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在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中纳入标准并且使用的MI—MO系统和空时编码技术.针对空时编码中的空时分组码,文中率先研究了在两个发射天线和一个和两个接收天线的情况下的空时分组码的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2.
利用手机屏蔽器和自制天线进行定向发射,自制简易场强仪、检测线圈、发射天线反射器和接收天线反射器进行检测和接收,检测线圈和发光二极管显示接收信号强度,既能演示电磁波的发射、接收和反射,又能演示微波无线电能传输,制作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室内轨道机器人的导航方法,该方法利用了一种基于不同到达时间(TDOA)算法的主动定位系统.一种主动式的导航信标系统被使用在该系统中,这种信标包括一个射频通讯模块和超声波发射模块.某一个信标的位置可以通过信标和两个固定在轨道机器人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之间的距离关系来确定.当信标上的射频通讯模块接收到机器人的同步命令后,超声波发射模块就会发射超声波信号,根据超声波和射频信号在空气中不同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信标到两个超声波接收模块的距离.然后在利用TDOA算法可以在机器人坐标系中得到信标的位置坐标,再利用坐标转换就可以得到机器人在室内全局坐标系的位置.同时,一种基于计算几何精度因子(GDOP)的信标选择策略也被提出,用于选择信标.通过实验证明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空时分组码的复正交设计理论的推广,推导了基于坐标正交设计(ClOD)的空时码构造方法,并在准静态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中,对802.16d(e)中使用的四发射天线基于CIOD的发射分集配置方案A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些码具有较低的译码复杂性,与基于复数正交设计的空时分组码的译码复杂度相当,但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5.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用户通信系统下行链路中,当发射端知道信道状态特性(CSI)时,即对发射端进行预编码设计,使接收与发射联合处理可获得较好的通信性能。本文着重分析目前MIMO多用户系统下行链路的三种预编码技术,即直接信道求逆的迫零预编码、规范的信道求逆预编码和基于THP预编码。分析了迫零预编码性能不好的主要原因,可以由规范的信道求逆预编码进行改进,并得出非线形预编码THP预编码性能优于前面两种线形预编码。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以上分析。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96-101
以MSP430G255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套小功率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给出了完整的系统方案和详细的发射功率计算过程。在接收端引入软件控制,实现了手动搜台和自动搜台等功能,既可以作为调频接收机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发射/接收系统整体使用。系统涉及到的知识点丰富、综合性强,涵盖了压控振荡、频率调制、频率解调、射频功放、低频功放和MSP430单片机等内容。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成本低廉、趣味性强,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适合在实验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我们在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应关注其科学原理,以便能够更顺利地应对中考联系实际的综合题.关注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8.
该文为实现智能小车的避障要求,设计了一套超声波传感器测距系统.首先介绍了超声波传感器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设计,并详细介绍了使用CD4051的简单电路实现多路超声波信号的循环发射与接收电路以及接收芯片CX20106的使用情况,最后给出了如何提高精度的方法,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新型节能插线板的无线控制理论方法。基本原理是:发射端自动感应人体红外信号,通过其单片机的控制发射调制信号,经无线空间传输继而控制接收终端(即插座)的开关状态。它一方面能根据人们的需求选择检测室内是否有人存在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能弥补传统的单端(即感应探头和继电器为一体)的节能插座感应距离比较短的缺点。经实测,发射端通过人体红外感应被激活发出信号后,可支配距离其20 m远处的接收终端做出开关动作。能够方便控制多种用电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于文高 《物理教师》2007,28(10):《物理教师》-59-59,61
新的课程标准从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的高度论述了加强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其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内涵,使我们对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有更深的理解和明确的方向.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实验的研究和创新应贯穿探究精神,下面结合一个实验案例加以说明.在探究和学习人教版的高中物理选修3-4第14章第3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之前,笔者引导学生:(1)搜集相关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实例;(2)重走科学家赫兹的探究之路,如何设计并演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3)重温初中有关这方面的实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由于学生们课外准备充分,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