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有多情的雨;北方,有粗犷的风。湘西孕育他生命的根;黑龙江喂养他艺术的魂。四十五年的生命履历,近三十载的诗歌生涯,他寻寻觅觅,他觅觅寻寻。有过稚嫩,有过单纯,布过平庸;漫长的诗之途,他的前行,他的探索也是坎坎坷坷的。但是,他情不变,他志不移,在痛苦的自我否定中,他又不断地创建自己。经过一次次艺术的蝉蜕,一九八二年,他终于找到了“祖国体系”的抒情对象,他的诗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声音由粗浅变得深沉了,他的感情由直露变得含蓄了,他的语言由单调变得丰满了。他获取了诗的真生命——他有了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正>给司马奈尔的一封信:司马老大你好!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也是名忠实话梅,但是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们班有名同学以前一直没有我成绩好,但升了一级后,他的成绩变得比我好,老师们都很喜欢他,我很嫉妒。我跟他还是同桌,一看到他我就读不进书,心情变得很差,我害怕自己不如他,考不上理想的中学。请你帮我好吗?  相似文献   

3.
说人到中年,因为看的事、经历的事多了,就会变得小心谨慎,明哲保身。但是这一点用在崔永元身上一点也不合适。明明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离开了中央电视台,在传媒大学做起老师的他,却变得更加随性甚至任性起来。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他对某些人叫板,成为舆论风口浪尖中的人物。有人说他“个性”,有人说他“任性”,有人说他“张狂”,有人说他“侠义”。是什么让他频频拍案而起?又是什么让他倍感叹息?  相似文献   

4.
刘岩 《初中生之友》2011,(17):48-49
<正>在他的唠叨中,我的确变得成熟了也,坚强了。我家的老爸特爱唠叨,就差一张嘴成天挂在我身上了,背地里我叫他"唠叨老爸"。他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长得挺像我,哦,不对,是我长得挺像他。但是有一样我不像他,那就是他有一张特厉害特爱唠叨的嘴,说起话来就没  相似文献   

5.
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农民,花了许多钱买下一块土地,但是这块土地贫瘠到种不了任何农作物,他的心情变得很沮丧。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矮灌木丛中竟然藏着许多响尾蛇。他灵机一动,决定在这块劣质的土地上大量饲养响尾蛇,生产响尾蛇罐头;又大量将蛇的毒液提取出来作为血清销售。他的生  相似文献   

6.
善待自然     
自然,是我们共生共存的地方;大自然(请注意与前文在相同位置使用相同的名称),是我们所依赖的地方。我们离不开大自然,但是这几年来,大自然变得不耐烦了,她渐渐地发怒(如何发怒?请描蓦),他(前面是"她",此处是他,二取一使用)要报复我们。  相似文献   

7.
生金蛋的鹅     
译文一天早晨,一个农夫发现自家的鹅窝中有一只金灿灿的蛋。他将蛋带回家,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金蛋。此后,农夫每天都能得到一个金蛋。从此,他靠卖金蛋变得富有起来。农夫变得越来越贪婪,他想一下子得到鹅肚子中所有的金蛋。于是,他杀死了鹅,但是,鹅肚子中什么也没有。  相似文献   

8.
《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消极腐朽令人憎恶的别里科夫。他被视为一个公害,成为了世人都唾骂的公敌。但是,我却不全这么看。首先,我觉得别里科夫很可怜,他很孤独也很无助。试想:虽然在当时的那个社会里,别里科夫的所作所为也确实带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来”,无形中给世人套上了一个锁链。但是为什么在他刚刚开始“装进套子里”的时候,没有人去帮助他,开导他跳出套子?难道说在他还没有变得顽固僵化之前,他没有朋友?难道就没有人能够因为人性所固有的爱心或者同情心去帮助他、救救他?所以,我认为别里科夫会变得那么消极腐…  相似文献   

9.
杨永龙 《家长》2014,(1):27-28
正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经常得到的是父母的批评、否定和斥责,但是孩子又很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肯定,所以转而以聊天的方式来获得这份缺失的心理满足。家长:老师,您好!最近我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教了,他现在对学习变得毫无兴趣,却迷恋上了手机上网聊天,我说要他取消手机上网,他就要寻死觅活。他现在读初二,正是关键的时期,真是把我给  相似文献   

10.
《父母必读》2010,(6):131-131
儿子去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已经一年多了.他非常喜欢音乐。但是自从中途因调整时间换了老师后.就对练琴变得很抵触。平时我要上班,一般都是由小姐姐带他去,不过为了了解一下他学琴的情况,玻还是请假带他去了一次。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爷爷60多岁,别看他退休十几年了,可他一天也没闲着。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少不了他,一天到晚总乐呵呵的。但是爷爷最近变了,变得闷闷不乐,常常望着一本书叹气,这是怎么回  相似文献   

12.
My Story     
Y 《同学》2002,(9)
1 我不喜欢写作文,特别是这种长篇大论,但是今天我愿意提起笔叙述我的故事!!刚升入初中,我把一切都放在了学习上,整天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遇到了他,一切就变了,他就是C。C很幽默,因为他很爱上课讲话,所以老师就把他安排在我前面,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就开始变得多姿多  相似文献   

13.
假期,我读了德国小说家威廉·豪夫的著名童话《冷酷的心》,这篇童话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它以纯真和善良的情感深深打动了我。童话讲了一个叫彼得的人过着艰苦的烧炭生活,可他向往过有钱人的生活。一天,他碰到一个小玻璃人,说能够实现他的三个愿望,可是彼得的三个愿望却不合情理,小玻璃人不答应,消失了。于是,彼得又找到了一个“换心人”,请他把自己的心换成有钱人的心。那人帮他换上了石头心,彼得变得有钱了,但是他的冷酷心肠使他对家人也变得喜怒无常,妻子和妈妈相继离他而去。后来,他终于发现有钱并不快乐,便向小玻璃人求助,设法换回了自己…  相似文献   

14.
三心果     
开心果常小乐在街上走着,老是开心不起来。“对不起……”“对不起……”他不断地在心里重复着,希望心情变得轻松一点。但是,不行。笼在心上的那块乌云老是驱之不散。他回头望了望。他甚至想,只要能再看到那个身影,他就立刻转身,向他们奔去……可是看不见了,一点也看不见了,连省人民医院的轮廓也已被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大楼完全遮掉……这使他变得更加怅然。  相似文献   

15.
我根本不相信,自己还会记得他。那年我参加了学校里的文学社,整天捧着张爱玲、三毛的小说看个没完,哪里还会对男生产生兴趣。但是小雪却不一样了,或许她不是刻意的,或许就是那天放学后不经意地与他擦肩而过,她就记住了他的样子。小雪因此变得幸福而忧郁。她的长相很普通,却有一双十分清秀的大眼睛。如今那双眼睛里盛满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竟然让她变得妩媚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乡村教育观念 陶行知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相似文献   

17.
张女士(家长):我儿子今年13岁,在小学时他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在家里也是有说有笑的,学校里有什么事常回来说给我们听。但是近一年来,特别是上中学后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长高了许多,而且人也变得怪怪的。回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说话,我们问他,他也不愿多讲,多问几句他就会显得极不耐烦,动不动就发火:“烦死了!”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批评他时不是顶嘴就  相似文献   

18.
寻爱之旅     
<正>如果仅仅从故事情节来看,日本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成年人带着一个孩子寻找孩子的母亲。但是,当这个成年人向来无赖更兼泼皮,满脑子都是荒唐念头,而他带着的这个孩子又恰巧沉默内向时,故事突然又变得一点儿也不简单了。  相似文献   

19.
珍稀蒙古兔     
“我们通过付出才变得富有,因为拒绝给予才沦为贫穷。”约翰失业了,但他向我保证,他会竭尽全力找到工作来养活我们一家。我们有三个不到五岁的孩子,还有一个马上要出生,全家完全依靠他的收入生活。但是几个月过去了,他的工作机遇一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作品意蕴的繁多与纷纭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很少有人想过,他不是专业作家,更不自视为伟大作家,他不需要考虑整个人类的出路,也没有将人类带出苦难的使命,面对恐惧,写作仅仅是他本能的解放。当心中的恐惧有所投射和纸上的恐惧面对面时,这恐惧便会有所消解;当恐惧变得客观的时候,他才会有勇气与之对视,而文学恰恰成了他将恐惧真实化的桥梁,成了宣泄和释放的幌子,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