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背景下,媒介技术得到快速变革,新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新媒体的应用,对推动相关工作创新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现阶段,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应用新媒体,可以实现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也能通过网络化的美术类图书出版工作,提升美术类图书出版工作效率,让其形成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种,充分将新媒体时代与美术类图书出版工作相结合,提升读者对于美术类图书的阅读兴趣,让读者达到跨媒体阅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简要探讨"入世"十年来青春类图书蓬勃发展对我国出版行业起到的助推力。我国消费性阅读发轫于20世纪末,在"入世"以后从图书市场中体现出来。消费性阅读的萌芽最早从青少年群体中产生。青春类图书的畅销带动推广消费性阅读人群,计划性出版体制在市场面前不断改变出版观念。在"入世"背景下,消费性阅读状况的逼迫中,中国出版行业在变革中调整和创新。青春类图书在这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健身热的同时普遍表现出的缺乏科学专业指导的问题,以及各种政策利好,指出科学健身类图书出版面临的机遇.分析了新技术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科学健身图书出版的影响,提出了要从图书产品结构方面做好规划、突出专而美的出版定位、不断优化图书产品的阅读体验、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开发图书产品等以全媒体出版理念策划科学健身类图书出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杞茗 《出版广角》2019,(22):58-6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获得了高速发展,音乐类图书的出版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文章从音乐史料整理类图书的界说、类型、特点与意义方面对音乐史料整理类图书的价值进行归纳与评述,指出音乐史料整理类图书与音乐工具书、研究专著一起共同促进了音乐图书出版的多样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5.
傅韬旭 《今传媒》2024,(3):71-74
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双减”政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顶层规划,为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对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的新机遇进行了剖析、研判,并在解读困境与机遇的基础上,从推动出版专业化、打开增值思路、打通营销、技术加持四个方向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的升级路径,旨在推动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长足发展,助力“双减”政策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2006—2017年,国内出版了一批书话类图书,内容集中于文学、历史学、编辑学、图书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书话类图书存在出版总量不多、出版结构失衡、受读者关注的精品图书比例偏低、批评性著作导读和宣传缺位等问题.文章建议从精品图书的创作生产引导机制、优化出版结构和学科门类、加强阅读批评研究和深度阅读实践,以及书话类图书阅读目录的评选推荐等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书话类图书的出版质量和全民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阅读设备的开发和普及,为图书出版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想实现图书出版行业的新发展,将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媒体相融合就成为了美术类图书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从传统美术类图书出版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意义进行思考,旨在探究两者融合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阅读设备的开发和普及,为图书出版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想实现图书出版行业的新发展,将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媒体相融合就成为了美术类图书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从传统美术类图书出版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意义进行思考,旨在探究两者融合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9.
张燕丽 《出版发行研究》2023,(7):107-111+79
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音乐类图书出版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音乐类图书出版数量激增,是我国音乐类图书出版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些音乐类图书以实用导向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以民营主导创新音乐图书出版模式,以中西融合推进跨文化出版,以丛书形式推进音乐读物普及,从而形成了我国新型音乐图书出版类型,推动了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事业。其成功经验对当今音乐出版内容建设、渠道拓展、商业模式创新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我国对国民素质日益重视,音乐教育理念的重心也由音乐乐理和演奏技术向音乐文化素养倾斜,因此,知识型的音乐类图书逐渐难以满足国民阅读需求.文章阐述了当前音乐类图书的出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音乐类图书与大众音乐文化素养的关系,并对音乐类图书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於梅 《出版广角》2021,(19):62-64
新知类图书具有专业性、广博性和实用性三大特点,因此,出版工作离不开专业团队的精细化运作.译林出版社始终坚持选题策划的高标准,深挖新知类图书的趣味和意义,坚持加强图书品牌建设,关注读者多方面的阅读体验,追求新知类图书在读者中的价值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王薇 《采.写.编》2023,(9):103-105
当下社会各界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共识度越来越高。“文博热”不断破圈,文博类图书出版持续升温。出版业界普遍认为,做好文博类图书的出版,是出版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体现了其生存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由传统的纸质载体阅读转向“文字+视频+音频”的数字化全媒体阅读。本文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博类”图书融合出版实践为例进行探究,以期为推动出版行业加快融合发展、实现新增长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3.
教育类图书出版环境在“互联网+”背景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新媒体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带动下迅速崛起。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进入碎片化阅读时代,短视频、网站社区已成为当代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得纸媒市场被快速挤压,从而导致教育类图书出版物热度在不断降低。传统教育类图书出版在新媒体背景下受到冲击,市场压力较大,不过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育类图书也能够获得创新、转型、升级,文章就教育类图书出版现状展开探讨,并提出教育类图书出版优化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图书编辑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智明 《出版广角》2015,(10):48-49
大数据背景下,以读者为导向的图书出版成为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技术,图书出版企业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图书市场的阅读群体.对思想政治类图书而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出版企业更好地把握当前阅读群体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出版读者需要的作品.本文首先对政治类图书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对思想政治类图书出版发行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大数据出版发行政治类图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鹏 《出版广角》2022,(17):70-74
在学科交叉背景下,诗词类图书要想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就要强化诗词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解读诗词,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内容。文章以2021年“中国好书”月榜图书《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为例,浅谈诗词类图书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出版实践,并为诗词类图书的出版创新提供建议: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学科交叉出版模式;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优化阅读体验;开发文创产品,纵深挖掘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发行呈现持续走低的状况,而在农业经济转型,农产品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下,农业科技类图书的重要性却日益凸显.形成这一矛盾与出版企业选题不当、农村基层发行渠道(网点)萎缩、读者阅读意识偏低等因素紧密相关.出版企业应当通过借助农家书屋“信息集散中心”、开办网络主题书店等形式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带动农业科技类图书的有效生产与销售,以此实现农业科技类图书的良性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图法》H319及其相关类目的修订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外语教学目的、外语考试大纲和英语阅读理解类图书的实际出版情况,认为《中图法》没有为外语阅读理解类图书设立专门类目是不妥当的。并根据武汉大学图书馆和荆州师院图书馆英语阅读理解类图书的实际收藏情况,提出了增设“319.5阅读理解”类系,修改、增加相关类目注释的具体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筑类图书是图书出版的重要门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图书的出版数量和质量较以往有了极大地提高,建筑业的繁荣以及建筑类大专院校的数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建筑类图书的出版。2007年,我国出版建筑类图书的专业或综合出版社超过100家,出版的建筑类图书超过10000种,建筑类图书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造成建筑类图书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选题策划已经成为建筑类图书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近一个时期以来,宗教类图书悄然成为出版的热点。几十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近百种各式各样的宗教类图书。宗教书,缘何热?这种出版现象带来的社会影响是什么?出版社应该如何把握出版方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些都很有分析的必要。应该说,宗教类图书出版热,决不是哪些人和某些传播媒介所能简单地“炒”起来,而是在中间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景的,出版社对之如何处置,直接带来不同的社会效果。图书评论的一个重要职能在于指导出版,引导阅读。因而,图书出版的热点现象必然成为书评的重点。为此本刊组织笔会,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同志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20.
电子书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纸质类图书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纸质类图书的出版将走向没落?传统纸质类图书所独有的功能与特点不容忽视,也无法由电子图书替代;只要传统纸质类图书出版者把握发展机遇,认清方向,科学规划,传统纸质类图书不但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还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