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京剧图书封面设计为研究样本可以看到,建国三十年间文艺类图书的封面设计整体上呈现“直接表现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显示出建国三十年间文艺类图书的封面设计既取得了“民族性”“独立性”的成就,但也存在过于“直露”“写实”的缺憾;既有利于发挥封面的“广告宣传”功能,但也使得整个封面设计缺少艺术美感.由此可见,建国三十年间我国的书籍封面设计处于需要不断提升设计感和艺术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三农”图书属于书籍这个博大物质载体中的一个门类,其封面设计既要有其独特性,又要展望新时代的风貌.  相似文献   

3.
图书封面的字体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在封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民国时期书刊封面字体设计为例,从以丰富多彩的字体进行封面设计,字体与图像组合进行封面设计,字体与封面材质、工艺结合进行封面设计三个方面,对字体艺术在书刊封面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丁玉娴 《今传媒》2023,(5):74-77
图书的封面设计是涵盖材料、技术、艺术等领域的综合性文化创意活动。大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方案主要由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以及专业设计公司负责,也有一小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是由编、著者自己提供方案或成品。作为图书封面设计的管理人员,因为图书封面设计的来源复杂,在符合出版规范的前提下,如何一以贯之地保证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是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图书封面设计的质量、版权、周期、用户管理等方面,对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旨在为提高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封面是图书的“脸面”。它是图书内容的艺术体现,是图书个性的表象特征,也是图书气质和品位的展示。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日,一个好的封面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书欲望。因此,不仅美术编辑要精心设计,责任编辑也要积极参与,正、副总编辑要像审查图书的内容和文字一样,对封面设计进行认真审核。一、封面设计的范围封面设计主要是对封一、封二、封三、封四、书脊、扉页的设计。精装图书的封面设计可以增加护封、环衬、勒口等设计。1·封一即封面,又称封皮。是图书的第一个表面,需要精心设计。一般应设计图案及出版物的名称、作者和出版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文化图书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文化,封面是展示中国形象和中国元素的重要载体,封面设计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来反映图书内容的创新过程.新世纪以来,封面设计正在向传统回归,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并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和中国形象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上篇《浅谈封面设计中“线”的运用》一文中,我对“线”在封面设计中如何运用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概括:点、线、面是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是书籍设计的主要语言。本文则想分析一下“点”这个构成元素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点”,主要是指在画面中视觉上显得细小的形态。点的感觉是相对的,它是由形状、方向、大小、位置等形式构成的,其聚散、排列与组合,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应。早在人类远古时期的手工制品表面装饰纹样中,“点”就已被大量应用。时至今日,当代设计家依然运用着“点”的多种变异和排列组合,再现着“点”的艺术魅力。 …  相似文献   

8.
陈蔷 《现代出版》2004,(2):49-50
在上篇《浅谈封面设计中“线”的运用》一中,我对“线”在封面设计中如何运用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概括:点、线、面是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是书籍设计的主要语言。本则想分析一下“点”这个构成元素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郭天民图书封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乐 《东南传播》2011,(3):106-107
封面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封面的色彩又是各种视觉元素中的重要内容.色彩使图书具有强烈的视觉识别特征,它往往超越了图案和文字,是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影响人们对图书的第一印象.郭天民的封面设计作品频获嘉奖,在业界享有盛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郭天民封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发掘规律,为封面设计者和图书编辑提...  相似文献   

10.
艺术抽象在科技书封面设计中的运用广东科技出版社丘庆璇在装帧设计中,封面的艺术形象大致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自然科学书籍的封面设计,普遍存在较难或不宜用具象表现的问题,而抽象的艺术形式,正是表现这类设计的最佳形式。所谓“抽象的艺术形式”,是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主义风格在图书封面设计中的实践运用,分析设计者在"命题"设计中的缺陷,提出应加强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为设计者在图书封面设计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为读者营造愉悦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逃离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离流行王玉辉人类的审美观强烈地希望脱离原有状态和所熟知的艺术样式,在鲜活亲切崭新的、和时代同步的艺术样式前达到历史的真实性与心理的真实感,从而进人作品的审美境界。图书封面设计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同样经历着阵痛中的创新和悲壮中的衰落。中国的图书...  相似文献   

13.
图书封面体现了设计者对图书内容精神的深度把握,也是设计者自身思想世界的自然呈现.在数字化技术主导的“读图时代”,图书封面审美迫切需要一场范式变革,图像学为这种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图像学视域下的图书封面审美,通过“历史的重构”和“方案的重建”两条路径,重新构建起图书封面设计的图式网络,力图回到作品本身而实现对图书封面的整体解读.  相似文献   

14.
荣西 《新闻传播》2023,(2):73-75
随着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进步,读者的阅读水准也在不断提高。这种现象不仅对图书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对图书的封面美学意境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设计中表现意境,“留白”是一个重要手法。本文着重探讨科技图书封面设计中,如何通过“留白”手法营造意境。希望设计者能够借鉴传统手法,结合现代理念,设计出富有深邃意境的科技图书封面。  相似文献   

15.
吴迪 《出版参考》2018,(4):29-32
本文通过分析2015-2017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版权输出奖励计划等四个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走出去”工程中获得资助奖励的艺术图书项目,从一个侧面归纳出我国艺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特点,对目前艺术图书“走出去”的困境进行了剖析,并对艺术图书“走出去”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探索性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某某图书选题不错,很有特色;某某图书选题没啥,缺乏特色。可见,人们衡量图书选题的价值如何,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有没有特色。 谈到图书选题的特色,笔者想起恩格斯在评论敏·考茨基的小说《新和旧》时的一段话。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这里所谓“单个人”,是指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状貌、语言、气质、修养、性格、命运的人;这里所谓“这个”,是指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的艺术典型。 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艺术典型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即必须是“这个”,它决不可以同“那个”相混淆。艺术典型是否真正属于“这个”,这是评价艺术典型价值的标尺。  相似文献   

17.
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要对读者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与其在设计过程中包含相应的意蕴要素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来讲,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中包含的意蕴要素包括审美意蕴、特征意蕴和知识意蕴等.很多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在相应的意蕴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的美学设计、版式僵化刻板,以及与相关科技内容脱节等.因此,有必要根据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要求之三种意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创新措施,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科技图书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本图书从封面设计到营销宣传,全都由作家自己说了算,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发生吗?美国作家布莱克·克劳奇已经靠着一种名叫“自出版”的新模式,成功地推出了自己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当当网“传统文化”类别下18 581种图书为调研对象,并选取当当网2017年“传统文化”类图书畅销排行榜前300种图书为样本,对其“主题内容”“封面设计”“出版社分布”“图书定价”“图书评论”“读者分布”“图书出版形态”等进行分析,针对目前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受有关部门委托检查成品图书的编校质量,发现相当一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含前后勒口、封底、书脊、扉页)存在着文字差错.此后,开始留心市场上各类图书封面设计中的文字,做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果然问题还真不少,并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列举如下: 1.拼音错.这是最常见的差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