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衔接实现了语篇的连贯。本文以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参考M.Hoey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框架,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包括英汉词汇的重述和搭配等方面。由于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有同有异,所以在英汉互译时,要特别注意运用词汇手段促进语篇连贯时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的一种模式,它通过语篇内各词汇项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把语篇构建成一个衔接连贯的语义整体。新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类,词汇复现在英汉语篇中的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2011杨洁篪外长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为例就新闻语篇的词汇衔接进行了个案分析,探讨了词汇衔接的形式和功能以及如何实现词汇复现在英汉新闻语篇口译的对等转换。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篇的连贯是由衔接手段实现的,语篇的衔接手段主要有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而在汉语中,语篇的连贯主要是通过语义衔接来实现的。本文拟以对衔接和连贯的理解为基础,并通过英汉语翻译实例来分析英汉语中的语篇连贯的区别以及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机制的一种,它体现了语篇内诸词项间在语义上的各种联系,对英汉语篇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衔接有助于语篇连贯,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通过具体英汉文学语篇个案对比分析,探讨了词汇衔接对于英汉语篇建构、尤其是语篇连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词汇复现作为词汇衔接的一种重要方式,增强了英汉语篇的衔接力,促进了语篇的连贯发展。本文分析、对比了词汇复现的各种形式在英汉口译语篇中的衔接功能及其异同,提出了英汉语篇的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词汇衔接体现了语篇内各相关词项之间的语义联系,对语篇的连贯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中表现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具体文学语篇个案分析,比较了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建构、尤其是语篇连贯的异同,认为在英汉文学语篇翻译中词汇衔接的转换有助于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语篇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7.
衔接是语篇连贯的重要内容,连贯的构建离不开衔接机制。在所有衔接机制中,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大体相同,两者又有差异,在词汇重复上尤为明显。英语语篇中不会过分地使用某一词汇,较多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其它衔接手段。汉语中倾向使用重复手段,特别是原词重复。英语语篇中上下义词汇项经常出现在同义语篇中,形成连贯的衔接。它们各自的类属关系,表明各自的层次和语义;汉语由于其衔接的内隐性特点,这种上下义词汇衔接关系不如英语明显。正确认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有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英汉衔接手段不尽相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兼顾源语和目的语的差异,调整翻译策略,从而获得一个语义连贯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时(tense)和体(aspect)在英汉叙事语篇中的衔接功能存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差异:动词的时体变化是英语语篇内部衔接与语义连贯的主要语法手段之一;汉语的时体意义与动词的形态变化无关,而是通过词汇手段或词汇一语法手段来表示的。  相似文献   

10.
语篇中通常使用衔接手段来达到语篇的连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形合英语和意合汉语的差异影响了各自语篇的衔接手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异同,更好地在翻译实践实现双语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词汇习得是语言技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传统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对词汇衔接理论的研究,从词汇复现和词汇共现两个方面探索新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可以使英语词汇教学进入篇章层次,让学生学会从篇章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词汇的选择和组织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其词汇习得和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语篇的连贯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对戈尔丁的小说《蝇王》进行分析,证明了词汇衔接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论述了词汇衔接得巧妙运用能给文章带来独特的文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词汇衔接指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表达连贯,旨在增强语篇连贯的能力,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中重要衔接手段之一。本文以Halliday等语言学家的衔接理论为基础,拟从分析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词汇衔接的分类和作用出发,详细探讨了各种词汇衔接机制在语篇连贯构建中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词汇衔接的两大模式,即复现和搭配,不仅可形成近程纽带,也可构 成远程纽带,其成功识别与重构对提高英汉语篇翻译质量有重要意义。小说Atonement 的中译本为分析英汉翻译过程中词汇衔接重构存在的问题及对语篇翻译质量的影响提 供了原材料,从中总结出形式对应的词汇衔接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词汇衔接是使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衔接方式上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了解了原文语篇中词汇衔接的关系,才能准确理解原文,从而确定译文的选词。译者不能照搬原文的词汇衔接方式,而应通过目的语的词汇衔接方式使译文语篇衔接、连贯。  相似文献   

17.
依据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用复现的词汇衔接方法,并结合Swales提出的体裁语轮分析法,以国际权威期刊System中的一篇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的摘要为例,分析词汇衔接模式能否体现摘要这一体裁的交际功能。研究表明,词汇的选择受制于体裁,对词汇衔接模式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体裁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1.Introduction It was Halliday&Hasan who made"cohesion"a linguis tic term to describe s uch linguis tic phenomena as reference,substitution,ellipsis,conjunction,synonymy and other cohesive devices.Halliday divided cohesion into grammatical cohesion and lexical cohesion in 1964,and Hasan,elaborated on grammatical cohesion in 1968 before they published cohesion in English in 1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