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惭惭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相似文献   

2.
月,阙也     
“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  相似文献   

3.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相似文献   

4.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相似文献   

5.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  相似文献   

6.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20分)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这是一本近两千年前的文字学家专著的解释。阀,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鉴赏》2010,(1):74-77,111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相似文献   

9.
残缺     
“月,阙也”,这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对月作出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这解释让我疑惑。曾国藩把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呢?这斋名也让我疑惑。“缺”有什么好呢?为什么不求完美呢? 一直在等待一个月圆的晚  相似文献   

10.
我家不缺吃的,也不缺穿的,电器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那我家到底缺点儿啥?我家缺少了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听了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1.
为难的答案     
老师:"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使你为难了吗?" 学生:"不,老师,为难我的是那要命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文中有"若不阙秦"句,其注解为:"[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据《汉语大字典》载,"阙"字有三种读音,分别为"què"、"quē"、"jué",为何这里读为"quē",解释为"侵损、削减"呢?本文试解释之。本文原文选自《左传·僖公三  相似文献   

13.
彼此彼此     
为什么打架?舍老,师,我再我也要不求想换和宿他住一个屋了!为什么?我简直快疯了他这是恶人先告状,请听我解释。阿仁昨晚把实验室的羊牵来了,我并们且的让宿羊舍住里在。一只羊?你胡说!你们为什么不打开窗子呢?您知道,那味儿有多大,可以让人窒息!那我养的鸽子不就飞到室外去了吗  相似文献   

14.
记一次演讲     
轻轻翻过记忆的纸页,我又来到了那年的寒冬。那天,天很阴,就像我沉郁的心情。手中那张小小的纸片上的那一个小小的"1"字,让我近乎崩溃。为什么我是1号?为了这次演讲比赛,我努力了那么久,上天为什么要和我开这个玩笑?万事开头难,我真的要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吗?我自嘲地笑了两声。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第七篇的《军争》中有这样的论述:包围敌人时要留出缺口,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好不容易围住了敌人,为什么再故意留个口子呢?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为什么不能逼迫呢?其实道理就一个——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在班级管理中也应"围师遗阙",即要严中见宽。正所谓"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有些时候,班主任得对一些事情"故意"不管。这里的"故意"我解释为宽容。例如,某同学常迟到,每次迟到都被你严厉批评教育一通,后来改正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又迟到了一次,这时你与其再  相似文献   

16.
阅读父爱     
"母爱似水,父爱如山。"许多人总喜欢赞美母爱那无私的爱。但父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世人不懂得阅读和感受父爱的厚重而已。小时候,父亲对我十分严厉,甚至很少对我笑。于是,我和父亲之间的交往变得很少很少。当时的我总在想:为什么父亲对我如此冷淡,我好像并没有做出什么令他不开心的事来呀?……我甚至还有过自己不是他亲生孩子的念头。一天下午,我和朋友们在离我们不远的一片开阔地上玩。本来,我们都沉浸在游戏中,但谁知,因为太着迷,我不小心绊  相似文献   

17.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李广仓 《教育文汇》2012,(11):35-36
为什么指南针永远指着南北极?这个现象使童年的爱因斯坦大惑不解,也使他后来对科学着迷,最终提出了"相对论",成为上个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有人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科学家和优秀的学者在谈  相似文献   

20.
流云降龙记     
正英雄、诗人、佳人总是辈出于乱世。宋庆元年间,连天的烽火中不知会上演几多凄美故事?读两阙宋词——无论是醉卧沙场,还是凭栏凝望——一定能够感受几分悲欢离合。宋词的韵律竟也能够让老外着迷,本书的作者来自英国,机缘巧合之下读到一本英译版宋词,于是他展开想象,写出了这段充满浓郁东方色彩、"宋时明月"之下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