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栏目     
《视听界》2010,(3):4-5
大型电视文化周刊《看文化》隆重开播 作为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大型电视文化周刊《看文化》于5月8日由江苏卫视频道和国际频道联袂呈现。  相似文献   

2.
陈群峰 《视听界》2006,(3):58-60
2004年初,定位于“以资讯为核心,以情感为特色”的江苏卫视,全新推出资讯、电视剧、综艺三大板块,铸就了“1860新闻眼”、“江苏新时空”、“情感剧场”、“情感地带”四大品牌。感动2005中国十大真情故事评选更是在感动2004的基础上,整合频道资源,联合中国慈善总会、香港亚视推出的大型媒体公益行动。经过两年的发展,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进一步深化,品牌效应凸显。作为国内首家情感特色频道,江苏卫视的主打栏目群“情感地带”将原有的《女人百分百》、《服务先锋》、《欢乐伊甸园》、《超级调解》、《情感之旅》、《新三言两拍》、《激情60秒》七档情感节目统一标识,包装成一个系列,以情感的核心理念和个性化的制作元素产生出规模效应,在全国视野内实现了江苏卫视风格化生存的效应。有关专家、学者近来对江苏卫视作了精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四川卫视一直在不断探寻着自身的发展路径,从2005年以"天下故事"为口号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爱心成就梦想"直至2011年明确提出"中国爱"的频道定位,可以说"中国爱"理念既是应时应景而生,又是四川电视人不断探索所得。文章结合德裔美籍哲学家、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的大作、被誉为"爱的圣经"的《爱的艺术》分析了"中国爱"的内涵及外延,并以四川卫视自身情况和以江苏、重庆两家卫视为代表的其他电视媒体在频道定位方面的经验教训,审视四川卫视"中国爱"的频道定位,为四川卫视今后频道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28日,江苏卫视高清频道开播。江苏卫视晚间大型谈话类节目《人间》,率先纳入高标清同播的范围。本人结合《人间》栏目的音频后期制作环节,谈谈高标清同播情况下的声音制作。江苏台针对高标清同播的制播策略是:标清播出仍采用标清画面以及单声道声音的制作及播出。高清播出采用高清画  相似文献   

5.
活动     
《视听界》2010,(6):5-5
《同邀明月》“江苏台湾周”闭幕晚会圆满落幕 9月21日晚,晚会由江苏广电总台、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等联合举办,在古城苏州圆满落幕。晚会在江苏卫视、江苏国际频道、苏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凤凰卫视欧洲台、美洲台全程直播。  相似文献   

6.
赵飞  陆地 《视听界》2007,(5):36-38
从2004年以"情感频道"定位,到跻身于全国卫视第一集团行列,江苏卫视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今年上半年,江苏卫视晚间黄金时间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基本稳定在全国省级卫视前2名)。业内学界  相似文献   

7.
张琴  张伟 《视听界》2012,(4):120-121
从2009年开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优漫卡通卫视频道(原江苏少儿频道)《好朋友》栏目组连续三年策划、制作了“红领巾大型系列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卫视娱乐板块的强势崛起,将地面频道的综艺节目挤到墙角;正当各大卫视的大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如火如荼之际,总局继"限娱令"后又出台了"限真令",给地面频道综艺节目带来机遇。本文主要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暑期特别节目《暑期我最乐》为例,阐述地面频道如何借鉴卫视节目制作的成功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9.
优漫卡通卫视简介优漫卡通卫视2010年正式上行播出,其前身江苏少儿频道开播于2004年,曾连续四年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优秀少儿频道"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频道收视表现优异:2011年,白天收视位列江苏第2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定位,是对频道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综合描述,如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江苏卫视的"幸福中国"、山东卫视的"情义山东,公平中国"等等,频道定位体现着媒体决策者把握市场的能力和谋篇布局、运筹帷幄的气度与水平。上世纪末,省级电视台全面上星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各频道定位意识的觉醒,也敦促各频道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各自的定位。纵观十几年来的媒体生态,谁的定位准确,执行到位,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1.
彭姝 《声屏世界》2014,(11):38-40
<正>在央视索福瑞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的综艺节目收视份额排名中,占据前六位的分别是中央台三套、湖南卫视、中央台一套、江苏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除央视外,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上海东方卫视以及浙江卫视成为省级电视台极具竞争力的代表。本文选取湖南、上海、江苏、浙江四家卫视2013度娱乐节目发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四家卫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分析,对省级卫视未来的娱乐节目制作以及频道专业化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宁耕 《新闻知识》2003,(5):25-26
现在省级电视台都有两个以上的频道,通常的做法是把省级卫视频道办成综合频道,把其余的频道变成都市频道、生活频道、影视频道等专业频道。是否所有的省级卫视频道都要办成综合频道呢?其实不然。把省级卫视频道办成一个专业频道也不失为省级卫视频道的一条发展对策。因为省级卫视频道的节目信号能覆盖全国,这不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3月起,江苏卫视正式定位为“以资讯为核心,以情感为特色”的情感特色频道.作为情感特色频道的主打栏目群《情感地带》也随之推出,这是一项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2004年,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推出了号称全国首档日播型情感类电视栏目——《情动8点》,由此引发了情感栏目在全国的热播。①此后,许多省级地面频道推出同类型的栏目,如江西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有理你就说》、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东方在线》等。2007年3月5日,江苏卫视在整合2004年推出的《情感地带》栏目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档全新栏目《人间》,开播首周即位列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冠军。  相似文献   

15.
活动     
《视听界》2011,(2):5-5
江苏卫视频道长沙推广 3月5日、6日,频道首次在长沙市开展三大王牌节目《非诚勿扰》、《老公看你的》、《欢喜冤家》的大型户外主题活动,采用户外推广结合嘉宾招募的方式,延伸了营销形式,实现了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卫视频道遇到了新一轮优胜劣汰的较量。卫视的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开拓创新,打造个性化品牌栏目,凸显频道特色,是提高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寻求突破,树立创新典范 (一)选择突破口自首家卫视开播到现在,中国的省级卫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卫视频道急剧增多的筹建阶段,此时的卫视节目以整合本地地面频道节目为主,少有自办节目,频道的地域性色彩较浓。第二个阶段是内容为王阶段,部分卫视频道开始打造自己的节目,比如东南电视台等频道,凭借自己的优势节目迅速在全国打开知名度。现在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品牌创新阶段,各卫视频道开始意识到节目品牌精品化和个性化对频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东南卫视综合分析判断第三阶段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决定独辟蹊径,把新闻制作列为品牌创新的试验田和突破口,《海峡新干线》栏目于是应运而生。 (二)确定突破点卫视新闻节目一向难办。一方面, 省级卫视作为各个省对外宣传自己的主流频道,承担着地方政府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省级卫视必须编播大量的地方新闻,这就使得大多数卫视频道的新闻地域色彩较为浓厚;另一方面,观众往往是根据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收视节目的,而大多数地方新闻  相似文献   

17.
赵虎  陆燕 《新闻前哨》2003,(9):65-65
《江苏新时空》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于2002年7月22日推出的一档全新的大型新闻直播节目。节目推出伊始,就以其一小时的时长占据卫视频道的晚间黄金时段。其中的安排,是有悖常规的。对于省级电视媒体而言,影响力最大、广告经营创收的主要频道是覆盖面最广的上星频道,而晚间黄金时段又是广告经营收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3,(4):153
2013年3月26日,"中国梦·深圳潮"深圳卫视2013频道优质资源推介会在深圳东部华侨城隆重召开。深圳卫视频道总监张育民先生发表了主题演讲,向嘉宾介绍深圳卫视跨越式发展成绩以及频道资源价值。深圳卫视在《直播港澳台》《、年代秀》、《军情直播间》等品牌栏目的带动下,迅猛发展之势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2013年3月,深圳卫视陆续推出四档创新栏目《男左女右》、《夜问》、《关键洞察力》、《大旅行家》,一经播出反响强烈,收视率排名均位于全国前列。推介会上赵屹鸥、李湘、  相似文献   

19.
顾湘梅 《视听界》2002,(3):55-56
2002年1月28日,海南卫视全新改版成旅游卫视,成为我国第一家主打旅游牌的卫视频道。该频道全天播出约20小时,主要由新闻资讯、风光专题、旅游综艺等几大版块组成的“正点资讯”全天滚动播出。是该频道的第一个亮点;每晚9时到10时播出的新闻大餐《环球旅游播报》、《旅游气象站》、《旅游直击》堪  相似文献   

20.
2016年新年伊始,一个案件的判决震动广电媒体圈。纷扰多年的江苏卫视知名节目《非诚勿扰》涉嫌商标侵权一案尘埃落定。最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立即停止侵害金阿欢第7199523号"非诚勿扰"注册商标行为,其所属江苏卫视频道于判决生效后立即停止使用《非诚勿扰》栏目名称。1这一案例让业界对广电媒体节目的商标注册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探讨。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