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史学类》载:"曹珗《史评》又《史解》"。同书卷二六《别集类·万历辛丑科二十九年》载:"曹珫《大树堂集》;字葆素,益都人,太子少保,工部尚书"。校曰:"曹珫不载《题名录》"。  相似文献   

2.
(接本刊2005年第四期第90页)周易讲义四书讲义○熊铨埴次子。字鼎石,号洁堂。清乾隆三年进士,聘入楚闱同考试官。骈拇枝集[按]同治《府志》、《县志》、光绪《通志》、新《县志》(1989)作《骈拇枝诗集》。此从乾隆《县志》。洁堂文稿○陈泾字岍山,号惕斋。清雍正十年中举,考授知县,聘福建同考官,尚书详节删补四书语录方竹园制艺○舒亮友(1691~1873)遂子。字季嘉,号益斋。清乾隆九年岁贡,选授崇义县训导,署教谕事。聘纂县志。益斋文集[按]《舒氏族谱》(1999)作《益斋集》。○周昆字嵩长,号草窗。工诗,善隶书。集古新编自笑吟集[按]张劼《艺…  相似文献   

3.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页一一○八、《清人别集总目》页九二七皆著录何白《汲古堂集》二十八卷,有乾隆及道光刻本。今按:白实为明人,字无咎,号丹邱生,又号鹤溪老渔,《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康熙《永嘉县志》卷九、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皆以其为明人。校此集之金璋亦称之为“前明何无咎先生”(见是集道光十六年守直堂刻本卷首金璋所撰《汲古堂集后序》)。  相似文献   

4.
《元气集》为清初人选清初诗的一种。不知是谢正光、佘汝丰先生未看到,还是因为其一人一卷,类似于小丛书的编选体例不符合其要求,我们未能在他们编著的《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中看到对该书的介绍。《元气集》编选者为清初遗民诗人徐增。徐增(1603—1673),字子能,号而庵、十足道人。江南吴县人。除编选《元气集》外,尚著有《九诰堂集》、《而庵诗话》等。  相似文献   

5.
清初著名文人陈恭尹的诗文著作,除已经出版的《独漉堂集》之外,尚有一些散佚的篇章,近年来有学者先后辑得四篇。今再辑得《六道集叙》、《振雅堂稿叙》、《万君红友香胆词序》、《荔香堂诗集序》、《蓼怀堂琴谱叙》等五篇序文。  相似文献   

6.
王芑孙(1755-1817),字念丰、沤波,号惕甫、铁夫、云房,又号楞伽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召试举人,官华亭教谕.工书逼刘墉,不期而合.吴门自明季以来,书家用笔皆以清秀俊逸见长,至芑孙,始以道厚浑古矫之,著《碑版广例》《楞伽山房集》《渊雅堂集》等.他身材瘦削,性傲放,从不谀媚公卿权势,文人多以狂士视之,但他对南京甘方栋(字遴士)父子却是由衷地赞誉,并为甘氏友恭堂撰写579字的《江宁甘氏友恭堂记》.堂记中王芑孙夹叙夹议,对甘氏家族迁徙史作了描述,同时对甘氏治家理念、家规祖训、族人轶事给予了高度赞许.《江宁甘氏友恭堂记》不仅成为研究南京地方史志与世家谱牒的第一手资料,更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粤雅堂(南海) 业主伍崇曜,原名元薇,字紫垣,南海人。邑廪生,以赈捐赐举人,后加布政使衔。家富于财而喜结交文人,且致力于搜书、藏书、刻书。筑“远爱楼”为藏书之所,构“粤雅堂”为辑书校书之地。伍氏刻书,重视乡邦文献,偏好孤本秘笈,内容涉及经、史、子、集、丛书,凡传统学科之门类都有。所辑刻各书,错讹脱夺极少,雕版精良,形式大观。尤以辑刻《粤雅堂丛书》为人称誉。不愧为清代广东乃至全国著名的刻书家之一。伍氏的刻书活动,从道光十一年(1831)起至同治二年(1863)止,持续了三十余年,前后辑刻达二百多种,二千余卷。所见有:《粤雅堂丛书》三编三十集一百八十五种一千三百四十七卷。(17)(20)《岭南遗书》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八卷。⑨⑩(17)(20)《楚庭耆旧遗诗》三集七十四卷。(15)《粤十三家集》十三种一百八十二卷。⑨⑩(20)《金文最》一百二十卷。⑨《舆地纪胜》二百卷。⑨《西湖书院重校史论丛编》四种十一卷(清)刘口辑。(20)  相似文献   

8.
《静俭堂集》二十卷,十四册二函.明熊化著,熊兆登、熊兆行编.明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刻本.每半叶八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上书口题”静俭堂集”,中署卷第,序之下书口镌"吉水欧阳旦写刻".无钤章.书前有熊明遇,秦镛,熊化等序,无跋.  相似文献   

9.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日记文如居士四月三十日星一三月十九日晴友仁堂王估来,谐定数书之值:《圣宋文选》一百(元)、《佳山堂集》一百(元)、《芙蓉集》一百(元)、《归顾朱三先生年谱》八十(元)、《痴山集》三十(元)、《曹司马集》六十(元)、《游历纪存》三十(元)、《渍槻堂近诗》三十(元)、《砚垆堂集》四  相似文献   

10.
阮元校《十三经注疏》,于《礼记正义》大量采用南宋卫湜《礼记集说》的材料,由于版本的判定和使用犯了重要错误,使得大量校勘记条目与卫湜《礼记集说》原文事实不符,所采材料不可靠。通过对卫湜《礼记集说》版本源流的清理,比勘宋郡斋本、明影钞宋本、清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各版本,发现阮元所用《礼记集说》的版本非宋本,而是经过重大改动的通志堂经解本。  相似文献   

11.
《全宋诗》册二四卷一四○八页一六二一四卢襄《登三贤堂》诗三首,出《西征记》。又见《全宋诗》册一三卷七三三页八六一二韦骧,题作《过笠泽三贤堂诗三首并序》,出《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六引《钱塘韦骧集》。韦骧著《钱塘韦先生文集》,查清丁丙刊瓶花斋吴氏影写宋乾道本,并无此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传记类存目六《西征记》提要云:“宋卢襄撰。襄字赞元,观其自序,盖衢州人。此书载于《锦绣万花谷》前集之末,不知何人钞出别行。乃襄赴京春试时纪行之作,末题庚辰仲春元日。案北宋凡三庚辰……惟哲宗元符三年庚辰有李釜榜进士,则是人应…  相似文献   

12.
祁承(火業)(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号旷翁、密士老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是有名的学者,编著有《国朝征信录》二百十二卷、《淡生堂余苑》六百零四卷和《淡生堂集》、《淡生堂藏书约》及《淡生堂藏书目录》等著作。后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祁氏是浙江绍兴人,家有祖传藏书,从小喜欢看书,自十五岁起即嗜书入迷。他自述说:“及舞象而后,更沉酣典籍。手录古今四部,取其切近举业者汇为一书,卷以千计,十指为裂。”他喜欢收集图书,常在刻书业发达的武林购买图书,“遍访坊肆所  相似文献   

13.
一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斋名壮悔堂,商丘人,明万历四十八年(1618)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卒。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清别集类著录《壮悔堂文集》  相似文献   

14.
段玉裁,字苦膺,号戊堂,(1735—1815)江苏金坛人,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乾嘉学派的中坚。他一生所撰写的书,计有《六书音韵表》五卷,《说文解字注》三十卷,《经韵楼集》十二卷,《周礼汉读考》六卷,《古文尚书撰异》三十二卷,《仪礼汉读考》十七卷……总计他的著作达数百卷之多,在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特别他历时三十年,集一千七百年国学大师之大成,写出了《说文解  相似文献   

15.
《唐雅》是明人胡缵宗所编的一部唐诗选本,共八卷,编于嘉靖二十八年,今存嘉靖二十八年文斗山堂刻本。共选唐诗1263首,分体按类编排。胡缵宗(1480—1560),字孝思,一字世甫。号可泉,亦号鸟鼠山人,著有《鸟鼠山人集》,是明中期较为著名的诗人,与李梦阳交好。  相似文献   

16.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一字半峰,晚号独漉子。广东顺德人,明末遗民。以诗著称于世,与屈大钧、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其诗文集,以近人郭培忠整理的《独漉堂集》最为完备(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然亦有疏漏。笔者近日翻阅赵执信《饴山堂  相似文献   

17.
唐代文集卷帙浩繁,有如烟海,其中取名可谓五花八门。除我们常见的以姓名取为集名外(如《宋之问集》、《沈佺期集》、《常建诗集》等),还有以字号、籍贯、官职、宦地、封号来作书名的。 1.字、号《王无功集》——无功,是初唐诗人王绩的字。《李太白全集》——太白是盛唐诗人李白的字。萧颖士字茂挺,有《萧茂挺文集》。元结字次山,有《元次山集》。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自号幽忧子,明人张燮辑有《幽忧子集》。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甫里先主,宋人叶茵辑有《甫里先生集》。卢仝自号玉川子,有《玉川子诗集》。刘蜕自号文泉子,有《文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与月神》(以下简称《神》集)是刘京仪同志的戏剧专集,是她十余年来在戏剧园地里辛勤耕耘的结晶。笔者认为,写戏难,上演亦难,出版尤其出版个人戏剧专集更难。因此,《神》集的出版,自然会引起戏剧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呈管见,以为抛砖引玉。1.《神》集收有三个大型现代戏、四个大型历史剧。若从形式上分,则有戏曲、歌剧和戏曲电影三个种类。可见它是厚重的,其美学追求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明代陶承学、毛曾改编的韵书《字学集要》中出现了41条"雅音"、"中原雅音"引文。经与《韵学集成》引文对比考证,证明《字学集要》这些引文为韵书《中原雅音》的材料。其中一条为《字学集要》特有引文。  相似文献   

20.
一、谭莹与《粤雅堂丛书》《粤雅堂丛书》乃伍崇曜所辑刊。伍祟曜(1810—1863)原名元薇,字良辅,号紫垣,商名绍荣。广东南海人。据宣统《南海县续志》所载,他的父亲"多财善贾",相当富有。伍氏承其家业,经营广州十三行的"怡和行"。曾被清政府授予钦赐举人、候补郎中、候选道、加布政使、荣禄大夫等职衔。同时,他又乐于捐赈、捐饷、均摊、假货,不可胜计,但他身后享有盛誉的,却是刊刻秘籍巨编。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招揽人才,校刻古书。其延同邑谭莹为辅导,先后汇刻了《岭南遗书》、《粤十三家集》、《楚庭耆旧遗诗》等,所刊刻之丛书为南粤之首。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粤雅堂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