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于芙芳 《青年记者》2007,(14):100-101
一般来说,地市类商报通常定位为“经济生活类都市报”,或者是“通俗经济类报纸”。这种定位决定了读者定位比较宽泛,可以是企业的生产者,商场的经营者,也可以是普通的消费者,这就容易导致重点读者群不够突出。在实际运作中,地市类商报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困惑它既不能像专业财经媒体那样专业,又不能像生活类报纸那样宽泛。那么,在当前读者市场细分化的形势下,地市类商报该如何找准市场定位呢?  相似文献   

2.
北京现代商报创刊于2002年5月15日,是北京第一张商务日报。商报的诞生是京城报业市场细分的结果,它的目标读者是从事商务活动和关注商务活动的社会主流人群。读者具有分众化、小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北京现代商报创刊于2002年5月15日,是北京第一张商务日报.商报的诞生是京城报业市场细分的结果,它的目标读者是从事商务活动和关注商务活动的社会主流人群.读者具有分众化、小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傅建平 《新闻窗》2006,(5):84-85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新闻图片,以其特有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比如,一些报刊扩版之后,刊用的照片越来越多,而且争相选用好图片、大图片,并登于报刊的显要位置,以体现各自报刊的特色。《贵州商报》每天用于头版的大图片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便是最好的例证。几年来,《贵州商报》一直沿用头版刊登单幅或一组新闻图片,以突出该报当天报道的重点。从省内的重大事件到国内重大事件,甚至国际上的重大事件,都是《贵州商报》的选择范围,其好处就是读者拿到报纸便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5.
北京现代商报是一份以综合新闻为基础的经济类商务日报,2002年5月15日创刊,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着力打造下,经过4年的发展,影响力与日俱增,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客户的认可和支持,正在日益成为一家强势财经媒体。为了使我们的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这份报纸,日前,我们走访了北京现代商报的社长邱成军先生。  相似文献   

6.
当今纸质媒体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为更大范围地吸引读者,各家报纸想尽一切办法,以创新品牌的形式让读者关注。《三峡商报》的“商报小记者”在多年的竞争中被竞争对手克隆过,但是经过商报的精心运作,以活动取胜,让《三峡商报》深入人心,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2008年,三峡商报小记者远远地甩开了对手,成功地领跑宜昌小记者市场,  相似文献   

7.
《东南商报》是一份立足浙江宁波、辐射东南区域的财经特色都市报,日均发行量30万份,覆盖城乡近百万读者,是深受浙东读者喜爱的报纸。无论是在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服务社会方面,还是在报业经营、媒体创新方面,《东南商报》都已成为宁波报业市场不可小觑的一支生力军,采编和经营业绩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8.
《东南商报》是一份立足浙江宁波、辐射东南区域的财经特色都市报,日均发行量30万份,覆盖城乡近百万读者,是深受浙东读者喜爱的报纸。无论是在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服务社会方面,还是在报业经营、媒体创新方面,《东南商报》都已成为宁波报业市场不可小觑的一支生力军,采编和经营业绩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9.
蒋凡 《新闻实践》2006,(7):58-59
地市商报自问世以来,定位问题一直是困扰办报人的一个大问题。因为除少数城市(一般是省会城市)商报占据了当地大众化报业市场的主流地位外,许多地市商报属市场跟随型报纸。所以地市商报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位置。定位事关地市商报发展战略目前的地市商报大都从“传者”的角度出发定位,对读者市场  相似文献   

10.
郭勇 《新闻实践》2006,(9):44-45
地市商报定位“服务经济、贴近生活”,是一种侧重经济报道的都市类生活报。地市商报覆盖范围主要是本地区,受当地经济环境、读者层次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地市商报的经济报道必须有别于《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全国性主流财经报  相似文献   

11.
五元钱的丛书受读者青睐黄侃现在的图书市场,书的部头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使读者望而生民。如果书的内容简赅一些,书的价格低一些,无疑对读者来说是一种福音。最近,我向刚从厦门出差回来的朋友借阅了一套“陈嘉庚丛书”,“该丛书共有四小册,每册定价都在一元钱...  相似文献   

12.
赵玮 《新闻知识》2006,(9):17-20
2005年11月9日,在深圳商报B1版报眼位置出现了一则《数码现场》“约稿启事”(略)。这条启示标志着深圳商报一个重要栏目的诞生:《数码现场》从此进入读者的视野。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深圳商报《数码现场》已经逐渐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每天的照片投稿量都在50张左右,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深圳商报之后,很多报纸都开设了相同类型的栏目,说明了这个栏目所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深圳的广大读者中,《深圳商报》是一份颇受群众欢迎的报纸,发行量连年上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深圳商报》坚持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又有许多新的做法和突破,被读者称为“贴心报纸”。  相似文献   

14.
从2009年4月起,温州商报强势推出“总编访谈录”系列,历时数月,对近20位极具代表性的温州著名企业家,如南存辉、周成建、王振滔、郑胜涛、周大虎等进行深度访谈,全面展示商界巨子在金融危机下的所思所为,在当地企业界、经济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被上级有关部门称为“一组提振信心应对危机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南京掀起报业大战。各家报纸纷纷改版扩版,降价。一份四开16版的《江苏商报》和对开8版的《江南时报》每份售价贰角,《现代快报》、《每日桥报》一夜之间将售价降到一角,以此争取读者,赢得市场。有读者问:一旦快报和桥报售价不能再跌,而又冒出一家“报业大款”,报价不仅低于这两份报纸,甚至“买一送一”或提供新优惠,那报纸行业就会出现惊人的价格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报纸即成为大众文化中众目所注的“信息快餐”。然而,报业大战的爆发,对报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竞争,适者生…  相似文献   

16.
胡勇 《新闻窗》2009,(6):115-11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多元化带来读者需求的多元化。经济类报纸成为报业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览全国,中国商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比肩而立;近观地方,上海商报、深圳商报、成都商报等藏龙卧虎。可以说,财经类报纸步入中国新经济的殿堂,成为政务、商务人士制定决策的参谋和助手,也成为百姓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都市型报纸的平民情结──浅析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的追踪报道赖新蜀都市型报纸以其强烈的读者意识,迅速占领读者市场,报纸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均超常规发展。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因其定位于市民生活报,把读者作为消费者,把报纸作为产品,把报道的触角伸...  相似文献   

18.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也是市委直属重要党报。深圳商报一直重视国际新闻,国际新闻版面在历次读者调查中都成为读者首选版面之一。商报搞好国际新闻的三种意识体现在坚持导向,敢于竞争和保持开放。 导向意识 深圳特区经济开放度高,各种信息和思潮在此交汇。怎样在开放条件下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特区党报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国际新闻的编辑工作而言,我们始终认为导向是第一位的。同时,国际新闻的导向是具体明确的,而不是抽象笼统的,它体现在每天的新闻报道和新闻版面上。 国际新闻的导向要体现有内有外,内外有别…  相似文献   

19.
在蓝色海洋和绿色陆地相拥的地球上,风云穿行。变幻无穷的风云之上,直立着一只金色的笔尖,笔尖上横写着四个大字:稳重负责。这是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为宣传自我形象而精心设计的一张特别广告。这张广告经年累月,不时在该报一版醒目位置与读者见面,在报社面向社会组织的多项公益活动中,总有这样成千上万份彩色广告单员免费赠送。“稳—重—负—责”,这是南洋商报对社会的公开宣言和对读者的郑重承诺。他行说:稳重负责是有所必为,有所不为;有所必言,有所不言。而不是保守畏缩。稳重负责是实事求是,是非分明。而不是耸人听闻,哗众取…  相似文献   

20.
苏艺 《新闻世界》2008,(7):55-57
《安徽商报》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都市早报,近年来,以成长最快、最为新锐的势头迅速崛起。《安徽商报》注重队伍建设,做好新老传承,鼓励发扬锐气,强调实战锻炼。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大练兵活动中,《安徽商报》进行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深入业务研讨,硕果累累。本刊以专辑的形式,分期将《安徽商报》记者编辑的论文集中刊登出来。读者将会从中看到汗水的结晶、才能的光华和思想碰撞的灿烂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