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云南大学出版社申报的丝路国家汉语品牌教材建设与传播项目,被列入国家"丝路书香工程",正式获得中宣部批准立项。"丝路书香工程"是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丝路书香工程"项目将加快中国精品图书、汉语教材在丝路国家的出版发行,搭建中国对丝路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平台、出版信息资讯平台,形成与丝路国家新闻出版资源互联互通、内容共同发掘、渠道共享共用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郑磊 《出版参考》2016,(10):15-17
“丝路书香工程” (以下简称“工程”)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于2014年底获得中宣部批准立项,2015年正式启动,涵盖重点翻译资助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项目、本土化、出版物海外渠道建设等.目前,工程主要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负责.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全国新闻出版企业迎来走出去发展新机遇.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组织实施的“丝路书香工程”正式获得中宣部批准立项,将重点在翻译资助、丝路国家图书互译、汉语教材推广、境外参展、出版物数据库推广五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鼓励.这是新闻出版业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唯一的重大项目工程,对于出版业开展与丝路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图书、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201 3年财政部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助项目、2015年国家“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的全流程实践为例,探究重点出版项目的策划思路及精品化运作模式,旨在为国家项目的实际操作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出版与印刷》2018,(2):2-2
"丝路书香工程"是中国新闻出版业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项目。实施"丝路书香工程",旨在加快推动中国精品图书、汉语教材在丝路国家出版发行,搭建我国对丝路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平台、出版信息资讯平台,形成与丝路国家新闻出版资源互联互通、内容共  相似文献   

6.
乔婕 《出版广角》2019,(22):50-52
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丝路精神的有力传承,使和平发展理念焕发出新的生机。新闻媒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信息联通和情感维系上发挥着攻坚作用,地方报社则是“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各省市的重要“传播使者”。陕西日报作为国家一类地方新闻机构,充分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形象建构、文化推广、经济联通等方面的优势,在展现丝路新形象、传播丝路新理念、探索丝路新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出版与印刷》2018,(2):封2-封2
"丝路书香工程"是中国新闻出版业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项目.实施"丝路书香工程",旨在加快推动中国精品图书、汉语教材在丝路国家出版发行,搭建我国对丝路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平台、出版信息资讯平台,形成与丝路国家新闻出版资源互联互通、内容共同发掘、渠道共享共用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每一种语言都构成一种话语体系,其中蕴含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可以说,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一条重要的途径是了解这个民族所运用的语言. 而汉语是中华文化独特的标识,对外汉语教材在传播中国文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不断加大力度,使对外汉语教材出版规模逐年扩大,结构日趋优化,质量逐渐提升.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推出60多个对外汉语教材出版项目,组织实施“一带一路”对外汉语教材出版项目,推动50种汉语教材进入丝路国家和地区.支持创办1 1个语种的孔子学院院刊,通过中外对照的方式,交流孔子学院办学经验,指导汉语教师教学.还通过举办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表彰致力于汉语推广与海外推广的汉学家.  相似文献   

9.
半月要闻     
正丝路书香工程正式立项12月5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悉,作为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丝路书香工程日前正式获得中宣部批准立项,由总局组织实施。丝路书香工程规划设计到2020年。2014年的重点项目包括5大类8项,分别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0月14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北京签署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胡旺林表示,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是一史馆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积极探索"一带一路"档案多层次开发利用方式,适时启动的大型档案文化工程。该项目旨在通过系统整理和公布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区域交流交往的档案史料,突出反映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11.
出版业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重要行业.在国家文化产业规划类、重点门类扶持政策、改革扶持类政策、完善市场类政策、综合扶持类政策、重点项目类等政策体系中将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作为重要内容,并在财政、税收、金融、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土地、人才等六个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还单独出台了相关重大资助计划、工程和项目,目前已经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计划、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与推介工程等多个项目.中国出版业走出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于增强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迪 《出版参考》2018,(4):29-32
本文通过分析2015-2017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版权输出奖励计划等四个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走出去”工程中获得资助奖励的艺术图书项目,从一个侧面归纳出我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特点,对目前艺术图书“走出去”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并对艺术图书“走出去”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探索性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关注     
<正>丝路国际卫视联盟在陕西成立6月4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司、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陕西广播电视台主办,陕西广电卫星传媒集团承办的"丝路国际卫视联盟合作联席会议"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国内8家电视台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意大利、伊朗、印度等国的电视台以及其他丝路沿线国家的媒体人共聚古城,就共同打造搭建"一带一路"媒体共享平台展开交流。联席会议上,由全球18家电视台共同参与的丝路国际卫视联盟同时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4.
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文化为现代广播电视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智慧宝库,正确理解两千年传承的"丝路"精神,理解博大精深的国家"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以跨文化、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学术姿态,构建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体系,展现异彩纷呈的多样式"丝路"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计划在2014年开始评审。"丝绸之路"申遗工作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相互融合的交汇地,是我国丝路遗址最为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2017丝路品牌万里行全媒体采访团再度起航.讲述中国故事,推广陕西和中国品牌,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是活动的核心目的.主流媒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好桥梁作用和平台功能,以及如何从单纯作丝路的记录者、见证者转变为"一带一路"的建设者等问题值得中国媒体人深入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旭 《东南传播》2018,(5):94-97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成为我国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题材。从央视1980年版《丝绸之路》开始,一大批以丝路为话题的纪录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丝路热"正在成为汇聚世界目光的国际文化交流新风尚,涉及内容、关注角度丰富多样的丝路题材纪录片成为传播丝路文化、展示中华民族辉煌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丝路题材纪录片在创作历程、主题特征变迁以及纪录片在叙事环节当中的叙事视角、声画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探讨丝路题材纪录片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连艺术学院创作的大型原创舞台剧《丝路·青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重要思想作为指导,紧贴时代的脚步,响应国家号召,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再现"一带一路"的伟大梦想。本文从剧本的结构框架、艺术形式、象征手法等方面对《丝路·青春》剧情设置进行分析,探讨其剧本创作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开放大学联合主办的2013年国家开放大学全民阅读活动总结暨韬奋基金会捐赠工程(试点)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该校在面向社会办学的同时积极投身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手牵手——农村青少年阅读行动"经过4年多的培育已发展成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全民阅读品牌项目。该项目以"农村电大书屋"建设为载  相似文献   

20.
中古时期,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古丝路逐渐兴盛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与宗教对中国中古时期节日风俗的变迁及新节庆的产生均有重要影响。潮汕地区现今仍极为盛行的"出花园"成人礼与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成人礼在习俗、成人年龄、日月重合的仪式举行时间等方面极其相似。本文将通过考证孩童十五岁"出花园"成人礼之源起,探究"出花园"之祆教因素及祆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这对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宗教风俗与丝路国家的关系,推动我国与丝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