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电容器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Q=CU,其中Q为电容器所带的电量,C为电容器的电容,U为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课堂上不容易验证此规律的原因是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容易直接测出来,针对这一点,我们设计了一种间接地测出电容器所带电量的方法,从而很容易就验证了此公式。  相似文献   

2.
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1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来定义电容C?如果直接用电容器充满电荷时所带的电荷量Q来定义电容C不是更简单吗?”学生常常这样问。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在高中教材中,平行板电容器这样引入: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平行板电容器.把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电源相连进行充电,电容器两极板就充上等量异种电荷.充电后电容器的两板间有电势差,这个电势差跟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有关.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U成正比,我们把比值Q/U定义为电容器的电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32页"做一做"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了解估算  相似文献   

5.
电容器电容的测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设计目的和设计思想1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试验设计能力 .可行性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采集有效数据的能力 .2 .通过对电容器带电量测量的图线面积转换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 .通过对电容器带电量 Q和电压 U的测量 ,明确 C=Q/U的物理意义 .二、教学重点测电容器电容量的转化思想和测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采集实验中的有效数据 ,正确描绘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 i随时间 t的变化曲线 .四、教学方法分析、实验、综合法 .五、教学仪器1 .演示用 :电池组 6V,电解电容器 (1 6V、1 0 0 0 μF) ,小量程投影电流…  相似文献   

6.
数字万用表是传统机械指针式万用表的更新换代产品,具有更多的测量功能,例如最常见的DT890就有电容档,能直接测量电容器的电容,这样可以把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实验做得更好。 验证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极板间的距离d,正对面积S,介电常数ε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有关电容器的重要实验,传统的做法是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跟静电计相连,另一个极板接地,同时静电计的外壳也要接地。然后,用起电机使电容器带电,静电计的指针就会偏转一个角度,指示出电势差U的高低,根据公式C=Q/U,从U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推知电容C的变化情况。但是,这种做法有两个缺点,一是难以  相似文献   

7.
邬夏波 《物理教师》2010,31(5):39-39,42
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1教材的第1章第8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现象和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U的关系,这两个实验用传统的实验教具无法演示,其主要原因在于电容器的容量小,充放电时间太短,现象稍纵即逝,在指针式的演示电表中观察不到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实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在电容器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 Q=CU,其中 Q 为电容器所带的电量,C 为电容器的电容,U 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课堂上难以验证此规律的原因是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容易直接测出来。我们设计了一种方法,间接地测出了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从而很容易就验证了此公式。(1)设计原理:用一恒流源给电容器充电,测出充电  相似文献   

9.
高中电容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对同一电容器Q与u成正比但是要学生完全从理论上获得理解是不可能的,用直筒容器的盛水量与高度差的关系上类比也只能有助于理解,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实验是电容教学的最重要方法.在高中,有两种实验方法,即瞬时充放电法和缓慢充放电法,本文介绍的两种方法中,重点讨论放电情况,但结论对充电仍适用。  相似文献   

10.
电容器的电容,是高中物理中一个较重要、比较抽象的概念.现在通过演示电容器的火花放电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介绍如下.1 实验方法用直流高压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然后用放电针进行火花放电实验,用改装的演示电表测量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引导学生观察放电火花的强弱.通过改变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和更换不同规格的电容器进行对比性实验,定性地验证电量Q与电势差U成正比,它们  相似文献   

11.
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在讲到光电效应时 ,首先介绍了这样一个实验 :如图 1所示 ,把一个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在灵敏验电器上 ,用图 1弧光灯照射锌板 ,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 ,这表示锌板带了电 .进一步检查知道锌板带的是正电荷 .该实验按教材所述的方法做 ,一般不容易成功 .因为锌板逸出光电子而带少量正电后就在其周围空间形成电场 ,会将逸出的光电子拉回锌板 ,锌板的电势升高到相当小的值就使逸出和返回的光电子达到动态平衡 ,故较小的电势不足以使验电器指针张开 .为了将教材中所述的实验做成功 .我们可以利用平行板电容器的原理对…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中物理课本都用平行板电容器和静电计组成的电路来探索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这是上好"电容器电容"这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演示实验.同于①是静电实验具有电压高、电量少的特点,仪器的漏电不易克服;②是由于静电计指针较小,偏转角度小的情况下,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是放弃这个演示实验,而直接给出结论.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基本上解决了上述仪器漏电和可视性两大难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电容器电容定义的讨论,对电容器电容定义作了补充说明,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电容定义中带电量Q的意义.有助于时电容定义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4.
电容的计算     
介绍了计算电容的三种方法:定义计算法、模拟计算法、能量计算法,并且用这三种方法计算带缝长直半圆柱电容器的电容,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超级电容器较传统电容器而言有非常大的容量,但是其表现出显著的"非传导性吸收"储能方式,用传统的方法将不能准确地对超级电容器进行测试。依据IEC 62391标准规定的恒定电流放电测试法,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和面积等效原理,提出了一种在无法实现恒流放电情况下测量超级电容器容量的测试方法——恒定电阻放电测试法。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此方法可测试出超级电容器的容量。  相似文献   

16.
一、电容定义式的理解与应用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相似文献   

17.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是新课标增加的学生实验.人教版必修第3册第10章第4节“电容器的电容”中编排了这个实验,并提供了实验电路图,交待了实验仪器,但这个实验开展情况不是很理想.本文深度分析了该实验,并提出了实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容器简称电容,是最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之一,顾名思义,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故电容器具有储存一定电荷的能力。目前现行的各类物理教材、教参中,虽然对电容的充放电等知识点进行了介绍,但是学生仍然不知道电容器有哪些种类,到底有何用途。该文试图弥补教材的不足,着重介绍电容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学生对电容器所储电能与电场能量之间联系的学习理解,利用电场能量公式及电容器能量公式计算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提供了计算电容的另一方法,并将该方法与保角变换法求电容加以比较;利用高斯定理及场强叠加原理计算圆柱形电容器各表面电荷分布,结果表明,所带电荷只分布在相对的两柱面上.  相似文献   

20.
1实验教学中的问题高中物理教材中一直保留着"用静电计测量已经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这一演示实验,实验通过控制变量能够很直观的看到:随着电容器电容的变化,静电计指针会发生偏转,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