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颖 《晋图学刊》2014,(4):41-43
微信搭载在智能手机上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社交、平台化的功能服务。本文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的各项服务,并探讨了微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宋易康 《东南传播》2014,(3):101-104
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正式推出,这种综合了短信、博客、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IM即时通讯特点于一身的手机应用,很快便由一个即时通讯的微信聊天工具转变成为又一个大型媒体平台。推出不到2年时间,用户使用人数便轻松突破六亿人。基于当下微博平台媒体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微信公众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媒体大环境,探讨传统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对媒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文章中将利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特性,并结合营销学对该平台上媒体的营销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目前传统媒体进驻微信平台的现状和一些媒体、企业利用微信营销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为传统媒体进驻微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朋友圈作为它的一个附带插件,在发布文字、图片、小视频、链接,分享音乐,评论和点赞以及地理定位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使得它成为社交网络的又一主要形式。加上良好的隐私保护和人性化设计,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大大高于其他社交网络。本文通过对3位微信固定用户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这段时间内的朋友圈媒体内容的分析,试图得出他们发布的媒体类型分布状况、媒体框架及这二者与网络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微信自2011年上线至今,活跃用户近7亿,已经发展成为集通讯、娱乐、消费和生活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类媒体平台,不仅是网络新媒体的代表,还是社交媒体的典范。作为商业化产物,再加上本身的媒体属性,微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展媒体营销。  相似文献   

5.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通过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方式实现用户间的信息交流,同时还提供如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支付、电子商务等多项服务,其中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服务号和订阅号所推送的内容,是推进大众阅读类数字出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之所以将微信作为研究对象,则是因为其具有其他数字阅读发展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那就是海量用户的社交化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师荀 《新闻世界》2014,(8):204-205
继微博以后,微信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社交媒体平台。它除了能满足受众即时通讯的需求外,还发展成一个大型的媒体平台和商业交易平台,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让众多商家纷纷转战营销阵地。本文分析了微信的营销价值和营销模式,探讨企业利用微信实现商业盈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微信自2011年上线至今,活跃用户近7亿,已经发展成为集通讯、娱乐、消费和生活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类媒体平台,不仅是网络新媒体的代表,还是社交媒体的典范.作为商业化产物,再加上本身的媒体属性,微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展媒体营销.只是徽信的发展无法拷贝传统媒体的营销模式,只能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前行.  相似文献   

8.
正一直以来,数字出版发展的方向、模式和盈利是被反复讨论的话题。本文对数字出版发展中提出的各类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在社交类的微信公众号上尝试数字出版发展的方式和可能性。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通过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方式实现用户间的信息交流,同时还提供如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支付、电子商务等多项服务,其中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服务号和订阅号所推送的内容,是推进大众阅读类数字出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之所以将微信作为研究对象,则是因为其具有其他数字阅读发展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那就是海量用户的社交化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需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微信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媒体,图书推荐是用户评价度最高的微信阅读推广类型,阅读服务是用户需求度最高的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类型;用户的性别、学科背景和年级对需求存在显著影响。文章建议:建设以微信、微博为主的阅读推广平台,加强社交媒体阅读服务,积极开展推广活动,提供差异化的阅读推广服务,强化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孙严 《传媒》2016,(8):47-49
微信,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正式发布,作为移动即时通讯程序中横空出世的“黑马”,由于其广受用户追捧而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使用,引得媒体纷纷入驻,据Curiosity China发布的《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认证媒体和自媒体分别占微信公众号类型的25.4%和29.1%.微信庞大的用户量以及朋友圈、公众平台的推广,使微信已不仅仅是一个社交软件,更成为一个具有传播属性的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以即时通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环境,应积极发挥即时通讯在传播中的正能量,特别是在应急救灾中重要作用。即时通讯脱胎于社交媒体,带有社交媒体的先天特征,必须采取全新的应对策略应对已经改变了的大众的传播习惯和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3.
伴随数字技术的进步,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逐渐活跃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领域。作为传统的学术出版,只有积极地与社交媒体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应对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丰富学术出版的形式,谋求新的发展。本文以中国激光杂志社社交媒体服务架构为例,介绍了杂志社在微博官方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以探讨社交媒体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许静  王志彬 《青年记者》2016,(17):113-114
信息流广告,是在信息流中插入广告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将广告信息混入社交媒介用户注意力较高的信息流区域,即朋友动态消息栏,实现软性植入.这种方式将程序化的广告售卖和高互动性的社交媒介生态结合在一起.信息流广告起源于美国,Twitter在2011年首次采用,之后Facebook、Instagram和我国的QQ空间、微博等社交媒介纷纷使用.2015年1月25日,在微信推出4年之后,以宝马汽车、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饮料为代表的首波信息流广告登陆微信朋友圈,引发了全国性的话题讨论.本文以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为框架,对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核心阅读: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的微信,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交与生活。当自媒体迅速崛起,微信公众号广泛受宠,微信已拥有7亿用户,微信圈成为人们晒心情、晒活动的社交圈时,媒体营销人蓦然发现,以电视、广播和纸媒为途径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而以微信朋友圈口碑传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信营销,因为拥有了海量用户和实时、充分的互动功能,正成为营销利器。  相似文献   

16.
WEB2.0技术的革新发展,使以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的普及应用,将社交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放大。其中,大学生群体利用手机接触社交媒体的频率和时间不断增加和延长,手机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了进一步调查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使用状况,分析研究"手机依赖"情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本文以大连市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及相关的资料整理,旨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接触社交媒体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针对出现问题给予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实践》2013,(8):4-5
编者按: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免费移动应用,围绕通信这个核心功能,发展为集通信、社交、营销、媒体、工具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化产品截至2013年1月15日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用户入口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推出,广受欢迎,成为企业、媒体、公共机构、明星名人、个人用户等继微博之后又一重要的运营和社交平台。其中,媒体类公众平台是当前微信公众平台中活跃度高、影响力突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以其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传播成本低等特点而被政府机构广泛用于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即时通讯与综合服务平台,是联结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的“民心桥”,并日益成为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和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阵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政务微信总量已逾十万,阅读量突破“十万”已成常态,政务微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不仅是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更是如此.政务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政府机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其所生成的文件理应作为档案予以归档并进行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9.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1]自微信推出以来,用户量在不断增加,据腾讯《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8.89亿;报告还显示,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达到了90分钟。而这庞大的用户群体,不只包括城市群体,也包括农村群体,不只包括青年群体,也包括中老年群体。在实用微信的过程中,微信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各个方面,其中就有文化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微信是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广泛的用户群、功能强大、发展空间潜力大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图书馆利用微信向用户推送信息资源,以实现用户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便捷性,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