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惠者行2周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C肽反应.结果,强化治疗后,FBG、2hP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肽反应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低血糖现象少,依从性高.结论:对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惠者行短期强化治疗在基层是安全、方便、显效的,但缺乏大规模的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2.
问:糖尿病的危害怎样?治疗上从何着手?答:糖尿病患者如果高血糖得不到控制,将严重影响心脑血管、肾脏、眼、皮肤及神经系统等的形态和功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出现视力下降、手脚麻木、创口愈合缓慢、易发感染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脑、肾功能障碍,导致中风、冠心病、尿毒症等危及生命。对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首先要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没有完全丧失,一般不需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9)
为了了解不同的健康指导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健康指导,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凌晨3点血糖、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等方面获得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Hb A1c水平分为Hb A1c≤6.5%组和Hb A1c6.5%组,使用CGMS连续监测患者血糖48h后,分析两组患者分时分段血糖值分布情况。结果血糖控制良好(Hb A1c≤6.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多发生在22:00~4:00,且均为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控制不良(Hb A1c6.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且三餐后均易发生。结论 CGMS通过动态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高血糖、低血糖现象,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对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胰岛素是机体内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若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则会引起血糖升高,罹患糖尿病,如能外源补充,可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1921年加拿大的医生Banting和Macleod从动物的胰腺中成功地提取了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治疗,并获得成功,至现在近百年来,从动物胰岛素到人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拯救了千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胰岛素除了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异生,降低血糖,治疗各型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的使用剂量和估算,和患者的血糖水平息息相关。在降低病人血糖的同时,也要警惕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网球运动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6名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网球运动方法干预24周,对照组不作特殊干预,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网球运动能降低中老年糖耐量降低患者血糖,降低其转变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收的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A,选择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B,采集三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约3ml,装入真空抗凝试管,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冷藏,取血清,备用。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A的空腹血清C肽、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清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A对比,观察组的空腹血清C肽、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清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在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产生功能减退或完全丧失为特点的慢性代谢疾病。该疾病多发于青少年,患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是,患者即便使用胰岛素,其血糖波动也较大。其次,胰腺移植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胰腺移植费用昂贵、成功率较低,且胰腺来源短缺。胰岛细胞移植能重建患者胰腺功能,移植后患者可减少胰岛素使用或者完全停用胰岛素。并且,猪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序列仅相差一个氨基酸。因此,猪是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  相似文献   

10.
人体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胰岛素或其受体异常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10%的成年人身患此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四千万人,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到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二亿二千万人.对糖尿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经常进行血糖测定,以血糖浓度为依据通过饮食、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等进行血糖控制。常规的方法是通过频繁的静脉取血测量血糖进行检测和胰岛素注射来对血糖浓度进行控制,从而减少或减轻由糖尿病导致…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是糖尿病治疗的前沿技术,相较于其它给药途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介绍了胰岛素泵使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应用及存在问题,并总结了其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探讨高原地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并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住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尿糖,餐前餐后进行动态观察。进行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使用达美康与复方丹参滴凡合用。结果:发现该方法对NIDDM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尿糖有转阴和稳定作用(P〈0.01),而该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又以Ⅱ型糖尿病为多,多数病人为继发,结论达美康与复方丹参滴凡合用,适用Ⅱ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抗1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主要是以胰岛素与合成降糖剂为主。然而这些药物常常导致低血糖、胰岛素功能障碍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目前,新型的二肽基肽酶-Ⅳ(DPP-IV)抑制剂被认为是安全有效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因为DPP-IV抑制剂可以在降低血糖的同时维持体重,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却不引起低血糖。DPP-IV抑制剂有助于保护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胃抑制肽(GIP)的降解,这些激素有助于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延缓胃排空和调节饱腹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DPP-IV抑制剂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主要采用氯沙坦治疗,治疗组主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通过2个月后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8例(63.63%),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显效17例(62.96%),总有效率79.54%。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各项都低于治疗前,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取的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工作中,我区的广大Ⅱ型糖尿病患者,甚至许多医护人员往往仅关注空腹血糖,而鲜有关注餐后血糖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传统习惯和我区的糖尿病知识宣传不足等因素相关.为了进一步规范糖尿病人的诊治行为,现就餐后血糖的有关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宣教评估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开展价值。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以健康宣教评估表为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宣教评估表护理模式,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药物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在调节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上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笔者自2002年6月至2003年4月采用奇经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Ⅱ型糖尿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运动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通过以有氧运动及运动处方这种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提高葡萄糖的吸收等方面,并提供了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目的在于提出Ⅱ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为糖尿病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采用糖尿病人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QOL)从生理功能、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及治疗维持度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比较两组护理对血糖波动的影响;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PG、2hPPG和GH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结构化教育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名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糖尿病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对符合指标的60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完全随机分组,给予干预组实施结构化教育,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一周后两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通过对干预组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实施结构化教育后便秘情况及相关症状明显好转(P0.01),健康意识明显增强(P0.01)和结构化教育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构化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便秘的相关知识和行为控制,对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实施结构化教育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