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堂"走不近"生活","生活"走不进"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把生活和课堂真正联为一体,而是有着明显的课堂授受痕迹。具体表现在:1.形式拘谨。我们教师通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定格在课堂上。肖川老师对教育情境曾作过深入的思考,他把"教育环境"和"教育情境"摆在一起,鲜明地突显了教育情境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成长主张     
《小学生》2005,(Z1)
关于成长,我们主张--阳光多一点,健康多一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然而从实际情况看,这"第一个课堂"和"第一个老师"却有不少是不合格的。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走两个极端: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把孩子弄成了  相似文献   

3.
"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阳光下,红领巾们手拉着手,边走边唱,向着郊外出发了。这景,这情,每一个老师,都不止一次经历过,感受过。郊游,不仅是放飞身心的集体活动,也是生活的课堂。通过郊游,孩子们亲近自然,娱乐身心,增长见识,也能积累习作素材,进行习作训练,这些是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但是,看似快乐的郊游,一旦"捆绑"上"习作"的"业务",似乎开始"变  相似文献   

4.
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大家学习了《"走课"——美国校长的管理硬功》这篇文章。在随后的话题研讨中,同事们对美国校长的"走课"很不以为然:校长不打招呼,怎么可以随便进入教师的课堂呢?校长走进课堂,怎么会以  相似文献   

5.
<正>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让学生"难忘",在课堂上获得个体生命成长体验、在脑海中留下恒远持久记忆的课。那么,政治课堂究竟如何让学生"难忘"呢?笔者认为,"难忘"政治课,"走新"更要"走心"。对此,试以《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公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不揣浅陋,谈一些思考。一、课堂回顾  相似文献   

6.
由于学生在生活经历、学习兴趣,以及阅读习惯方面的差异,当前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外阅读量偏少、阅读能力不强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深入思考. 一、融洽师生关系,开放阅读课堂 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师生之间应表现为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教者应打破"师道尊严"的角色定位,要从教学的"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群体中去,形成师生、生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张志公先生在谈到语文教改时指出:"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接轨。"时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走进中学教学课堂,走进现实和未来社会生活需求的轨道。在跟着时代潮流走的今天,要关注人的发展,就必须将课堂和思想的"门"彻底敞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品德与社会"课程将带领孩子们在生活的海洋中搏浪前行.传统思想品德课堂的真实写照——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简单而乏味,课堂冷清,学生厌学,效果不佳.新课改给品德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以往沉闷的课堂不再冷冷清清、平平淡淡.于是"活动热"在品德新课改的洪流中应运而生,课堂上充斥着花哨的情境、华丽的课件、繁多的环节、如林的小手.尤其是各种公开课,浓墨重彩,讨论热火朝天,对话贯穿始终,多媒体声色俱全,表演热闹纷呈……这是当今课改浪潮下的朵朵浪花——纷繁多样却瞬间即逝,这种热闹只是"流水匆匆去无痕",结果是课堂热闹、学生喜欢,但却使品德教育走了味,效果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9.
经常听到有些教师在课后抱怨,说学生在课堂上不配合自己,以致于课堂气氛不活跃;或者抱怨说现在的学生很难教,课堂上不跟着老师走,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等诸如此类的话。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于是学生便成了"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替罪羊"。但仔细研究一  相似文献   

10.
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语言来自生活,是丰富的、活的生活的体现。教会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将语言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本上规范的死的内容融于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无法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也因此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那么,怎样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精  相似文献   

12.
生活处处是课堂,我们从每一件事情中都能吸取不少的教训,感受不同的哲理.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爬山.因为体力不怎样,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就已经气喘吁吁,筋疲力尽了.我对爸爸说:"我们别爬了,在这里看看风景,吃吃东西,休息一下,过会儿再往上走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上适当开展一些游戏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行为,陶冶学生的社会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愉快的氛围中渡过,真正的使学生在开放、热烈的气氛中参与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思想品德课"乐"起来,不断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高兴而来,满意而走,让课堂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语言来自生活,是丰富的、活的生活的体现。教会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将语言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本上规范的死的内容融于生活。  相似文献   

15.
每一节品德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旅程,教师既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意外",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促成课堂的精彩。只有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才能上好走心的品德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教改的推进,高中化学课堂要走一条"高效优质"的道路,其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好开头这一关。本文就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的课堂导入,从通过巧妙创设情景引入课堂、由新疑的故事来引入课堂、用具体的实物来引入课堂,从最熟悉的生活常识来引入课堂,从旧知向新识来引入这五大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欧洲人去非洲旅游,雇了一个当地向导。头三天,向导非常尽职尽责;第四天,向导说什么都不走了。他说,走的太快,要等等灵魂。由此让我想到了新课堂的创建。一年来,邯郸的"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如火如荼,以打造魅力课堂、激情课堂、快乐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的新课堂热潮迎面而来,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班级展示,老师少教甚至不教,学生主动学习,许多学校都总结出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在冀南大地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校本革命的序幕,可见局领导的远见和  相似文献   

18.
楼建平 《教育》2011,(9):42-43
这些年,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特别是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满堂走"的现象,教育界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于是,我们开始忌讳"讲"了,甚至有人把教师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创新的标志。尤其是一些公开课,老师担心背上"填鸭式"、"满堂灌"、"牵着学生走"的黑锅,于是绞尽脑汁以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教师不遗余力地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热火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应该回归走生活化的道路,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压制学生的思想,不限制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把作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思想品德课堂存在知识目标与情意目标割裂,有知识无文化的不良倾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在课堂中植入生活元素,让课堂德育不能"虚假";创设精巧载体,让课堂德育不"空洞";激活主体内驱,让课堂德育不"急迫",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