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彼得·潘”是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的同名幻想剧本中的主角,他是个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病症喻指依赖他人不肯长大的孩子。小学生学习上的“彼得·潘”病症喻指小学生学习时学校里依赖教师、家里依赖家长的依赖心理及其行为表现:不会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以依赖家长为例,表现在陪读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彼得·潘”是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的同名幻想剧本中的主角,他是个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病症喻指依赖他人不肯长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彼得·潘是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的同名幻想剧本中的主角,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小学生学习上的“彼得·潘病症”喻指小学生学习时在校依赖教师、在家依赖家长的依赖心理及其他行为表现:不会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小学生学习上的“彼得·潘病症”来源是复杂的,但究其根源,主要来源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著作中指出:传统教育总是依照惯例,学校在安排教学过程时总是依据一种传统目标———三级层次,这种三级层次非常重视获得知识。如果把十分复杂多样的过程简化,我们可列出传统的三级层次是:知识;实用…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孩子是由不良的学习习惯与方法造成的,而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又往往与家长有关。从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考虑,家长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不要陪读。心理专家发现,对孩子而言,“陪读”极易形成双重依赖,即思维依赖和情感依赖。有家长陪他做功课,不懂就可以问家长,自己动脑的主动性就降低了;做功课时有人陪着,就不会有孤寂感,但长期这样就很难从心理上断乳。2.最好别让孩子在卧室里学习。孩子在家学习时,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要有一个能够安静地学习的房间。但现在孩子的房间往往挂满了各种卡通或娃娃之类的玩具,孩子…  相似文献   

5.
家教信息     
家长陪学好吗? 前不久,在上海市四川中路上的一家书店,列有一套名为“小学生家长辅导孩子学习丛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数学各6本。看来,家长将要从“陪读”走向“陪学”了。  相似文献   

6.
孩子上学,家长“陪读”;孩子读书,家长坐在旁边当“顾问”;孩子写作业,家长坐在旁边当“参谋”;有的孩子学什么,家长也重新当起了小学生,同样也学什么;个别家长甚至还经常代替孩子做作业。这种现象反映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  相似文献   

7.
窦宝平 《家长》2012,(4):14-15
如今,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过去大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在一定程度上的陪读是有必要的。家长适当陪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但如果家长过度插手孩子的学习,那就容易使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依赖心理,甚至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对父母感到厌烦。因此,家长陪读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一、家长要考虑孩子的需要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学习上往往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督促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同时,家长的积极关注有利于孩子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使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每天陪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并签字;给孩子听写生字、陪着预习课文:周末带孩子上辅导课,来回接送,耗上大半天时间:更有甚者放弃工作,举家搬迁,专职陪读……如今这样的家长陪读潮汹涌而至,不仅小学生读书要陪,初中生要陪,就连高中阶段的陪读现象也已不是个案。“过度陪读既苦了家长自己,更害了孩子。”专家建议,家长要学会适时抽身,还...  相似文献   

9.
还是在“低年级孩子的学习辅导”话题中,我们就曾谈到,“陪读”不是好办法。不过,高年级之前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还是太小,他们在家里学习有家长“陪读”,如果方式得当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倘若孩子已经上了五、六年级,  相似文献   

10.
《人生十六七》2012,(10):14-14
随着孩子为学习而奋战,有家长开始考虑要不要对子女的学习进行“全程”陪读,甚至还有家长觉得有必要放弃职业而做个全职的陪读父母。那么,这些家长的想法是否有必要呢?陪读又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帮助或副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学参考》2007,(4):24-25
父母教育越民主孩子发展越全面;小学生家长请坚持“陪读”;孩子为啥找不出优点?南宁小学期末试卷出现新鲜考题。  相似文献   

12.
“可怜父母心”,家长陪读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学有所成。陪读,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在生活水平高的城镇,陪伴学龄前儿童乃至初中高中学生学习的“陪读族”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家长陪读ABC     
家长陪读,只要条件允许,方法得当,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是有好处的,现提出以下几点陪读意见,供家长们参考。一、要耐心,不要急躁。有的家长在陪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训斥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这些做法,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厌烦学习。孩子掌握  相似文献   

14.
家长们辅导孩子学习的方式方法一般情况下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信任与肯定孩子的智力与能力,家长主要是督促检查孩子学习,而不宜采用“陪读”的方式。 二是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其善于提出疑问和不理解之处,家长不必辅导过细,不宜包  相似文献   

15.
曹蕾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161-162
本文从“教师:守住本位,授之以渔;家长:尊重教师,陪伴孩子;平衡关系,把握尺度”三方面,就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陪读现象做了一些肤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浅议陪读     
家长陪读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产物。所谓陪读就是孩子在家里做作业或学习时,家长坐在孩子身边进行指导、检查、督促或监视,直到孩子做完作业或学完功课为止。家长陪读从近期看,孩子的学习困难暂时被解决了,学习成绩似乎也有所提高,家长在心理上也得到了*时的平衡和安慰。但是,在忽视学习主体积极性的陪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效应!即强化了孩子的依附性人格,剥夺了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锻炼的机会,最终可能使孩子成为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做事犹豫不决、胆小怕事、缺乏主见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家长"陪读"这件事,恐怕每一位家长都"心有余悸"。从孩子上小学有了家庭作业开始,大人孩子就像被绑上了一架看不见的"战车"——"不写作业,母慈子孝、又搂又抱;一写作业,大呼小叫,又哭又闹。"几乎成了小学生家庭的"日播剧"。甚至,由于家长的"陪读",还会引发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家长往往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和老师就应该负责孩子的学习,为什么总要家长督促?学校和老师常常很委屈:一个孩子的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本刊连续收到一些学生家长的来信、来电,反映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小学生在做作业时,父母多数都要进行“陪读”。对于目前这种“陪读”现象很多家长不知是否适当,不知是否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咨询了一些学校校  相似文献   

19.
做为一名即将入学孩子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我想谈谈家庭中的幼小衔接教育。 一、正确引导,使幼儿在心理上形成当小学生的良好心态 一般来讲,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我发现,孩子上学的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上学表明他“长大了”;二是觉得上学“新鲜”“很好玩”,背书包“很神气”,缺乏对可能出现困难应有的认识和应变能力。还有少数幼儿不愿意做小学生,留恋幼儿园的生活,这多是由家长不当的引导或恫吓造成的,使孩子觉得上学是一种可怕的、受罪的事情。 我在自己的孩子入小学…  相似文献   

20.
现在,家长“陪公子读书”的现象已很普遍了。“陪读”的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曾经有位家长和我谈起他的“陪读”体会。开始,这位家长也和别人一样,每天晚上陪着自己的孩子做作业。孩子遇到问题,他就帮助解答。孩子做完作业后,他就逐一检查,帮助改错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