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思想力“原点”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的策源地。为了体现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及其办学宗旨和理想追求,大学应该从“学”与“行”两个方面对师生提出要求。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第一位的。“学”指学识、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行”是指大学要为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象是复杂的,我们从复杂性思想、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把教育世界还原到教育中的事件与关系,使教育中的关系成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教育研究应关注教育中的关系:就教育活动本身而言,应关注教育场域;就教育研究者而言,应持一种介入的态度;就教育学科而言,应努力跨越边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穿梭。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强政府、弱市场”到“强政府、强市场”的过程。当前,采取“强市场、强政府”模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理性选择。要建立成熟的、高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善治政府;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有序发展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大学制度,是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用以规范大学内外关系的规则和运作机制;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融合。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活动的主体有大学、政府、社会,客体是规则和运行机制,本文拟从大学、政府、社会的行动路径来思考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一、大学:从分权而治到有序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的主责在于遵循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使命及特性,藉以《大学章程》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大学组织处于外部环境影响与内部力量影响的均衡状态,在组织内部具有理性科层组织和政治属性组织的双重属性,使得大学治理呈现模糊性和复杂性。高等教育机构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因素制约都处于中等程度,既要受外部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又要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同时既受内部控制又要对外保持一定的开放度。现实的"实然"状态是在三角模型中,出现了学术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的不同治理模式;理想的"应然"状态是学术、政府、市场的内外部力量保持平衡,大学治理在内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相对自主的发展状态。从内部的理性科层组织和政治属性组织来看,大学治理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实的"实然"状态要么是以科层官僚制为主,按照行政机构模式管理大学,要么过分强调某一部分人的利益与权力;理想的"应然治理"是既要发挥理性科层制的作用,提高治理能力,同时更要从政治组织属性看待大学治理,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文化,有效化解冲突。中国的大学治理要从"求变"到"求治",从治理变革走向治理建设,从治理体系转向治理能力,从治理目标转向治理效能,实现从大学治理的"实然"现状走向"应然"改革。  相似文献   

6.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斯尔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播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为了大学的独特性和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其办学宗旨和理想追求,大学应该从“学”与“行”两个方面对师生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教界和学术界存在某种程度的混乱。大学部分放弃了“普通教育”的基本使命,大学学者有沦为“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危险。要改善这种状况,现代大学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方面,需要一如继往地关注并承担起“普通教育”的基本使命,使所有学者从事的高层次研究建立在人类共同的知识体系之上。这样,大学才能真正成其为大学,成其为知识型社区;处于这种社区的学者才能既符合古典理想又达到时代标准。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大学与政府、市场关系的日益复杂,大学功能的不断演进与多元化,学术道德沦丧的危机也日益凸显,大学学者必须在“学术真诚”基础上坚守其基本的学术准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从建立有利于学术自由实现的制度环境入手。重点在于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依法落实和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理清社会与大学的关系,依法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管理;理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依法构建大学内部权力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点传递     
所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明确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和义务,全面把握和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力和责任的一种管理制度。今天,在我国提出“现代大学制度”这样的教育命题,意义非凡。雷振岳在《红网新闻中心》(www.rednet.com.cn)6月2日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以国家行政控制为主导的模式,它是融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为一体的“集中计划模式”。这种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计划优势”正在变成“市场劣势”。大学获得健康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但政府毕竟有自身出发点,公众现实需要以及政府任期目标会要求其决策具有现实性,这种思维与基于长远性、基础性的学术活动会时有冲突。要平衡政府对大学的干预,仅仅建立在政府的“善良愿望”基础上的或个别的、不完整的保障措施,对大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从市场经济出发,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探索“政校分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指导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基点与评价标准,即大学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又要遵循其自身发展逻辑。西方大学历经千年发展,遵循理念产生制度、制度体现理念的逻辑关系,建立起与自身文化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以此,从大学内外部关系的两个层面、四个维度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进行探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应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在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象牙塔"与"服务站"、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四个维度保持适度张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水平大学缺乏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使得大学缺乏自主权,没有健全的现代大学制度。我国高水平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过程中,要着力突破体制机制上的困境,处理好大学、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大学的外部管理体制;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工,进一步完善大学的内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研究》2018,(2):21-26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的"宪章",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准则。大学章程既要调整大学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又要调整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关系是大学章程的治理要素,大学章程则是大学法治化的根基。然而,当前大学章程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高校行政化倾向依然严重。借助章程建设契机,推进大学治理法治化,应树立法治思维和现代法治理念,强化大学章程执行的外在监督,推进政府对大学的"契约型"管理,完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学治理的“项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荣 《江苏高教》2014,(3):12-16
项目制的实施使得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从"单位制"时代的完全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项目制时代的资源依赖关系与策略互动关系。项目制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存在内在紧张关系,反映了项目治理与学术治理的冲突。项目制衍生了新的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格局,规训了高校与教师群体的行动逻辑,产生了"项目异化"、大学组织体系扩张、教师群体内部分化、学术腐败、学术工厂化、大学发展同质化等"意外后果"。教育行政的平衡论认为,推进政府干预与学术自由的平衡是教育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向。推进政府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构建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机制。通过重构项目制,赋予学术共同体更多的权利,避免政府对于大学治理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4.
崇尚学术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基础。一所现代大学,必须要以探讨高深的科学知识,即要以学术作为它存在的前提,如果离开了高深学问的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崇尚学术”的目的是要营造“学术自由”的环境。现在,我们的科学研究者中相当一部分缺乏“创新精神”,为了不断地追求客观真理,现代大学必须要有一个“崇尚科学、学术自由”的环境,以使教师能安心从事富有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术自由是大学教育创造新思想、新文化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活动的表现,在现代大学里,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发展科学是提高…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确立的客观要求,是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办学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客观要求。理解现代大学制度至少要从四个方面来考虑:(1)现代大学制度应该符合大学的基本特征;(2)现代大学制度应该体现现代大学理念;(3)现代大学制度应该依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4)现代大学制度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应当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1)大学与政府的关系;(2)大学与社会的关系;(3)学术与行政的关系;(4)大学与教师、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授治学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当前教授治学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作为高校“宪章”,大学章程是破解困境的有力“武器”,是教授治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要厘清大学与政府关系,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教授治学创造前提条件;要厘清高校内部治理各权力的边界,去行政化,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共舞;要回归学术本位,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学术权力,确保教授治学及学术权力的实施有切实的平台和抓手。  相似文献   

17.
对"全国教育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第13届学术年会"研讨成果进行综述。与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认为,为实现"以共治求善治"的现代教育治理价值目标,需要构建和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明确政府、学校、社会职能。政府要转变职能,扩大学校自主权;社会要参与办学,形成各方联动机制;学校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体系,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理念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时代 ,大学理念也应该创新。本文提出现代大学的新理念是 :“以人为本 ,学术自由 ,服务社会 ,走向世界”。“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根基 ,“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活力 ,“走向世界”是现代大学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9.
解读大学内部资源分配的“首长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走出了象牙塔,成为了社会的核心机构,任何政府都要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中国的大学还属于单位组织模式,政府、大学、教师之间是一种依附关系。要想改变这种依附关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市场;二是在市场中能找到其替代资源。  相似文献   

20.
由于政府管理主体的单一性以及教育管理市场化取向的弊端与无能,教育治理应运而生,概括地说,治理是基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双重失灵"的前提下提出的,治理的主体仍然是政府,同时还有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等为共同的目标处理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善治是治理的直接目标,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是政府和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关系,其管理过程目标就是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本文认为,要实现教育善治,就要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方面考虑,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与之对应的措施来促使教育善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