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多年以来,广州方言调查都认为,广州方言共有53个韵母.1997年,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提出,广州方言还有3个"没有字音,出现频率又比较少","用来表示象声词或形容词后缀以及外来词等音节"的韵母,分别是[εt、εm、εp][1].1999年,笔者撰文提出,广州方言除了上述56个韵母外,还有一个未被正式记录的专用于音译外来词的韵母[en].[2]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 ,广州方言有 53个韵母。广州方言有一个末见正式记载的韵母“en”。这是一个专用于音译外来词 ,且出现频率相当高的韵母。  相似文献   

3.
周口方言韵母系统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口方言在豫东方言中极具代表性,与普通话语音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文章以周口方音的韵母为描写、讨论对象,详细描写了周口方音韵母系统。通过对周口方言韵母及其特点的描写、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周口方言音系韵母的主要特征,为豫东方言及中原官话的研究提供了这一方言点的音系样本。  相似文献   

4.
邢台县方言中的D变音从读音看,34个韵母中有16个有D变韵,其他的韵母只有相应的藜变独立音尾形式,D变音的声调,不论原来声调是何调值,在D变音中一律变为一个长调;邢台县方言D变音从语法功能来说,大体上相当于北京话的完成体标记"了1"、持续体标记"着"、终点格标记"到"和处所格标记"在"的语法功能。在邢台县方言中,除了用D变音的形式表达上述语法意义外,还有与其并存的两种语法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金勇 《宜宾学院学报》2004,7(1):62-63,66
合江地处川南,合江话属四川方言有入声区的一个方言点。由中古到现代的语音发展中,合江话语音的发展变化与四川方言其他入声区大致相同,但在韵母的发展变化中,合江话的韵母有其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今-n、-η两韵尾的来源方面。本文就合江话语音韵母中-n、-η尾的来源来谈谈其与其他地方四川方言韵母的-n、-η韵尾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衡水方言的韵母与普通话系统相比 ,多出了iai、 ,更主要的是一些韵母与声母相拼合时 ,出现与普通话的多方面不同。了解衡水方言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差异 ,可以更好地认识衡水方言以利于交际 ,可以帮助衡水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同时 ,提供的例证是研究衡水方言很好的资料 ,也是对衡水方言材料的保存和抢救  相似文献   

7.
海安方言撮口韵在方言音系里成系统地出现,较周边方言如南通、如皋、泰州等地丰富,值得研究。考察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古以后,汉语的韵母介音增加,导致声母腭化,声母的腭化又反过来影响韵母介音的撮口化;二是海安方言"支微入鱼"所含韵摄较多,也是造成撮口韵丰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柳林方言是晋语核心地带吕梁片下属的一个方言点,它在声韵调方面的特点是通过与普通话相比较体现出来的。柳林方音中有19个声母、36个韵母和6个声调,与普通话相比,无论是从总数还是从内部组成来看都有所不同。从总数来看,柳林方言比普通话分别少3个声母和3个韵母而多2个声调。从内部组成来看,柳林方言比普通话少唇齿音f和舌尖后音zh、ch、sh、r5个声母,而多了[z、η]两个辅音声母。而韵母方面,柳林方音中元音韵母在整个韵母系统中所占比例较大,没有儿化韵母er[],无[-n]尾韵母,且[-η]尾韵母只有4个,另外,拥有成套的入声韵母。声调方面,比普通话多出阴入、阳入两个入声调类。  相似文献   

9.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 ,以市区方言为代表 ,有韵母 32个 ;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 ,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王晓辉 《文教资料》2014,(31):105-108
开城镇隶属于安徽省无为县,其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文白异读是开城镇方言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其文白异读现象也呈现了较强的系统性,在声母和韵母上尤为明显。本文分别从声母和韵母上描写开城镇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并揭示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有韵母32个,将该方言韵母与北京语音韵母进行比较.从毕节方言语音出发,比较韵母的数量及异同,可以了解二者相互问的语音对应关系和语音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衡水方言的韵母与普通话系统相比,多出了iai、μ,更主要的是一些韵母与声母相拼合时,出现与普通话的多方面不同。了解衡水方言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差异,可以更好地认识衡水方言以利于交际,可以帮助衡水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同时,提供的例证是研究衡水方言很好的资料,也是对衡水方言材料的保存和抢救。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正阳方言的韵母为考察对象,研究了正阳方言韵母与普通话之间共性与差异,其中,韵母归并与韵母混读现象比较普遍,并存在有一韵对多韵和韵头增失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与普通话儿化音变不同,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有增音现象。根据偃师方言儿化音变的实际将其归纳为复辅音型、类双音节型、普通型3种类型,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的产生不仅涉及韵母的韵腹与韵尾,而且受到韵母的四呼和声母的影响。偃师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产生是词缀"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泾阳方言属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泾阳方言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蒋刘方言是泾阳的一个岛。本文主要从声母、韵母、声调和两字组连读变调几方面详细分析蒋刘方言的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16.
泾阳方言属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泾阳方言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蒋刘方言是泾阳的一个岛。本文主要从声母、韵母、声调和两字组连读变调几方面详细分析蒋刘方言的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17.
毕节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以市区方言为代表,有韵母32个;这些韵母均可在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中找到源头,且绝大部分源头来自《广韵》。从历时角度,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研究毕节方言韵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锁石方言音系有声母31个、韵母30个、声调5个。通过对锁石方言的记录与梳理,为研究锁石镇语言及文化留下材料记录,也为湘方言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同时,通过锁石方言与北京话、古音语音的比较,尤其是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南北语音以及古今语音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9.
左国春 《文教资料》2013,(15):27-29
临川方言是赣方言的代表性方言之一,有"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美誉。文章归纳出临川方言19个声母、67个韵母和7个单字调(不含轻声),探析了临川方言声韵调的基本特点,从声、韵、调三方面对临川方言与中古音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西充方言中入声独立成一个调类。由于古入声字的韵母、声调和普通话里差别较大 ,所以 ,古入声字的读音就成了方言区普通话教学和学习中最难克服的主要障碍。掌握好古入声字的读音 ,必须先识别出入声字。根据西充方言语音特点 ,普通话韵母为ie而西充方言读成i韵的字 ;方言韵母是 、u 、io的字等都是入声字。西充人只要真正掌握了古入声字的读音 ,基本上就突破了说普通话的难点 ,避免了学习中的盲目性 ,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