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向明 《生活教育》2012,(11):56-57
教语文的都知道,孩子习作水平的提高重在"指导",更贵在"讲评"。如何高效"讲评"呢?仁者见仁。近年来,我在"讲评"孩子习作时做了这样一些尝试——变枯燥的"就事讲事"为"就事讲故事",感觉效果不错,不妨晒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
我们时常会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有些孩子的内心产生不愿意说、不会说、不敢说的一些想法,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存在学习上的"隐私"的。这些"隐私"未必就是"坏事"、"见不得人"的事、没有价值的事,极有可能是"奇思妙想",甚至真知灼见,只是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说而已。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缺少游戏的小伙伴。有些家长在指导孩子人际交往上又存在问题,导致孩子缺乏协作精神或不健康的心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普遍存在过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知识的人",希望他们能上大学,成为"有用之人",对孩子最满意的是"用功学习",最不满意的是"不用功学习""贪玩",最担心的是"不能成才""找不到工作"。这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智力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征集志愿是近几年随着平行志愿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如今,它已经取代了过去的院校调剂志愿,有效提高了考生的院校满意率和院校的新生报到率。同学们想读哪所学校,完全由自己决定,因此不会再出现以往"乱点鸳鸯谱"的事情。由于征集志愿是一些缺额院校及剩余专业,因此,其中不少院校确实存在地域偏、专业冷等问题,但也绝非一些人所说的"破铜烂铁"。征集志愿中不但有"宝贝",而且"宝贝"数量还不少——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中学教历史,那实在是"校长不疼,学生不爱",历史课多被看作是"副科"、"小科",领导不重视,学生不积极,再加上历史课程涉及的领域广,出现的人物国家多,跨越的时间长,内容繁杂,不易记忆,且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令许多学生觉得学好历史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只能望"史"兴叹——历史,"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封建政权至上而下都严格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对在朝官员涉及商业的禁止更为严格。可是,"为官从商",或者"官商勾结"一事却屡禁不止,直至明朝,更是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7.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它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管理内涵,对于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道法自然",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转变党管意识形态的执政方式;"欲取先予",保证公民的文化权利,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事少而功多",政府不直接经营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南京师范大学吴亮奎教授指出,当前在一些中小学管理实践中,"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成为学校自我宣传时的一句口号,甚至被当作一种办学理念。但仔细推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却是一句似是而非的口号,其合理性值得质疑。首先,其出发点不是儿童的和谐发展,而是家长的"需要";由于"需要",  相似文献   

9.
梁茼 《湖北教育》2014,(11):20-22
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要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干部应该坚持并善用"三多两少"这一"法宝",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发动群众,夯实基层工作的群众基础;调动群众多"参与"党群工作,为基层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多"鼓励"群众投身社区发展和社会建设,为基层工作提供动力保障;多向群众提供"增能"式发展机会,为基层工作营造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陈立 《贵州教育》2012,(9):47-47
春秋时期,有名成功人士叫晏婴的有句名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他说,他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所以取得了成功。 因为人有艰难,因为事有艰辛,因为路有艰险,所以我们在一些机会面前裹脚不前,在一些事业面前举步维艰,在一些成功面前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1.
周剑锋 《考试周刊》2011,(12):156-156
本文总结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做法,从五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分别是:多点"微笑",营造氛围;吃"透"教材,加深理解;以"理"服人,激发动力;寓教于"乐",提高兴趣;学以致"用",增强信心。  相似文献   

12.
王盛 《考试周刊》2009,(16):235-235
有人说,我们中国的孩子是"抱大的一代",独生子女则被称为"小皇帝",这不仅是中国父母教养"小"孩子的态度,而且是我们中国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整个家庭教育过程的"教养模式",父母不仅在孩子小时候"抱在怀里",就是长大了,更是照样"抱着"——"包办"孩子的一切,尤其在当今"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中更为明显。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穿衣、小便等)都被家长们好心地包办了,  相似文献   

13.
忠孝说     
忠孝,以至仁义、道德、礼乐、善恶,此类义理、伦理词汇,使用频率较高,表面上看意义明了,古今皆同,好像一种"公理",实际上极难确指。由《庄子·人间世》"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二句互释,可知"忠孝"的重点在于"不择",亦即不可选择。君父的身份是先天决定的,所以尽忠尽孝是不能改变的。此殆是"忠孝"之本义。  相似文献   

14.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樊发稼说:"只有快乐地生活才能健康地成长,孩子快乐生活包括快乐学习,当然包括快乐作文,作文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都不满意,抱怨学生不爱写、不会写。每逢作文课,从备课开始,命题、指导、批阅、讲评,力气用了不少,可收效甚微,那么,学生快乐作文的出路在哪里呢?一、铺"路基",  相似文献   

15.
狄亚君 《考试周刊》2012,(33):37-37
目前,语文课越上越复杂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现象。综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总结为"三多":一"多",无效的合作学习多,直接导致分组学习的形式化,降低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二"多",廉价的表扬激励多,学生已经麻木,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三"多",花哨的教学形式多,教师热衷于教学形式的翻  相似文献   

16.
档案工作为民生服务,是以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目标的。涉民档案好比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食粮",只有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基础建设为龙头,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才能打造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档案"粮仓",保证"食粮"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17.
殷墟卜辞是研究早期汉语的重要资料。卜辞中有"丧众",其本义是失去民心。"市日"是市场集市之日。"立事",义同"举事"。"丕人"即鄙人,指居住于农村的人。"困",相遇之义。  相似文献   

18.
学生解数学题,特别是做一些计算题,差错多,准确率低,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多数教师将这一问题归咎为学生的"粗心、马虎",其实不然。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和纠正,  相似文献   

19.
文学,包括"鲁迅文学奖"等在内,都属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如果没有更广泛群众(包括大中学生,特别是文学青年)的参与、评说,那无疑是一个缺憾!本文即文科大学生们对刚刚尘埃落定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的五位作家五部获奖作品的一个简要评论:贾平凹的"文化关怀",史铁生的"终极砥问",李存葆的"磅礴大气",素素的"且行且吟",鄢烈山的"嬉笑怒骂",皆成就了他们散文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0.
刘琳 《海南教育》2014,(2):42-42
悦动课堂模式在我校正逐步推进中。近日,听了几位"先行者"的以身示教,他们带给我真正的触动不是"优秀",不是"完美",不是"表演",而是精彩。一、英语口语之精彩这几位悦动的教师的英语课堂用语简单易懂,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每位学生的反应,特别是B组的学生。切实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多说英语、多用英语,积极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气氛。当学生不理解或不明白一些英语口语时,再借助肢体语言,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