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由于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宏微观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是时,中国民族工商业、农业受到剧烈的冲击,损失惨重,不少企业数十年苦心经营,或被兼并收购或破产倒闭.然而,经济危机下处于生存考虑的民族经济在组织调整和升级换代上非常积极,使得中国民族产业的现代化和世界化更上了一个层次.30年代中国经济的遭遇给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2.
亚洲经济危机引起中国高校扩招,其主力军即为高等职业教育;全球经济危机下校企合作面临考验,尤其是订单式培养形式遭遇突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应在经济危机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吸纳企业能工巧匠,改善教师结构;在企业闲置设备中淘金,改善实训条件;调整办学战略,正视就业压力,树立正确职业观。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从边缘走到中心,从扩张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3.
一路走来     
陈娴 《新高考》2008,(10):61-62
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我参加了两次高考。今年是2008年,第一次高考是申奥成功的那一年,2001年,举国欢庆的时候,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和很多好好学习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信用资本主义与周期性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用经济进入它的高级阶段,资本的扩张有了更多有利条件,它的横向扩张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纵向延伸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经济体.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信用过剩;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是更大程度上的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这种转型,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教书育人》2009,(11):95-95
虽然遭遇了经济危机,但在亚洲,中产阶级对于海外高等教育的需求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近期的衄约时抛报道了亚洲留学市场的崛起。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009年版全球教育摘要显示,2007年,亚洲有42%的海外求学者选择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国家继续求学。这引起了区域性竞争。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在各国市场的产品销量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在中国,情况却恰恰相反。低迷的经济形势丝毫阻挡不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年轻一族仍是消费行为的主力军。全球知名品牌为什么一致看好中国?除了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外,背后还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相似文献   

7.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大人们都在吵吵着经济危机,以为跟我没啥关系,结果……爸爸妈妈已经决定“经济危机下,要节约一切开支,下月起减半发放零用钱。”天呐!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钱包!  相似文献   

8.
1929-1933年美国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那原本应属于海伦的一段艰难的经历,却被一个快乐的游戏所代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理论的阐述开始,通过后经济危机期对金融危机发生成因的思考,指出只有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拟经济运行说明经济繁荣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经济成果分配的不均。如果强行使经济成果分配均匀,那么经济就会崩溃。调节经济最根本的手段是调节经济成果的分配。通过使经济成果分配更加不均可以加快经济的发展,同时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和加重经济危机的危害。通过使经济成果分配更加均匀可以使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同时也可以延迟经济危机的到来和减轻经济危机的危害,有些经济体经济发展放缓是该经济体更加健康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听到丈夫即将“下岗”的消息时的震惊令我永远无法忘怀。 那时我们的婚姻已经经历了10个年头,约翰向我表露了对于这噩梦般遭遇的忧虑。他向我保证,将尽一切努力找到新工作来维持生计。我们有3个不到5岁的孩子,还有一个马上就要出世,约翰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2.
浅议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风险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对经济危机的认识说起,进而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在预防经济风险和危机方面具备优势并做了简要的分析,但我国仍然需要提高警惕,发挥优势,确保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在我们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引起经济危机的宏观经济表现就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现象的深入分析,做到未雨绸缪,谨防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避免发生经济危机。确保中国这一稳健、蓬勃发展的经济体继续发挥世界经济的引擎作用,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上,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一度是中国精英层的普遍认识。在现实中,中国人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一直是隔岸观火。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而不亡、腐而不朽让中国的经济学者们开始反思西方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而在这一轮全球的金融危机震荡中,国人对经济危机也有了更切身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有师如画     
我的某段生活如果一定要用个什么来划分的话,我想可以分为有老师的和没老师的。即使忘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所遭遇的老师数目也还是很可观的。没有遭遇老师前我是很快活的,遭遇老师后我的烦恼好比加了初速度的伽利略小球,来势汹汹;虽然最后小球们都落地了,烦恼也都变成了愉快的回忆。我要感谢他们,是他们使我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不再无知下去,我觉得这是很幸运的。更幸运的是,他们成了我记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应是一种根植于实体经济并对实体经济具有寄生性,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以虚拟资本运作为核心,具有独立的价值运动特征和价格决定过程的经济形态。呈现在虚拟经济领域以金融危机为表象的现代经济危机,实际上是实体经济领域危机的表征化;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危机的恶化与蔓延中扮演了"催化剂"和"助推器"的角色。我国未来一段时间,仍应以实体经济发展为重,对于虚拟经济则应谨慎"规制",加强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6.
美漂找工记     
Baby 《大学生》2013,(12):60-61
正近些年来由于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留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了海归,有些是拿着可观的offer回去,而有不少人则是"裸归"。留下来的大半人,则继续以各种方式求生存谋发展,其中的酸甜苦辣,往往一言难尽。高失业率,我的未来在哪里2007年4月,美国拉开了金融危机的序幕。之后爆发一系列金融事件,波及到主要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进而也影响到了包括汽车公司巨头在内的大量实业,美国国内的失业率屡创新高。此次危机被认为是过去七十多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美国经济于是一蹶不振好几年。我和我身边的同龄人们,就是那群目睹着经济危机爆发,祈祷着早日复苏,却在绝望中被迫找工的悲催的80后。在经济危机前,毕业之前人手  相似文献   

17.
2009年马上就要过半了。经济危机的阴影还笼罩在世界各地。在各国忙于应付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影响时,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显示,中国正在率先走出危机。而本轮经济的复苏,到底是真相还是幻  相似文献   

18.
周国平 《今日教育》2007,(11S):59-60
1 命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和性格。环境规定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可能范围.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由于反应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义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陛格即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教育投入的政策导向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教育在市场经济国家被视为政府责任,因而经济危机时期在政府的应对举措中,教育往往都是其中的主题之一。本文讨论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教育投入所包含的政策导向,并分析了其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新首富是一个叫柳井正的裁缝,在这个危机年代.这位裁缝有一句名言:经济危机是我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