凸现了媒介叙事转型从传统媒体致力于想象共同体的建构到新媒介时代网民的个体化修辞.这种参与式草根新闻叙事模式带给我们的冲击无疑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剧势”是电视剧叙事过程完成后的状态。电视剧叙事是一种循环且上升的过程,即叙事单元在“蓄”后“转”.在“转”后又“蓄”,经过循环叙事后达到高潮和结局,这种“剧势”表现的形式是“曲”。电视剧依据一定的叙事动力形成“曲”的“剧势”后,目的是为了符合观众的阅读欣赏心理。这里所说的“剧势”是从“文势”这个概念中引申出来的。“文势”是明清小说评点家们评点古典小说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内涵是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读者审美心理机制之间的契合。通过对古典长篇小说及电视剧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可以看出,电视剧叙事的“剧势”和古典长篇小说叙事的“文势”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家庭剧一直是美国电视剧中非常成熟的一种题材类型.随着电视剧艺术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美国家庭剧在主题的探索以及风格的开掘上着意创新,其中所展现出的独特叙事魅力更代表了美剧艺术风格的突破.本文试图以电视剧《绝望主妇》为例,从叙事学的视角,在叙事者、叙事结构、叙事表象下两性关系的建构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创新进行深入阐释,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像话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