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性别差异:性别有"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之分。前者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别,后者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这里指的是男性班主任和女性班主任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方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影响着男女两性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心理、生理特征和数学本身的学科特征,并没有造成两性数学能力差异.促进数学能力性别平等的对策有:继续扫荡“传统性别观”的残余,加强女性的数学教育,建构性别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3.
汉语和英语在构词、语义、语用及言语交际行为上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性别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男女语言行为的要求发生变化。语体差异是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女性语体特征的形成。社会文化语境会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语用的差异反映了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差异。从社会文化语境层面来看,性别词语、闪避词、委婉语及女性规范化语言等句法语用特征均体现着女性语体独特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性度(性别度)指的是反映男性或女性心理特征的程度,它抛开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把人的体质、性格、能力和行为表现的特征抽象出来,分出男性行为和女性行为两大类.所谓男性度是指不管个体本身是男性还是女性,只看其真正的男性特点有多少,与女性特点有多大程度上的差别.男女两性的差别从行为上看只有程度上的差异,并不是非此即彼.  相似文献   

5.
"男少女多",这是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不少人认为这是性别差异导致的必然结果.我们从感性认识上便不难体会到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的种种差别.这种差别体现了社会、文化等方面对男女两性在语言上的规范与限制,是男女两性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在语言上的反映.有研究表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男女两性语言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所谓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人与生俱来的,性特征)而言的。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的说法,社会性别是指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7.
男女使用语言差异的社会语言学及后现代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关系密切。男女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社会环境制约而形成的社会性别与男女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文章试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就英美国家成年男女在语言使用中的差异,分析了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文化因素。从男女在语言使用差异的体现、内容、原因及影响等方面探讨其社会文化属性;并结合后现代主义关于话语与权力及主体建构的观点指出了男女社会性别的差异及其在使用语言上的差异其实是话语权力运作的体现,社会文化所赋予的男性、女性形象也只是话语建构的结果而已,并非与生俱来、客观科学的。因而,作为个体的男性或女性应该明白所谓男性或女性形象是社会权力运作的反映,而自身也可主动去建构更便于两性之间沟通、理解的社会性别。  相似文献   

8.
性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定社会为男女不同性别的人们所分别限定的所思、所为、所言、所觉的范围。也就是说性别身份确定之后,与之相适应的角色性别行为才能在性别文化的制约之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影响性别文化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是社会文化因素和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社会文化因素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比之男性更为苛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女性原型,这在言语交际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透彻。本文试图通过对女性用语的传统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对女性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言语交际特征、风格的探求,对女性用语的特点作出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表现、影响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刻板印象则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角色、人格特征等方面僵固不变的看法,它直接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以及不同职业的选择。性别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合理现实,同时使这种不合理现实合理化、固定化。  相似文献   

10.
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期待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了,他们将这种期待融入当地的育儿习俗中.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儿童在求子习俗、生育和养育三个环节上有具体差异,其育儿习俗中的孕育、生育、养育过程中处处折射出当地人“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要转变俐侎人的社会性别观念需要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男性应该抛开性别偏见,而女性应该提高自身的觉醒意识,转变传统的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11.
性别易服(又名男扮女装)是多部莎剧中重要的舞台表现形式,不仅使情节跌宕起伏,也能产生戏剧化的效果.易服后的女主人公兼具男女两性的特质,超越了性别的羁绊,身心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象征着全体、力量、和谐的"雌雄同体"(或称两性兼体)是人类普遍的天性,孕育着两性平等,和睦相处的深刻内涵.文章主要运用后结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莎剧<威尼斯商人>中性别易服现象,论证性别身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雌雄同体颠覆了父权制社会"二元对互"的等级模式,挑战了传统的男权文化;其强调的男女两性特质互不排斥,反而可以达到更为理想的男女性别观.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理论强调男女两性自然性差异的基础上的社会差异,追寻所谓的动态的性别公正.动态的性别公正在实践中的应用即社会性别主流化,探讨性别平等的具体的实施战略,在实践中必须把社会性别纳入到决策的主流中.只有把妇女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推动女性与男性协调发展、妇女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加快人类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是由男性主导,建立在两性共谋而不是性别对抗基础上的,把女性解放纳入到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运动。这一方面为女性借助于男性的启蒙和支持,进入社会公共空间、争取各种权益提供了正当性,从而推动了男女平等、女性独立等女性解放运动在中国的迅速推进。另一方面,男性正是借助于民族国家话语的优势,压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女性追求性别平等权利的努力,从而形成了基于权力资源争权的两性冲突。这是有别于西方近代女权运动的女性解放运动实践,需要在中国情境中进行本土化的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就参与社会体育的两性比例而言,女性明显低于男性。造成这种弱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性群体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消极影响。文章在分析女性社会体育参与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转变社会观念、提高女性自身素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等方面对提高女性社会体育参与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晚秋 《文教资料》2008,(22):44-46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常会话中男女语用差异的主要特征,探讨产生这种性别语言差异的社会根源,从而使两性能更好地认识性别语言差异,培养性别语言差异的敏感性,避免两性交际中的误解,推动两性顺利和谐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在校女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有着独特的社会性别观.本文对在校女研究生的性别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三方面进行阐述.此外,笔者提出女性必须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及心理模式才能确立其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社会性别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性别角色和性别分工差异是由社会文化建构的。传统文化对男女两性角色的分配,实际上存在着性别歧视。提出"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对解释后天社会文化养成的可以改变的男女角色和领域划分都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可为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妇女的自身进步等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党艳芳 《文教资料》2009,(30):165-166
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两性的不平等,其原因不在于男女两性本质的差异,社会性别文化是高等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根源所在。高等教育是传递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关键环节。也在有意无意地反映和复制着社会性别关系。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首要因素,更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各领域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别从语音语调、词汇、社会语言学三个方面对英语中的男女性别语言差异进行探讨。对于前两个方面,着重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剖析了男女性别语言差异及其原因,指出标准、高雅的语言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典型特征,是其为了得到较高社会地位的集中体现。而男女性别语言差异在社会语言学中的体现,则是从交际的角度人手,指出话题、交际模式及交际过程在男女两性语言中的体现和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女性人身权利最直观的犯罪行为之一,强奸受到了女性主义者最猛烈的抨击.布朗米勒的《违背我们的意愿》一书集中反映了"强奸是社会制度和文化准则构建的结果"的观点.但是,一直以来,将男女两性定格成为变革男权制社会而彼此"斗争"的群体的主张对最终消除强奸现象收效甚微.从人性出发,重新理解"平等"与"差异"的实质含义,有利于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实现男女的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