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赣方言的语音结构系统具有自身的特点。文章从语言迁移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赣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了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语言迁移存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因此,汉语方言对于英语语音的学习存在迁移作用,包括声母、韵母和汉语相拼规律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本文以济南、成都和萍乡方言为例,比较了它们与英语之间不同的语音系统,探究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的表现,并提出改进英语语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头脑里原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时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就是语言迁移。促进新语言学习的迁移为正迁移,阻碍新语言学习的为负迁移。吴方言是我国七大汉语方言之一,与英语在语音上差别很大,本文阐述了吴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的负迁移,提出了针对吴方言区的英语语音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由于汉英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发音系统,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将方言的发音特点迁移到英语发音中来,进而影响了正确的英语发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汶上方言为例,探讨克服方言对英语发音负迁移作用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更好地语音教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李勤 《考试周刊》2008,(17):146-148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就是语言迁移.促进新语言学习的迁移为正迁移,阻碍新语言学习的迁移为负迁移.本文从语言迁移理论-着手,论述了泗阳方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迁移作用.通过对泗阳方言与英语语言在语音语调方面进行对比,找出迁移的因素,尽量减少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泗阳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语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汉语方言的发音方式或发音习惯不可避免地使英语语音的学习发生或正或负的迁移,从而影响我们学习英语语音的效果。文章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出发点,总结出河南信阳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与英语语音的异同,认为在对信阳地区的学生进行英语语音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在比较方言与英语语音差异的基础上,选用有针对性的教材和影像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的发音规则,并按照规则进行相应的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7.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作为汉语的一个变体,昆明方言与英语在音系特征上存在着一些异同点。语言的对比特别是语音的对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尤为重要。将昆明方言语音语调与英语语音语调从音段和超音段两个层次作对比分析,探索到两种语言的音系差异,以克服在英语语音语调学习过程中方言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掌握到很好程度之后开始的,因此英语发音极大的受到母语的影响.本文从语言迁移理论出发,举例说明了河南地区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帮助河南方言区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好地进行英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尤其是学习者自身的方言是语音习得的一大主要障碍。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理论支撑,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方言的语音特征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只有充分了解了河西地区方言与英语语音的具体差异,才会较大程度的改变该地区英语学习者的语音面貌。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语音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文章从迁移理论出发,通过对比研究安徽省方言语音声母和英语辅音,分析方言语音声母对英语辅音学习的迁移影响,并提出教学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语音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大学生。在影响我国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众多因素中,负迁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充分认识汉语母语和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对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语音卷013图介绍930个汉语方言点保留入声的情况,并绘制必要的方言地图。官话多数方言的入声已消失,但保留入声的方言也超过了四分之一数,主要集中在晋陕官话、江淮官话和部分西南官话。南方方言中,粤语、闽语、吴语、客家话入声都保留得比较好,赣语和湘语则有所落差。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多数尚能同时保留入声韵尾,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韵尾的方言已经很少,湘语则完全失落。从入声和入声韵的演变情况看,湘语是南方方言中最为创新的一支,跟西南官话的表现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3.
闽粤方言和东南亚英语变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英语是一种英语变体,正如名称所示,它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是该地区的前英国殖民地的第二语言。闽粤方言作为主要的底层语言,影响了东南亚英语的生成与发展,使其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一些常见特点与英美等国的英语有很大差别。对闽粤方言和东南亚英语变体的语言接触和文化融合的研究,有着其独特的视角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测试员对第四题“说话”项的语音面貌归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测试评分是否公正合理,而只有对语音错误类型进行准确定位,才能对语音面貌进行正确的归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一些对应关系,找到一种更科学的、探作性更强的方法,使语音归档更清楚、合理、便捷。测试评分更准确、快速、稳定。  相似文献   

15.
英汉属于通过两种不同语系,其语音有相同(似)及相异之处,母语为汉语尤其是汉语方言的人对英语语音学习会产生一定的负迁移影响。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取样等方法,可分析广西不同方言区大学生英语语音发音的不同特征,了解广西大学生英语语音发音水平现状:不同方言区的大学生英语语音水平整体不高。高校应加强语音教学,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上,可以通过计算多个汉字在不同地区的发音差异得到。汉字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声母一般是辅音或零声母,可以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4个维度描述其特征;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组成,其中的元音特征从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和唇圆度3个角度刻画;声调用五度标记法表示,这样就建立了用21个特征刻画一个汉字音节的量化模型。对42个代表点之间语音差异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论河南方言对商务英语专业学困生语音学习的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在第二外语的学习中起着负迁移和正迁移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南方言的研究,分析它对河南高校中商务英语专业学困生英语口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产生的原因,这将对学困生正确学习英语发音和促进口语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谐音习俗是因语音相谐而形成的民俗事象,其产生是建立在语音的基础上.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特点,因而形成了各地不同的谐音习俗.汉语方言的声母、韵母、韵尾、声调等方面都能直接影响到谐音习俗的形成.同时,谐音习俗的研究,有助于对汉语史的研究,特别是对语音的发展演变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的英语语音往往存在较大的问题,而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区,很多英语教师自身还存在“方言式英语”现象.中学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听力、语法、阅读和写作上,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语音准确性的把握.这一现象值得英语教育工作者反思.  相似文献   

20.
论汉语方言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汉语方言研究的几种理论和方法。并以语言事实为例,说明汉语方言在研究过程中,既要尊重语言事实,又要重视对语言理论的学习和提炼。既要借鉴西方语言学的合理成分。同时又要结合汉语实际,大胆创新,丰富世界语言学理论,使汉语方言的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